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0日13:10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南京10月20日電(龐雪汀)太浦河,波光粼粼、碧波蕩漾,綿延50公里。這條開鑿于上世紀50年代末的人工河道,西接東太湖,東注黃浦江,流經上海、江蘇、浙江三地,是長三角生態綠色發展一體化示范區內的重點河湖。在太浦河畔,一塊“聯合河長制”的立牌分外醒目,將長三角地區同飲一江水,共治一江水的緣分細細描摹。
近日,“潮涌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走進江蘇南京、蘇州、徐州、南通等多地,采訪江蘇為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進行的諸多實踐。一路上,我們發現,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正成為助推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升人民幸福感、獲得感的強大動力。
“牽線搭橋”,織就水路交通網
在江蘇,通聯長三角區域的交通網正在密密織就,為滬蘇浙皖的進一步融合發展“牽線搭橋”。
從南向北走。在蘇州,日夜忙碌的太倉港,擁有38公里長江岸線、-12.5米深水航道,岸線資源豐富。
擁有38公里長江岸線的太倉港
太倉港在江蘇向長三角地區“輻射網”中的重要地位,在于其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其目標也正是接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向千萬標箱“大港口”轉變。
近年來,作為國家定位的上海國際航運中心重要組成部分,太倉港不斷加強與上海港的戰略合作,吞吐量猛增。2019年太倉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萬標箱,居長江第1位、進入全球前35位,全國第10位,成為長三角區域最重要的港口之一。
一路向北。今年7月1日,滬蘇通長江大橋建成通車,南通不再“難通”,天塹變通途。
“南通到上海,僅有100公里。而長江橫亙其中,使得開車通行非常不便。蘇滬通長江大橋的通車,打通了南通向南的通道。”南京鐵路段南通站派出所副所長毛新風說。作為通滬鐵路、通蘇嘉甬鐵路、錫通高速公路共享的過江通道,蘇滬通大橋正在成為加速江海融合,助推滬蘇浙一體化發展的重要紐帶。
公路、鐵路并行的滬蘇通大橋
在江蘇的“北大門”徐州,蘇皖融合的步伐從未停歇。徐州到安徽蕭縣、安徽宿州毗鄰公交的開設,打破了省際的行政壁壘,使得蘇皖兩地人民的交流和往來愈加密切。
“未來這樣的城際公交還將覆蓋到徐州周邊100公里范圍內的城市。”徐州市交通運輸管理處副處長呂燕燕說。這是徐州作為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的小小“野心”,也是蘇皖兩地協同發展的重要剪影。
攜手共治,守護一江清水
長三角三省一市,依江而興,相融相生。守護好長江母親河,就是守住了長三角區域蓬勃發展的命脈。
“今天吹東風,垃圾全吹過來了。明天吹西風,垃圾吹走了。治理河道不能靠風吹,而是要靠三方協作,合力推進。”這是昆山花橋經濟開發區機關黨委書記、黨政辦副主任朱建平對“安花白”三地共同治水的生動表述。
“安花白”是指滬蘇接壤處的三個鎮——安亭、花橋、白鶴。三地互相接壤、產業互補,資源匹配,組成了一個“小而美”的城鎮圈。有人生動地說,滬蘇浙皖是“大三角”,“安花白”就是這其中的“小三角”。三地多以河道分界,因此各自“家門口”的河道環境都牽動著三地的水質生態。
去年4月,安花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辦公室成立。三地在生態環境方面、水環境治理等方面打破行政壁壘,整合資源,集中執法,大大提高了區域河道整潔程度,提升了環境治理效率。
為做好長江大保護工作,江蘇不僅協同長三角兄弟城市在河道治理上下氣力,還不斷推進科技在水生態保護領域的轉化和應用。
在南京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高校、科研院所的專家們,將學術成果不斷轉化為保護長江的合力。揚子江生態健康技術創新研究院致力于形成以環境DNA科技為特色的生態健康監測、評估與診斷的全套方案,只需要采集河流中的一瓶水,通過對水中環境DNA的檢測,就能了解到水中的生物類型構成;智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所,則通過精密的數學計算對極端災害天氣進行預報、預警,以期為長江生態環境治理提供參考……
“人的力量無法與自然力量抗衡,所以我們要了解自然、順應自然,才能制定好長三角,或者是更廣領域長江大保護的規劃。”智慧氣象科學技術研究所所長苗春生說。
打破壁壘,一體化惠及民生
在江蘇蘇州和上海交界處,矗立著一座壯觀的“鋼鐵森林”。這座“森林”輸送的“氧氣”,是能夠為長三角地區提供強大電力支撐的清潔能源。這就是1000千伏特高壓東吳變電站。
東吳站的建成投運,對于提高長三角電網負荷接納能力,支撐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000千伏特高壓東吳變電站
享受著源自同一座“森林”的“氧氣”的長三角地區人民,可謂是同根同源、命運相連。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工作的不斷推進,也不斷打破著省際行政壁壘,提升著民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在醫療領域,長三角地區在全國范圍內先行先試跨省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
在南京,醫保部門率先推行異地門診“一單制”結算,險種范圍、門診類型進一步擴大,區域異地就醫備案的快捷途徑多達11種。以江蘇省人民醫院為例,截至2020年9月底,該院跨省異地門診直接結算累計16000余例,其中上海市14551例,浙江省1215例,安徽省1119例。
在南通,國內第一個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臺的跨域醫療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體系率先建成,形成了上海、南通兩地電子健康檔案等七個方面的跨域互聯互通及業務協同。
江蘇省人民醫院的“長三角異地專窗”
在行政審批工作中,長三角區域“一網通辦”的設想正在成為現實。
今年3月26日,首張住所冠名為“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的營業執照在蘇州市吳江汾湖高新區行政服務中心“誕生”。而提供“企業跨省自由遷移”“網上辦”“不見面”“就近辦”的高頻便民惠企服務,也將成為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審批工作的常態。
潮涌長三角,共建進行時。江蘇,正以飽滿的熱情和實干的精神,勇立潮頭,與上海、浙江、安徽三個兄弟省市一道,共同唱響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的協奏曲。
在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發展的關鍵時期,11月16日至21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到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從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到嘉興南湖紅船,代表團沿著早期共產黨人的足跡,重訪黨的精神家園,探尋黨的“精神密碼”,堅定理想信念,砥礪初心使命。
11月16日起,我省黨政代表團圍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赴上海、江蘇、浙江學習考察,深度對接長三角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學習借鑒沿海先進地區發展經驗。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上海憑著一股“把冷板凳坐熱”的勁頭,發力卡脖子領域,從跟蹤模仿,一步步跨進原始創新。
天際線、地平線、海岸線擴容交會,勾勒出上海都市空間美學的輪廓,詮釋著“魔都”生生不息的創新精神。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埋頭苦干,上海憑著一股“把冷板凳坐熱”的勁頭,發力卡脖子領域,從跟蹤模仿,一步步跨進原始創新。
浦東開發開放30周年慶祝大會12日上午在上海市舉行。在中國開放發展的戰略版圖上,上海一端連接長三角、長江經濟帶,面向內陸;另一端則緊鄰太平洋,溝通世界。習近平總書記今年8月主持召開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就多次提及推進浦東高水平開放,足見中央對其龍頭、帶動作用的高度重視。
近日,上海市總工會、江蘇省總工會、浙江省總工會、安徽省總工會在安徽涇縣簽訂《長三角地區職工療休養基地互認共享協議》,長三角地區開啟職工療休養“共享模式”。
今年9月26日,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首批5項人才創新成果在長三角聯盟城市間率先復制推廣。在上海松江G60科創走廊,長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正在抓緊建設,建成后這里將成為國際一流、全國領先的人工智能超算樞紐。
10月19日,“潮涌長三角·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走進織里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探訪基層社會治理的“織里樣本”。借助長三角一體化戰略帶來的新機遇,下一步,織里鎮將全力打造成“社會治理先行地、美好生活試驗區”,為長三角一體化注入“織里活力”。
10月16日,“潮涌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主題網絡傳播活動采訪團來到南通市,探訪南通市婦幼保健院在互聯網醫療建設服務方面取得的成就。  南通市婦幼保健院于8月20日正式實施“新生兒出生一件事”政策,目前已經辦結完成1900多件服務。
安徽馬鞍山市鄭蒲港新區白橋鎮紅旗村的豐收稻田。馬鞍山鄭蒲港與綜保區聯動優勢,與上海臨港極為相似,在安徽獨一無二,長江沿線也是少有。安徽馬鞍山鄭蒲港新區碼頭,江水滾滾,貨輪遠航。
記者 崔舒飛】高空拋物、老人獨居、市容整治、防疫安全……在城市治理中,這些都是既細節又不容忽視的問題。未來,銅陵“城市超腦”還將依托安徽省數據資源共享平臺,探索共享應用省部級數據,積極推動長三角一體化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