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11日11:05 來源:鄭州日報
龍子湖智慧島環線上,5G自動駕駛智能公交“小宇”吸引路人圍觀拍照(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丁友明 攝
近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鄭州市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真招實措推進我市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
今年全市5G用戶突破300萬戶
按照《行動計劃》,我市將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范區建設,以網絡建設為基礎,以產業發展為根本,以賦能行業為突破,加快5G“一網四基地”(5G基礎網絡、研發創新基地、生產制造基地、應用示范基地、信息安全基地)建設,構建5G產業生態體系,把鄭州建設成為全國5G產業發展先行區和創新應用示范區,推動鄭州數字經濟發展,為國家中心城市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對年度目標任務進行明確。到2020年底,全市5G基站數量達到1.79萬個,5G網絡實現全市市區、縣城區全覆蓋和垂直行業應用場景按需覆蓋,5G用戶突破300萬戶;5G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產業配套能力明顯增強;實施一批5G應用場景試點示范項目。
到2021年底,全市5G基站數量達到2.4萬個,縣城以上城區網絡覆蓋進一步優化,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覆蓋,5G用戶突破590萬戶;5G研發創新基地建設加快推進,建設3個以上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平臺);5G產業鏈進一步延伸,培育5家以上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5G核心及關聯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5G應用取得初步成效,應用場景試點示范項目突破20個。
到2022年底,全市5G基站數量達到3萬個,網絡實現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基本滿足應用場景需求,5G用戶突破760萬戶;5G研發創新基地建設初具規模,建設5個以上省級技術研發中心(平臺);建成5G智能終端及精密機構件生產制造基地、光通信產業基地,形成5G關鍵材料及配套產業集群,5G核心及關聯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5G應用場景試點示范項目突破50個,打造一批可復制推廣的標桿應用場景;5G安全保障能力不斷提升,爭創國家級網絡安全產業名園。
推進5G配套設施共建共享
圍繞加快5G網絡建設,統籌5G基站規劃布局,進一步推進鐵塔、室內分布系統、桿路、管道及配套設施共建共享。將5G基站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并在控制性詳細規劃中落實,為基站、機房和相關配套設施預留建設空間。執行國家、省5G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推動落實住宅小區、商務樓宇、學校、醫院、軌道交通等建設項目同步建設(同步設計、同步施工)通信管道、管線、機房等5G通信配套設施,并預留通信管廊及配套設施建設空間。
加大5G網絡建設投入力度,力爭2020年9月底前啟動5G獨立組網商用,控制非獨立組網建設規模,建設覆蓋廣、速率高、體驗好、質量優的5G精品網絡。對采用獨立組網模式建設的5G基站,每建成1個由市財政按照省級獎勵金額1∶1給予配套獎勵,省、市兩級財政獎勵金額合計不超過5000元。加快中國移動網絡云鄭州大區節點、中國聯通5G核心網中部大區中心建設,持續提升鄭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鄭州互聯網國際通信專用通道帶寬,增強我市5G業務的承載能力,鞏固我市5G網絡樞紐地位。
打造5G前沿技術研發創新基地
根據部署,我市要打造5G研發創新基地。依托鄭州大學、信息工程大學、河南工業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二十七所、中訊郵電咨詢設計院有限公司等單位技術優勢,打造5G前沿技術研發創新基地。支持知名高科技企業和5G行業龍頭企業開展關鍵技術研發創新,并與高校、科研院所深度合作,建設一批國家(省、市)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加快建設中國聯通通信技術實驗室、中國鐵塔5G建設技術創新中心、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開放實驗室、河南電信智慧島產業聯盟5G應用體驗館。
突破5G關鍵技術,緊跟5G網絡建設、終端設備、應用場景發展趨勢,推動5G智能終端、安全芯片等5G關鍵技術研發。推進5G與地理信息、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智能傳感、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融合,通過基于5G網絡的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車聯網、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物流等垂直行業應用,突破一批 “5G+集成應用”技術。
全面加快布局5G產業
5G時代全面開啟,產業該如何布局。根據行動計劃,我市要依托鄭州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礎,加快布局形成5G產業創新發展引領區、深度融合示范區、輻射帶動應用區。
其中,鄭州航空港區、金水區、鄭州高新區、鄭東新區、鄭州經開區重點開展5G產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典型示范等,形成創新發展引領區,鄭州航空港區重點培育5G智能終端及核心配套產業,建設5G智能網聯示范區;金水區重點發展5G安全芯片和操作系統,建設5G信息安全產業基地;鄭州高新區圍繞智能傳感器和5G終端設備的研發生產,建設智能傳感谷,形成國內重要的5G產業創新高地;鄭東新區打造5G+大數據典型應用示范基地,建設中原科技城、科學谷鯤鵬軟件小鎮;鄭州經開區加快打造5G車聯網、工業互聯網應用基地。中原區、二七區、管城區、惠濟區等重點以5G行業應用為突破,加快培育特色應用場景,形成深度融合示范區。其他區縣(市)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特色產業,培育5G相關產業,建設5G產品展示中心、體驗中心等,分步實施、全面開展5G應用推廣,形成輻射帶動應用區。
做大5G產業規模,加快推進5G智能手機量產,發展多品牌、多品種終端產品,做強5G智能終端產業。同步發展5G應用支撐產業,加快推進智慧島大數據產業園、鯤鵬軟件小鎮、天健湖大數據產業園等產業基地建設。加快網絡安全產業集聚發展,發揮規模效應,打造網絡安全產業名園。
實施5G重大項目,主動對接國內外5G行業頭部企業,開展精準招商,著力引進等一批5G研發、制造、應用領域的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提升5G產業鏈、創新鏈、價值鏈。
多領域開展5G場景應用
在5G+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自動駕駛、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教育、現代服務業、智慧農業等方面開展場景應用。
同時,支持大中專院校、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機構建設5G智慧校園;推動“5G+物聯網+人工智能”在物流行業融合應用,建設物流信息服務平臺,打造國家級智慧物流示范園區。
強化5G網絡安全
按照要求,我市要強化5G網絡安全,加強5G基礎網絡安全保障,推動5G網絡建設與網絡安全同步規劃、同步實施。落實5G核心系統、網絡切片、移動邊緣計算平臺等新對象的網絡安全防護措施,提升5G應用安全防護能力。
加強5G網絡安全態勢感知能力建設,構建主動防御、在線監測、預警通報、跟蹤處置一體化的安全防控體系。
同時確保5G數據安全。構建覆蓋5G數據采集、傳輸、存 儲、處理、交換和銷毀的全生命周期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加強5G應用場景數據安全保護,提升數據安全管理水平。
11月11日下午,鄭州市發布了2020-2021年采暖期供熱運行準備情況,今冬供暖整體形勢向好,供熱入網總面積約1.98億平方米,市區供熱普及率約九成。服務范圍:花園路(連霍高速—金水路)中州大道(連霍高速—大河路)以西、金水路(花園路—西三環)以北、西三環以東、大河路以南區域
桿秤退出歷史舞臺的時間并不算太長,現今市場上雖不多見,影視劇里倒也是常見道具,許多人并不陌生。” 據老人介紹,這桿秤在他家也說不清到底放了多長時間,他只記得家里有這么一桿秤,但從來沒有使用過。
”鄭州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表示,《若干政策》按照應放盡放原則,賦予自創區更大自主權和決策權,有利于自創區進一步開展改革探索。為營造更加有利于人才發展的環境,支持自創區所在省轄市建立“人才綠卡”制度,提供一對一政務服務;為營造創新發展良好環境,激勵高新區爭先晉位,并建立完善容錯糾錯機制。
2020-2021年采暖期即將開始,記者從鄭州市熱力總公司了解到,11月10號前繳納暖氣費,可確保11月15號正常供熱,部分入住率未滿70%的新建小區居民暫時或無法繳費。在鄭州,每年都有不少新交付小區,這些小區如果入住率和供暖申請率達不到熱力公司要求,集中供暖就可能受到影響。
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活動即將在鄭州拉開帷幕,為助力網安周活動,9月13日,鄭州高新區5G自動駕駛網約巴士發布儀式在智慧城市實驗場舉行,正式宣布高新區5G自動駕駛網約巴士示范區項目啟動,對于加快推進鄭州智慧產業發展,助力智慧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鄭州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2019年鄭州市城市建成區規模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根據《通告》,2019年,鄭州市市域城市建成區面積合計為1181.51平方公里,相較于2018年的1055.27平方公里,增長了126.24平方公里。
7月5日上午,在鄭州市紀檢監察部門的監督下、鄭州市綠城公證處的公證下,2020年鄭州市區民辦初中參與電腦派位的學校名單出爐。今年,報名學生數超過本學校招生計劃數的鄭州市區民辦初中學校共有27所,這些學校將在7月18日通過電腦派位的方式錄取新生。
6月29日,一臺可以制、發證的不動產自助終端進駐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下簡稱高新區)恒大城,這是鄭州首個由不動產登記部門設立在社區的不動產便民服務站,群眾在家門口就能領到自己的不動產登記證書。
除了“房東”、“拆二代”這些外號,同事還都喜歡喊郭喜海“浪老師”,因為他風趣幽默,熱情活潑。郭喜海就是一名“尖刀戰士”,正好鄭東新區新開了一個站點,他就被派去帶新人,又多了一個新外號:“總教頭”。
“我們共同期待未來有更多的金融‘創新活水’來澆灌高新區這塊科技產業的沃土,也希望各位投資人都能夠獲取豐厚的回報”。郭延東表示,河南要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積極培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和城市數字化“三化融合”,不斷壯大數字經濟產業新能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