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3日15:31 來源:新華社微信公眾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20日在合肥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引起強烈反響。
19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合肥參觀了安徽創新館。他指出,安徽要加快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實現跨越式發展,關鍵靠創新。要進一步夯實創新的基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鍥而不舍、久久為功。
2018年11月,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現在,這塊占中國經濟總量近四分之一的區域,從產業集聚到協同創新,從基礎設施到公共服務,努力開創一體化發展新局面——逐漸開始“融”起來。
安徽,作為長三角新成員,正在其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遙感衛星能夠捕捉到地表的夜間燈光、火點等輻射源,從太空望向長三角,燈光閃爍,點點星光逐漸連成一片。安徽省的合肥、滁州、馬鞍山、蕪湖、池州等城市的夜間燈光面積逐漸增大,與長三角區域夜間燈光融成一片,展現出強勁發展活力。
滁州,地處皖東,與南京相鄰。從2012年至2019年,這兩座城市的光亮邊緣不斷延伸,直至逐漸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數據顯示,滁州市燈光亮度值7年間約增加112%。
璀璨的光亮,離不開一體化發展。作為蘇皖兩省先行先試、跨省合作的“果實”,位于滁州市的蘇滁高新區,累計引進項目總投資已超700億元。
不透水面是指水體不能通過其滲入土壤的人工地表特征,如由瓦片、瀝青、混凝土等材料構成的屋頂、道路和廣場。通過衛星多光譜數據估算不透水面信息,是了解地區城市化發展的一個重要手段。
黃色覆蓋區域為2016年已有不透水面區域,綠色為2020年較2016年新增區域。大幅增加的綠色顯示,滁州和合肥的工業園區范圍在快速向外延伸,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伴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一個個世界級產業集群嶄露頭角。“從沙子到整機”,在合肥新站高新區,這里已成為全球產業鏈條最完整、發展速度最快、生產規模最大的新型平板顯示產業基地。
“軌道上的長三角”加速駛來,長三角地區以全國鐵路8%的營業里程,承擔了國內約20%的鐵路旅客輸送量,滬蘇浙皖“同城化”效應不斷擴大。
“早上到上海機場的進口設備,晚上就能運到合肥”“去滬蘇浙出差,基本都是當天往返”……這已是合肥市創業者們的普遍感受。6月28日,商合杭高鐵全線貫通,長三角交通一體化進程再提速。
路通達,百業興。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要素流動越來越高效。
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擁有國內規模最大的重型卡車“互聯網+物流”平臺,其平臺數據顯示,隨著安徽省16個地級市全部加入長三角城市群,2019年第四季度,由安徽運往江蘇、浙江和上海的貨運單量,較2018年同期增長約95%。
長三角居民公共服務也更加便利共享,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的服務覆蓋范圍更廣,“一網通辦”的行政審批服務更多……
遙感衛星下,安徽不但越來越“亮”,也越來越“靚”。長江流經安徽416公里,長江干流安徽段岸線長度1100多公里。禁新建、減存量、關污源、進園區、建新綠、納統管、強機制,變化悄然間發生。
在位于馬鞍山市的薛家洼區域,老舊廠房化身為江水潺潺、鳥語花香的“城市生態客廳”。2019年,馬鞍山市實施長江東岸生態修復和綜合整治,整治區域總長23公里,打造以公園綠地為主的生活岸線、生態岸線、景觀岸線。
跨區域、跨流域生態環境共保聯治也在加速推進。
2012年,國內第一個跨省生態補償機制試點在新安江流域啟動,浙皖攜手,探路改革。目前新安江已成全國水質最好的河流之一,千島湖水質穩定保持為優。
“水質不達標,上游補償給下游;水質達標了,下游補償給上游。”這是一場被外界形象稱為“水質對賭”的探索。目前,皖蘇兩省也在長江流域滁河陳淺斷面實施跨省橫向補償機制。
出品
新華社衛星新聞實驗室
聯合出品
新華社新媒體中心
瞭望周刊社
新華社安徽分社
數據及技術支持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
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星球研究所
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的關鍵時期,11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到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從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到嘉興南湖紅船,代表團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重訪黨的精神家園,探尋黨的“精神密碼”,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初心使命。
11月16日起,我省黨政代表團圍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赴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深度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學習借鑒沿海先進地區發展經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上海憑著一股“把冷板凳坐熱”的勁頭,發力卡脖子領域,從跟蹤模仿,一步步跨進原始創新。
天際線、地平線、海岸線擴容交會,勾勒出上海都市空間美學的輪廓,詮釋著“魔都”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上海憑著一股“把冷板凳坐熱”的勁頭,發力卡脖子領域,從跟蹤模仿,一步步跨進原始創新。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在中國開放發展的戰略版圖上,上海一端連接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面向內陸;另一端則緊鄰太平洋,溝通世界。習近平總書記今年8月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就多次提及推進浦東高水平開放,足見中央對其龍頭、帶動作用的高度重視。
近日,上海市總工會、江蘇省總工會、浙江省總工會、安徽省總工會在安徽涇縣簽訂《長三角地區職工療休養基地互認共享協議》,長三角地區開啟職工療休養“共享模式”。
今年9月2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首批5項人才創新成果在長三角聯盟城市間率先復制推廣。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建成后這里將成為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超算樞紐。
10月19日,“潮涌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走進織里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探訪基層社會治理的“織里樣本”。借助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帶來的新機遇,下一步,織里鎮將全力打造成“社會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試驗區”,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織里活力”。
為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江蘇不僅協同長三角兄弟城市在河道治理上下氣力,還不斷推進科技在水生態保護領域的轉化和應用。江蘇,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實干的精神,勇立潮頭,與上海、浙江、安徽三個兄弟省市一道,共同唱響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協奏曲。
10月16日,“潮涌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南通市,探訪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在互聯網醫療建設服務方面取得的成就。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于8月20日正式實施“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政策,目前已經辦結完成1900多件服務。
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白橋鎮紅旗村的豐收稻田。馬鞍山鄭蒲港與綜保區聯動優勢,與上海臨港極為相似,在安徽獨一無二,長江沿線也是少有。安徽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碼頭,江水滾滾,貨輪遠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