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4日19:09 來源: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申子仲/文圖
桿秤退出歷史舞臺的時間并不算太長,現今市場上雖不多見,影視劇里倒也是常見道具,許多人并不陌生。但是杯口粗、兩人多高的大桿秤,誰見過?11月4日,記者在鄭州高新區池北路一家民俗藏品店,算是看了稀罕。
當老板娘宋女士把桿秤抬出來,記者著實驚呆了。經測量,秤桿長2.94米,直徑7厘米,最粗的位置“腰圍”23厘米,自重30多斤,起步稱量200斤的大桿秤,終極稱重刻度600斤。秤桿頭部有4圈銅箍環,掛秤鉤的繩子已斷,僅留棕繩線頭。下方有星星點點金屬鑿嵌的4個文字,因年代久遠已難以辨識,其中兩字似是“豫”字和“升”字。秤桿木質堅硬,應為紅木或楠木。2米多長的秤桿上均分著密密麻麻的定盤星。從秤頭“貳百”開始,秤尾刻度為“陸百”。只是沒有秤砣,略顯遺憾。
“干這一行10多年了,這么大的秤,還是頭回見。”店老板侯先生經營藏品15年左右,主營老榆木門板、老式家具、石槽、陶瓷罐等等,空閑時間常常要“深入基層”尋寶。半個月前,侯老板走進許昌鄢陵一處村落收古物舊貨,有位年紀在七八十歲左右的村民說家里有桿很粗的老秤,還拿手比劃個圈圈。侯老板不信,就跟著那老人到了家。“他家院子里有個放木料的大棚,他和家人從木材堆里把這物件給扒拉出來。當時就把我嚇了一跳。”
據老人介紹,這桿秤在他家也說不清到底放了多長時間,他只記得家里有這么一桿秤,但從來沒有使用過。照此推算,這桿秤應該是民國或清末的物件,按照秤頭的字跡分析,應該是一家老字號的專用品。“桿秤由帶有秤星的桿、秤砣、提繩等部件組成,這么大的秤,使用的時候應該有專門的架子做支撐。”侯老板嘆息說,老人回憶說秤砣早些年當廢品給賣掉了,“實在可惜。”
自從侯老板得到這桿秤,沒少發朋友圈”炫酷“,引來陣陣驚嘆。侯老板說,他這樣做,是希望能有高手給這件寶貝掌掌眼,定個年代、用途、來歷,分析分析有啥歷史人文背景。如果能有幸遇上秤砣的藏家,那真能成為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