2020年09月14日19:58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9月14日電 (記者劉佳)記者從交通運輸部獲悉,近日,在北斗衛星系統的指引下,深中通道E3管節經出塢、浮運、系泊、沉放等工序,首次挺進20米以下深水區,順利完成對接,標志著深中通道在走向深藍中邁出關鍵一步。
廣東重大交通工程項目建設鼓點日益加密。今年至2025年,廣東將組織實施珠三角地區干線擴容、跨江跨海通道和出省通道等重大項目,逐漸形成覆蓋海陸空、多層級、一體化的綜合交通網絡,不斷為“一核一帶一區”(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提供通道支撐。
縮短時空距離 協調城鄉發展
9月5日,廣清城際清遠至省職教城段(簡稱廣清城際北延線)正式開始動工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發布后首個開工建設的城際鐵路項目。
廣清城際北延線建成后,清遠、清遠江北地區將融入白云國際機場、廣州火車站的“半小時生活工作圈”,可直達廣州北、廣州站、白云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等大灣區核心交通樞紐,對于落實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新格局,推動北部生態發展區連通珠三角地區具有重要意義。
交通是打通區域間要素流通、推動平衡發展的基礎。“江湛高鐵開通兩年以來,極大地推動江門、茂名、陽江、湛江4市旅游經濟發展。”今年7月江湛高鐵開通兩周年,嶺南控股廣之旅粵港澳游總部常務副總經理蘇穎珊的業務越來越繁忙。隨著粵西地區融入高速鐵路網,珠三角與粵西在交通發展上不平衡、不同步的格局被逐漸打破,時空距離也大幅縮短。廣湛高鐵、深江鐵路陸續開工,粵西地區正逐步邁進珠三角“2小時經濟生活圈”。
路通,一通百通。“四好農村路”打通了農村“出”與“進”的雙向通道,縮短了城鄉間的距離,也為廣東農村地區特別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融入“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如今,沿著清遠陽山縣“四好農村路”,陽山雞、梅花豬、東山腐竹、七拱米、各類瓜果蔬菜等陽山特產可直達珠三角市場,累計帶動群眾增收900多萬元。
今年5月,《廣東省“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方案》正式印發,進一步提速“四好農村路”建設。今年,廣東計劃全面實現全省“四好農村路”建設攻堅任務,打通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公路393公里;完成通村組硬化路建設3155公里,實現100人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改造通村公路228公里,實現珠三角核心6市各建制村至少擁有一條雙車道通村公路;完成農村公路危橋改造100座。
海陸空互聯促進要素流通
8月25日,廣州港深水航道拓寬工程全線投入使用,結束了珠江口至南沙港區巨輪單向通航的歷史,實現10萬噸級與15萬噸級船舶雙向通航。預計到今年年底,廣州港還將新增3個大型深水泊位,新增年貨物通過能力400萬噸、新增汽車通過能力32萬輛。
這是廣東全力打造海陸空交通立體互聯網絡的重點項目。今年6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2020—2035年)》,明確到2035年,實現廣東高速公路里程達1.5萬公里,全省主要港口、民航機場、鐵路樞紐15分鐘進入高速公路,90%以上鄉鎮30分鐘進入高速公路。網絡布局更合理、覆蓋更全面的高速公路,將有力打通“一核一帶一區”要素流通動脈。
7月,《民航局關于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印發,提出要完善以大灣區主要機場為核心,匯集城市軌道交通、城際鐵路、干線鐵路、高速公路、水運碼頭等多種方式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構建更加便捷的聯運服務體系,不斷豐富聯程聯運產品。
“現代化交通運輸體系強調整體規劃、協調管理,要求各種運輸方式立體互聯上升到新高度,這樣才能充分發揮它們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國立表示,立體交通的發展將從更高層次上助力廣東“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建設,同時帶動智慧交通等多個領域發展。
智慧出行提升流通效率
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首要是暢通通道。8月5日,廣東白云國際機場推出“One ID”服務,旅客注冊授權后可實現“一張臉”通行機場,不僅有效保證安全,還能減少證件查驗次數,大大提升旅客出行體驗和通行效率。
廣東大力發展智慧交通,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在交通領域應用,為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技術支撐。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在高速公路全線收費站設立ETC快速服務點,通過聘請社會監督員監督,保障ETC通行成功率。
ETC的廣泛使用,不僅帶來“一腳油門踩到底”的暢快,還將通過搭載5G、拓展場景等,推動廣東開啟智慧交通新紀元。“ETC門架與5G基站相結合,不僅將為廣東建設5G基礎設施節約成本,同時為未來基于5G技術的智慧公路應用提供基礎條件。”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監控中心副主任梁華介紹,目前廣東高速公路ETC門架已為5G基站做好技術預留。
10月上旬,大秦、唐呼、瓦日、侯月、浩吉鐵路煤炭運量均實現同比增長,合計完成運量2280萬噸,同比增加197萬噸,陜煤、疆煤運輸完成529萬噸、221萬噸,同比分別增加64萬噸、22萬噸。該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主要港口和電廠存煤穩中有增,全國350家鐵路直達電廠存煤5716萬噸,平均可耗天數31.2天,較9月底存煤增加263萬噸,可耗天數增加1天。
煤炭是鐵路主力貨運品種,受國內主要煤炭市場供需較弱,煤企減產保價影響,煤運線路運量下滑趨勢明顯。以大秦線為例,1至4月大秦線累計完成運量1.17億噸,同比下滑17.9%;但4月降幅明顯收窄,同比下滑9.5%。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1至4月份,國家鐵路累計完成貨物發送量10.9億噸,同比增長2.4%,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秩序加快恢復提供了可靠的運輸保障。
(記者邱超奕)2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和流通情況。校正后,截至2月21日24時,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現有確診病例53284例,其中重癥病例11477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20659例,累計死亡病例2345例,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6288例,現有疑似病例5365例。
交通運輸部和商務部官員22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全國交通運輸企業和交通投資項目復工復產復運有序推進,主要快遞企業復工率超過66%,全國商貿流通業復工率也不斷上升。
持續優化港口和海事服務,不斷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平安港口、綠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設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意見》明確,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主要港口綠色、智慧、安全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專業化、規模化水平明顯提升。
持續優化港口和海事服務,不斷提升口岸便利化水平,平安港口、綠色港口、智慧港口建設積極推進,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意見》明確,到2025年,世界一流港口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主要港口綠色、智慧、安全發展實現重大突破,地區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專業化、規模化水平明顯提升。
記者近日從國家發展改革委了解到,到2020年,我國將規劃建設127個鐵路專線重點項目,線路總長度達1586公里。沿海主要港口、新建物流園區鐵路專用線接入比例將達到80%,長江干線主要港口基本引入鐵路專用線。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長江億噸大港從無到有,現在已達15個。長江水系14省市擁有內河貨運船舶近12萬艘,干線貨船平均噸位1780噸。長江干線貨運量連續10多年穩居內河航運世界第一,長江航運煥然一新。
如果說中歐班列勾勒是一張在地面上流動的貿易網絡,“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年多來,海上、空中、冰上、網絡等全方位復合型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則為構建全面開放的新格局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