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9日10:2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黑龍江樺川縣雙興村的稻田里,綠意濃濃,一派生機。“看這長勢,一株水稻足足有162粒,今年豐收妥妥的。”玉成現代農機合作社理事長李玉成底氣十足。
底氣何來?2015年,李玉成牽頭成立合作社,當時入社社員只有89戶,經營土地5472畝。統一經營,標準化種地,抱團發展,5年時間,入社社員增加到303戶,流轉土地面積達到了1.3萬畝。多年摸爬滾打,李玉成認準一條增收路:“規模出效益。合作起來,才能干好一家一戶干不了、干不劃算的事兒。”
糧好先得土質好。“土地有勁兒,才能種出好大米!”雙興村農民魏少勝說,過去一家一戶種糧,覺得大肥大水才能保增產,結果肥沃的黑土地越來越瘦。加入了合作社,減肥減藥,深耕深松,不僅黑土層變厚了,一坰地還省出2000多元成本,“土肥苗壯,合作真不賴!”
為了種出優質稻,合作社沒少花心思。冬天,專門從外地拉來羊糞、牛糞,均勻撒在地里給土地增加營養。夏季,往稻田里放鴨苗、魚苗。既除害蟲,還能補充有機肥。鴨子、小魚在稻田里來來回回游,還能促進水稻生長,一舉多得。
糧好還得種子好。“過去自己種地,看著哪個品種好就一直種。想換品種,既擔心沒經驗,又怕耽誤產量。”魏少勝說,“哪像現在合作社種糧,十幾個品種試著種,哪個好選哪個。”
李玉成介紹,合作社從2018年開始對接上了中國農科院,請專家幫忙選育適合當地種植的品種。今年合作社種了4000畝“稻花香”,5000畝“龍粳31”,剩下的種了這幾年俏銷的糯稻。“剛過完年就訂好了種子、化肥,農時一點沒耽誤。”
不光良種,大田還開進了新機器。一個合作社里,裝備有500個機械化育秧大棚、230臺(套)“大鐵牛”,缽體擺栽和覆膜等新技術給力,讓李玉成的豐收底氣越來越足,“今年‘龍粳31’畝產預計能達到1200斤,‘稻花香’一畝也能打上900斤”。
糧好更得賣得好。“原本擔心,這么大的量賣不出去怎么辦。守好了品質關,好稻子不愁賣。”李玉成說,今年合作社和當地的富樺公司簽了3000畝訂單,與縣里的樺譽糧油公司簽了7000畝訂單。沒簽訂單的水稻,也能冠上樺川縣域公用品牌“星火大米”闖市場。“北京、上海的客戶都對接好了,新米下來就發貨。”
銷路不愁,價格也有保證。“糯稻現在一斤是兩塊六,最不濟一噸水稻也能賣上3000元,一坰地就是兩萬四,社員收益有保障。”李玉成說,從去年收益情況看,土地保底加分紅每戶3000到5000元不等。“稻子不愁銷,年底還能拿分紅,跟著合作社種糧,咱放心!”魏少勝說。
稻田里還能長什么?合作社不斷挖潛,前年跟樺譽糧油公司共同出資400萬元,建起了年產20萬噸生物質能燃料項目。李玉成說,“真別小看這秸稈,一噸凈利潤20多元,像我們每年地里這么大的秸稈量,利潤空間不小。”
目前,合作社的有機生物菌肥廠已經建成投產,種植水稻的綠色肥料來源更有保障。另外,新建的4萬平方米加工廠建成后,可以把稻谷里的米糠油、谷維素等提煉出來,讓種稻收益再上個臺階。“有了綠色產業,一定能帶領鄉親們把日子過得更好。”李玉成說。
看全國,越來越多像玉成現代農機合作社一樣的新型主體挑起糧食安全的大梁。截至今年6月底,全國農民合作社數量已經超過220萬家,還有超過100萬家的家庭農場,輻射帶動全國近一半農戶。20多萬個社會化服務組織為農戶提供農機作業、病蟲害防治等生產托管服務,今年上半年托管服務糧食等大宗農作物面積約9億畝次,同比增長25%。蓬勃發展的新型經營主體,把糧食安全這個“壓艙石”夯得越來越堅實。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9日 02 版)
“2號車,2號車,送糧回倉,4號車去頂上。近日,黑龍江省木蘭縣柳河鎮農民王福偉手持對講機指揮收糧,展現了十足的“科技范兒”。
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生產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耕地利用優先序,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特別是保障稻谷、小麥、玉米三大谷物的種植面積。
李克強11月3日上午來到河南安陽瓦店鄉東路村,走進一處麥田了解冬小麥長勢。隨后李克強走進村里,來到一戶人家,與村民們圍坐交談。總理說,相互打工、靈活就業現在已經成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各方面都要創造條件,提供多種支持。
李克強11月3日上午來到河南安陽瓦店鄉東路村,走進一處麥田了解冬小麥長勢。隨后李克強走進村里,來到一戶人家,與村民們圍坐交談。總理說,相互打工、靈活就業現在已經成了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各方面都要創造條件,提供多種支持。
留著兩撇帥氣的胡子,常戴一頂遮陽帽,一年大半時間泡在青稞地里,他是尼瑪扎西——西藏青稞領域的首席科學家。△農民收獲青稞 尼瑪扎西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從農家娃成長為農學博士、科學家,他與青稞的緣分可以說是“命中注定”。
金秋十月,豐收時節,各糧食主產區全力推進秋收工作進度,確保顆粒歸倉。在安徽阜陽種糧大戶李長安的地里,收割機和播種機同時上陣,1100多畝水稻8天就能收割完成并種上小麥。目前全國秋糧收獲接近尾聲,豐收已成定局。
” 這幾天,魏立龍和農業專家在合作社的優質品種示范田里進行了大豆單產實測,每公頃產量達4500公斤,創造了全省大豆單產新紀錄。這幾年,魏立龍和吉林省農科院等科研機構合作,進行優質大豆品種的示范和推廣,合作社種植的多個優質大豆品種不斷實現高產,讓魏立龍和社員們嘗到了甜頭。
近段時間,持續陰雨天氣造成湖南永州祁陽縣27萬畝水稻不同程度發芽,來自河南的“農機客”幫助農戶搶收水稻,祁陽縣當地也組織128臺稻谷烘干機,為稻谷及時烘干、入庫提供保障。祁陽縣今年種植水稻面積27萬畝,當地農業、農機等部門也組織專業農機隊伍幫助種植戶進行搶收,同時組織128臺稻谷烘干機對稻谷進行烘干,目前收割、收儲工作已完成95%以上。
“皖北糧倉”綠浪翻滾,豐收的鏡頭定格在安徽亳州市大楊鎮聶橋村,葛德君底氣十足地說:“瞧,今年的玉米籽粒飽滿,畝產上1100斤,穩穩的。” 在滑縣,大力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4.5萬畝,1000多條水渠、3萬多眼機井,保障耕地用水,138名農技人員進村入戶,今年滑縣小麥產量100萬噸左右,玉米種植面積達128.5萬畝。
要認真落實好防控措施,指導收糧企業和售糧主體做好必要防護,確保疫情防控和糧食收購兩不誤。針對今年以來農戶自主儲糧備需意愿增強的情況,要積極入戶幫助和指導做好庭院儲糧,有條件的地區要加大為農戶配備科學儲糧裝具的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