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5日19:13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此后,安吉放棄開山采礦,發展休閑旅游,被拆水泥廠復墾變身五彩田園,村里流轉土地成為油菜花田,每年慕名而至的游客絡繹不絕。如今,安吉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的故事被傳為佳話。
15年來,“兩山論”顯示出持久的生命力、強大的引領力。從“綠水青山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內容”,到“保住綠水青山要抓源頭”,再到“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決不是對立的,關鍵在人,關鍵在思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兩山論”的內涵不斷豐富發展,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綠色發展也成為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人更富的景象,不斷展現在世人面前。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019年,全國重點城市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43%,全國1940個國家地表水考核斷面中水質優良比例比2015年提高8.9%,全國完成造林面積比2012年增長25.3%......一個個數據,印刻著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的成效。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聞得到花香,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期待一步步變成現實。共護這片綠水青山,是對百姓當下訴求的鄭重回應,也是對子孫后代的負責之舉。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安吉們”的蝶變之道,更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成功經驗。一段時間以來,快速發展積累起來的環境問題頻發,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難以為繼。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忍住陣痛,產業轉型升級,城市騰籠換鳥,紛紛加入綠色發展的行列。一方面做好減法,實現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占比等指標持續降低;另一方面做好加法,通過優化傳統產業彎道超車,引入新興產業換道超車。把風景變成產業、將美麗化為生產力,綠色正在成為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動人色彩。
金山銀山,不是等來的,也不是守來的,必須開動腦筋從綠水青山中變出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秦嶺深處的柞水木耳,賀蘭山東麓的葡萄,河南光山的油茶,成為貧困群眾致富的有力抓手;放棄天然林商業性采伐,良好的生態讓黑龍江伊春成為旅游熱門“打卡地”;下決心整治造紙業,一座吸引了大批高技術企業的新城正在浙江富陽拔地而起……綠色農業、生態旅游、循環經濟、高新技術產業等成為各地發展綠色經濟的條條大道,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讓綠水青山發揮出了經濟效益。
在之江大地,要求“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在八百秦川,指出“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又是經濟財富”;在表里山河,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跟隨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地方考察的腳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貫穿始終。
未來,我們要繼續貫徹落實“兩山論”,不斷提升綠水青山“顏值”,創新挖掘金山銀山“價值”,讓更多的綠色發展奇跡在中華大地上落地生根。
廣東省江門市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養蜂場周邊群山環繞,生長著1.5萬畝生態林,植物種類豐富,蜜蜂一年四季都可以采蜜,產出的蜂蜜天然無污染,品質極佳。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里孕育出更多生機。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未來,撫松縣還將繼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走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福建龍巖市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機制,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不僅“變廢為寶”,龍巖市還推行“退城入園”,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發揮土地資源集聚效應。
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森林覆蓋率達81.97%,享有“綠海云都”之美譽,是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觀鳥產業不斷發展,明溪縣開始組織系統化的培訓,引導農戶當好“鳥導”,為觀鳥者提供交通、住宿、向導一條龍服務。
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綜合整治,東山縣3年來累計清退或遷移無人島周邊漁排超3.5萬格、筏式吊養約4000畝。”東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東山將立足海洋特色產業,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擴大綠色惠民效應。
劃定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生態綜合整治,東山縣3年來累計清退或遷移無人島周邊漁排超3.5萬格、筏式吊養約4000畝。”東山縣委書記洪泰偉表示,東山將立足海洋特色產業,優化生態空間格局,加強自然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持續擴大綠色惠民效應。
中山市與大關縣合作共建東西部扶貧協作產業園區、農產品冷鏈加工物流基地和筇竹(扶貧)產業示范園,打造產城融合發展的農產品加工特色園,農產品的附加值得到大大提升。中山對昭通的幫扶,將山區資源轉化為產業優勢,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鮮活實踐。
“我們過去講既要綠水青山,又要金山銀山,實際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15年前,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在浙江湖州市安吉縣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
陜州區始終秉承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扎實推進生態建設,提升“中國天然氧吧”核心競爭力。曾先后榮獲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國家園林縣城、全國綠化模范縣、河南省文明城市等榮譽稱號,實屬理想的“中國天然氧吧”。
2019年,景寧城鎮、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40014元、20005元,同比增長8.8%、10.1%,縣域綜合實力在全國120個民族自治縣中位居前列。從景寧發展實踐看,一支干事創業、接續奮斗的黨員干部隊伍,是民族地區加快發展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