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4日16:30 來源:猛犸新聞
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在安徽考察時強調,要深刻把握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新要求,堅持把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推動制造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實體經濟是一國經濟的立身之本、財富之源。當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背景下,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不斷增強我國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如何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成為了雙循環新格局下,各地需要探索,也必須找準的發展主題。
產品“從無到有”、體系“從殘缺到完備”、結構“從低端到中高端”,近年來河南建成了門類齊全的現代工業體系,實現了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的歷史性轉變。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工業持續向中高端邁進,向著先進制造業強省的目標邁進。
面對“雙循環”新格局,河南將如何推動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呢?
筆者看來,今年以來,河南通過各項政策,正在從以下兩個方向,引導、推動、促進河南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
首先,主抓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制造業轉型升級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實體經濟是發展的本錢,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要基礎。
對于當下的河南來說,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需要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
這方面,近期,河南出臺《河南省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圍繞穩定供應鏈、優化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構建“556”產業體系,實施“六大提升專項”,打造“五強一優”要素保障生態,打好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攻堅戰,加快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形成能級更高、結構更優、創新更強、動能更足、效益更好的發展新格局,努力建成全國先進制造業強省。
而在這個方案中,有以下兩個帶有極強河南特色的亮點:
第一,強調發揮數字經濟引領作用,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
這方面,河南的努力,已經初見成效。近年來,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大數據產業發展,以建設國家大數據(河南)綜合試驗區為契機,大力推進大數據、5G、人工智能、新型顯示、智能終端等產業集群建設,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各領域滲透融合全面展開,融合范圍日益寬廣,融合深度逐步加深,融合強度不斷加大,融合載體不斷完善,融合生態加速構建,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戰略引領、規劃指導、標準規范、政策支持、產業創新的良性互動局面加快形成。
第二,突出縣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河南方案”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強調縣域在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方面的重要性。
方案中著重強調,要落實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開展縣域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綜合評價,引導各縣(市、區)培育1—2個特色主導產業。
河南縣域面積占比近九成、常住人口占比超七成、經濟總量占比超六成,在全省發展大局中舉足輕重。面對新形勢,探索走出各具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子,是河南必須扛穩的政治責任、必須回答的時代課題。從地位作用看,縣域經濟在發展全局中始終是強力支撐、堅實底盤。
而新時期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產業支撐,就是要把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作為主攻方向,在主導產業上再聚焦,在創新驅動上再加力,在載體功能上再提升,打造縣域經濟競爭新優勢。
其次,以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為抓手,推動實體經濟發展。
近日,河南2019年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考核結果出爐。112家星級產業集聚區,29個產業集聚區實現晉級,其中13個首次晉升當前星級。這次名單,變化稱得上劇烈。
而這次考核,其實正是河南以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為抓手,通過考核等制度安排,來推動制造業產業集群式發展,推動實體經濟做大做優做強的重要體現。
結合名單,筆者認為,本次產業集聚區考核透露出的幾個關鍵:
第一,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主題。
本次考核,從名稱,到考核的標準,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更加強調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突出產業集聚區供給體系質量和全要素生產率,而這也為下一步產業集聚區發展指明了方向:必須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中心和主線。
第二,強調突出特色優勢。
從本次名單,特別是晉級名單中,如何找準、放大產業集聚區發展中的亮點,成為了關鍵所在。
比如孟州產業集聚區的開放平臺,比如長葛市產業集聚區用地提質增效,比如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特色集群培育,比如淮濱縣產業集聚區的“區中園”模式,比如新野產業集聚區的新經濟方陣等等
就像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講的:因地制宜選好發展路子,找準發展增長點。這種每個產業集聚區的特色經驗,正是考核關注的重點。
第三,突出強化產業支撐,做強產業集群。
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中,強化龍頭帶動,拉長產業鏈條,做大集群規模,培育壯大支柱產業,成為了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
本次考核中,也突出了這個導向,包括太康紡織集群、虞城的鋼卷尺產業集群、民權的制冷產業集群等等。
這批產業集聚區,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特色產業集群非常突出,并在過去一個階段,集群規模和質量得到進一步強化。
第四,推動“二次創業”。
本次考核有意思的一點,是河南將對首次晉升當前星級的產業集聚區獎勵300萬元。
這其實是向全省發出的一個聲音:把重心和焦點放在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上,強調如何在過去的發展成果基礎上,通過發展模式、思路、方法的創新,更進一步,用獎勵進步的方式,來全面推動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
可以說,對于當下河南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來說,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 是牽一發動全身的重大改革。
全面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可以鞏固提升載體,讓產業脊梁強起來,可以實現在主導產業上再聚焦,在創新驅動上再加力,在載體功能上再提升,從而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
本次考核,從名稱,到考核的標準,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放在了最突出的位置,更加強調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發展,突出產業集聚區供給體系質量和全要素生產率,而這也為下一步產業集聚區發展指明了方向:必須緊扣高質量發展的中心和主線。
2、強調突出特色優勢。
從本次名單,特別是晉級名單中,如何找準、放大產業集聚區發展中的亮點,成為了關鍵所在。
比如孟州產業集聚區的開放平臺,比如長葛市產業集聚區用地提質增效,比如太康縣產業集聚區特色集群培育,比如淮濱縣產業集聚區的“區中園”模式,比如新野產業集聚區的新經濟方陣等等
就像河南省委書記王國生講的:因地制宜選好發展路子,找準發展增長點。這種每個產業集聚區的特色經驗,正是考核關注的重點。
3、突出強化產業支撐,做強產業集群。
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中,強化龍頭帶動,拉長產業鏈條,做大集群規模,培育壯大支柱產業,成為了產業集聚區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一。
本次考核中,也突出了這個導向,包括太康紡織集群、虞城的鋼卷尺產業集群、民權的制冷產業集群等等。
這批產業集聚區,都有一個共性,就是特色產業集群非常突出,并在過去一個階段,集群規模和質量得到進一步強化。
4、推動“二次創業”。
本次考核有意思的一點,是河南將對首次晉升當前星級的產業集聚區獎勵300萬元。
這其實是向全省發出的一個聲音:把重心和焦點放在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上,強調如何在過去的發展成果基礎上,通過發展模式、思路、方法的創新,更進一步,用獎勵進步的方式,來全面推動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猛犸新聞)
產業集聚區經過多年發展,已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占據支柱地位。依托產業集聚區,已形成19個千億級產業集群以及127個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 開展產業集聚區“百園增效”行動,是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行動。
尹弘對王恩東一行到河南考察合作表示歡迎。希望浪潮集團發揮優勢,在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等方面與河南開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實現雙方互利共贏。河南將一如既往為浪潮在豫加快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并在建設計算中心等方面給予支持。
映象網訊 (記者 陳偉然)產業集聚區是河南縣域經濟發展的主陣地和增長極,如何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如何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并把創新放在各項規劃任務的首要位置做出部署。
12月2日上午, 老楊為600余名河南省修武縣領導干部,做題為《以高質量“美學經濟”引領修武“十四五”高質量發展》的專題報告。農業高質量發展方面,修武通過鄉村建設+推進農業產業鏈現代化的雙抓手,以鄉村美學為引領,推動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
本次加入省級森林城市方陣的12個縣(市)分別為:鞏義市、長垣市、新密市、新安縣、洛寧縣、寶豐縣、輝縣市、清豐縣、鄢陵縣、盧氏縣、民權縣、泌陽縣。據悉,未來河南省將加大森林城市體系建設力度,推動建設更多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森林城市、森林鄉鎮、森林村莊,進一步提升城市森林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11月26日,省政府公布《關于推進產業集聚區用地提質增效促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其中指出,以發展工業為主的產業集聚區,其工業、倉儲物流用地比例不得低于60%;實際使用各類建設用地未達到規劃總面積70%的產業集聚區,原則上不得擴區等意見。并明確了河南省工業用地“標準地”出讓管理辦法等細則。
日前,經許昌市委批準,許昌市紀委監委對許昌市公安局副縣級干部孫剛杰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立案審查調查。1995.01- 魯山縣人民法院工作,歷任助理審判員、審判員、昭平湖法庭副庭長、民一庭副庭長、執行二庭庭長、執行局副局長兼執行二庭庭長、正科級審判員、審監庭庭長、審委會委員(正科級)。
新疆是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廣闊腹地,又是通過“一帶一路”面向周邊國家實現“雙循環”的前沿平臺。打造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內陸開放空間,釋放創新發展潛力,構建向西開放新格局。
新疆是承接東中部產業轉移形成“國內大循環”的廣闊腹地,又是通過“一帶一路”面向周邊國家實現“雙循環”的前沿平臺。打造喀什和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有利于進一步拓展內陸開放空間,釋放創新發展潛力,構建向西開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