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3日13:05 來源:現代快報
現代快報訊 留著兩撇帥氣的胡子,常戴一頂遮陽帽,一年大半時間泡在青稞地里,他是尼瑪扎西——西藏青稞領域的首席科學家。31年撲在青稞研究上,人們都叫他“青稞王子”。
△尼瑪扎西在試驗田內觀察青稞長勢
9月5日,尼瑪扎西和同事秦愛瓊在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車禍逝世。他生前發的最后照片,主角還是青稞地。他想在海拔4750米的高原上建"西藏極高海拔邊境地區農業綜合試驗站",用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守護好神圣國土。
小時候用陶器換青稞,他種下“青稞種子”夢
十月的西藏,每一寸土地都彌漫著青稞的香氣。人們熱火朝天地收割糧食,牛羊則撒歡地吃著青稞秸稈,滿滿豐收的喜悅!每年這個季節,也是尼瑪扎西最幸福的時候。
△農民收獲青稞
尼瑪扎西是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從農家娃成長為農學博士、科學家,他與青稞的緣分可以說是“命中注定”。
尼瑪扎西的家鄉在山南市扎囊縣扎玉村,這里土地貧瘠且缺水。青稞產量低,村民只能用土陶制品換青稞種子??粗改阜皆綆X去換糧食,尼瑪扎西很小就希望有一天青稞能豐收,父母不用這么辛苦。
△少年時的尼瑪扎西
這顆“青稞種子”在他心中發了芽。他考上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畢業后被選送到中國農科院研究生院進修。后來他又走上青稞科研之路,逐步成長為西藏農牧科技界第一位藏族博士。
國內外機構用高薪留他,他卻毅然放棄,回到了家鄉工作。尼瑪扎西的妻子拉瓊,是其同班同學,也是他事業最大的支持者?!八洺8艺f,是黨和國家的培養,才讓他一個家境貧困的小孩成為博士。所以他要好好把青稞做好,為家鄉做點貢獻,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把農民當親人,一年大半時間泡在田間地頭
尼瑪扎西也一直是這么做的。自1989年起,他就潛心青稞的良種研究和推廣。
△尼瑪扎西(右)從事青稞育種創新30多年
一開始對品種不熟悉,尼瑪扎西只能下苦功夫。他對西藏1500多個農家品種進行詳細觀察,配制不同的雜交組合。經過無數次試驗,歷時19年,尼瑪扎西帶領團隊培育出“藏青2000”品種。
△尼瑪扎西(左)下鄉調研
2013年,西藏開始推廣“藏青2000”。尼瑪扎西到日喀則市白朗縣,挨家挨戶地指導農民如何播種,如何施肥,一待就是半個月。新品種推廣不易,有一批種子發芽晚了幾天,農民擔心種不出糧食,意見很大。尼瑪扎西用手挖泥土,刨出種子,給大家解釋。安撫了著急的村民,他的手卻早已被磨破了。
△尼瑪扎西(右)了解當地青稞生長情況
尼瑪扎西一年里大半時間泡在田間地頭。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為了提神,他隨身攜帶咖啡,一天要喝好幾袋。同事們也勸過他,他卻說,就當下鄉是帶薪休假,還能看看田野風光,多好。
“院長在農民中很有威信,不僅因為技術好,還因為他熱愛農民,熱愛這片土地?!弊灾螀^農科院農科所研究員禹代林表示,院長經常說,做好三農工作,一定要把復雜的技術簡易化,用農民的語言,讓農民一聽就懂。
隨著“藏青2000”全面推廣,2015年西藏糧食總產量首次突破100萬噸,基本實現糧食自給。
陌生學生求助,他默默交了3年學費
對于農民來說,尼瑪扎西是老大哥。對于院里面的年輕人來說,院長更是亦師亦友亦如父。自治區農科院農業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就是他培養的新一代農學博士。
△達瓦頓珠在進行青稞種子研究
2007年,達瓦頓珠考上研究生??嘤跊]有公費名額,他試探性地給尼瑪扎西發了一封郵件,希望農科院能資助學費。沒想到他真的收到了回信,而且學費一交就是三年。2009年,達瓦頓珠畢業后到農科院工作,才第一次見到尼瑪扎西?!拔乙恢币詾閷W費是單位交的,后來才知道是院長私人掏的錢,我非常感動。因為他沒跟我講過,也沒有干涉我的研究方向。所以我要把學到的知識,帶到基層、服務農民,用這種方式來感激他對我的培養?!?/p>
△達瓦頓珠在查看冬青稞的播種情況
現在達瓦頓珠是青稞創新團隊的一員,主攻冬青稞的研究?!岸囡a量比春青稞高,而且有利于冬季水土保持、生態改善。院長有一個愿望,他希望我們堅持10年、15年,把冬青稞種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彼€記得,院長常說,中國人的飯碗不僅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還要守住高原的碧水藍天。
送年輕科技工作者讀研深造,創造機會讓他們出國交流,尼瑪扎西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他組建起西藏唯一的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帶領青稞全產業鏈技術創新團隊逐步壯大。
生前最后6天輾轉10地,要建極高海拔試驗站
2020年9月5日,在阿里出差途中,尼瑪扎西與同事秦愛瓊不幸遭遇車禍去世。
生前最后6天,他帶領團隊輾轉10地,到最偏遠的山村做農作物種質資源考察。一路上小到花花草草,大到村莊建設,沒有他不關心的事情。
△尼瑪扎西(左)在崗巴鎮溫泉下游青稞種植地調研
考察的隨行人員自治區農科院草業所副所長多吉頓珠告訴記者,途經日喀則市崗巴鎮吉汝村時,得知海拔4750米的地方有塊青稞地,院長特別興奮?!八仁菐覀內サ乩飳嵉乜疾欤髞碛秩ムl里問品種的來龍去脈,還去看了水源情況,非常細致?!倍嗉D珠介紹,市面上大多數青稞品種只能種到4500米左右的海拔。如果能破解極高海拔青稞的“耐寒”基因,將大大改良青稞品種,促進產量增收。
△尼瑪扎西在崗巴鎮調研
不僅隨行人員感受到了尼瑪扎西的激動,多名同事也收到了他的“信息轟炸”。在發給同事的信息中,他寫道:將來要在“祖國萬歲”的下面,寫一排“西藏極高海拔邊境地區農業綜合試驗站”,為守護好神圣國土,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日喀則市崗巴鎮吉汝村海拔4750米的青稞田
生前,尼瑪扎西常說:糧食增產、農民增收,是他一生的追求;看到麥浪滾滾,就是他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如今,“青稞王子”雖已離去,但尼瑪扎西埋下的“青稞種子”,已經扎根高原,生生不息。繼“藏青2000”之后,他主導培育的5171新品系即將推廣,西藏糧食產量又將迎來新一輪豐收。
“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成為他一生的真實寫照。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是鐘寅 /文 顧聞 /攝
(部分圖片由西藏自治區宣傳部提供)
他就是共產黨員、被西藏農牧科技界譽為“中國青稞之父”“青稞王子”“青稞領域的袁隆平”的原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尼瑪扎西。而今,在西藏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3號試驗田里,尼瑪扎西培育的青稞新品系“13-5171-7”金黃璀璨,稈高、穗大、抗倒伏,適應機械化收獲。
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尼瑪扎西在出差途中遭遇車禍不幸逝世。今年,西藏青稞種植面積達215萬畝,他培育的青稞新品種已廣泛種植,培養的后輩們也將繼承他未竟的事業。
圖為1994年,尼瑪扎西在西藏農科院工作時的照片(資料圖)。中新網拉薩11月3日電 題:西藏農民眼中的尼瑪扎西:他是扎根田間的“青稞博士”西藏農科院 供圖 2020年8月30日,尼瑪扎西又一次帶隊前往阿里下鄉,參與西藏新一輪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
尼瑪扎西曾這樣描述青稞的良種研究和推廣:“今年一看有希望,明年一種又不行,在希望和惋惜的交織中度過一年又一年。2010年,尼瑪扎西牽頭啟動了西藏青稞全基因組測序、西藏青稞起源與進化以及青稞高原適應性研究。
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八軍戰士們在西藏拉薩河畔的亂石灘上開墾出一片片農業試驗田,播下包括青稞在內的各類高原作物種子,也標志著西藏農業由落后的原始生產方式朝著追求科學的嶄新姿態邁進。
在西藏,有一位被譽為“青稞之父”的育種專家,他選育的新品種“藏青2000”是西藏青稞主推品種,占青稞種植總面積的一半以上。尼瑪扎西把一生都奉獻給青藏高原, 踐行了他自己的人生格言:“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戶家”。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創造性地建立了五級脫貧攻堅指揮部,集中統一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尼瑪扎西講述,他所見到的雙湖縣嘎措鄉的白瑪老人等群眾從海拔5000米的藏北牧區搬遷到上千公里以外海拔較低的山南市森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