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12:53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光明日報記者 任爽
冬日的飄雪沒有將吉林省撫松縣“冰封”,反而讓這里孕育出更多生機。11月28日,“趣吉林·滑唄”中國超級滑雪俱樂部新雪季開板大會在撫松縣啟動,來自世界各地的冰雪運動愛好者共赴冰雪盛宴。
這一場冰雪盛宴只是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依據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開展的積極探索之一。撫松縣副縣長劉守均說,近年來,撫松縣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積極探索“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有效途徑,堅定不移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既入選了生態環境部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又美了生態、聚了人氣、富了民生。
借助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發展生態旅游
在位于撫松縣的長白山魯能勝地旅游度假區,前進村村民、餐飲部員工毛建鳳正在崗位上忙碌著。對于這份工作,毛建鳳格外珍惜,“原來在外地打工,一年也剩不下啥錢。現在在家門口就有活兒干,單位還有倒班宿舍、員工餐,工資基本都能攢下”。
毛建鳳生活上的變化正源于撫松縣發展生態旅游的定位。撫松縣位于長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位置,是長白山的天然屏障、松花江的發源地,森林覆蓋率達到84%以上。依托綠色生態資源,撫松縣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發展,把“保護生態與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轉化為幸福的實踐。
2013年,為了發展生態旅游,撫松縣前進村和楓林村兩個村整體搬遷到毗鄰的松江河鎮。“鄉親們從偏遠的村里搬進鎮里,從木頭房搬進了樓房,別提多高興了!”前進村黨支部書記劉順才說。
村民下山,游客上山。在前進村和楓林村舊址,落成的正是魯能勝地旅游度假區。度假區專門建立了污水廠和凈水廠;為了不砍樹、不伐木,道路都遵循原有道路規劃建設,只有雙排車道。“整個景區沒設鍋爐房,全部采取電供暖,盡管供暖成本提高了4至5倍。”吉林魯能漫江生態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紀委書記、工會主席魏波說。
綠水青山在,效益隨之來。撫松借助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兩大資源,僅2019年該縣就接待游客220萬人次,旅游收入超過27億元。劉順才說:“現在的撫松可熱鬧多了。不少外出務工的年輕人也陸續返鄉,選擇在景區就近就業。”
綠色種植推動人參產業可持續發展
撫松縣素有“中國人參之鄉”的美譽,人參年產量保持在850萬公斤,占全國的38%,從事人參相關產業的人員達到4.5萬人。
撫松縣東崗村村民李振川有著30多年的人參種植經驗。今年,李振川又在當地白溪林場承包了土地種參,并請了專業技術人員混配農藥化肥。“技術員根據土壤檢測的結果配藥,土里缺啥補啥,保證種出的人參農藥低殘留。”李振川說,“現在種參靠的是科學方法。以前追求的是產量,現在追求的是品質、是農藥低殘留。”
當地企業國藥肽谷有限公司行政助理曲峰說,企業每年都通過訂單采購的方式向當地合作社采購100噸干品人參原料,重要標準之一就是無農藥無重金屬殘留,收購價格也會比市場價格高1至2倍,倒逼參農標準化、科學化種植。
近年來,撫松縣不斷優化人參種植結構,鼓勵林下參生態種植;在吉林省率先破解了非林地栽參技術難題,實現了人參種植由原始的伐林栽參向農田地、由粗放式向標準化轉變。既保護了森林和生態,保證了人參原料的安全、優質、穩定,又推動了人參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守住青山綠水的生態保護紅線
在今年的世界環境日,撫松縣實驗學校以“生物多樣性日”為主題開展了演講、知識競賽、手抄報展示等多項活動。六年級一班學生姜咿貝說:“保護環境要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
近年來,撫松縣廣泛開展生態文明進校園活動,讓青少年成為生態文明理念宣傳的生力軍。同時,以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參鄉講堂”為平臺,開展生態文明專題理論宣講活動;利用“撫松發布”“撫松雙創工作”等媒體發布平臺,向群眾推送生態文明建設信息。
“一方面加強宣傳,一方面嚴格監管。”白山市生態環境局撫松縣分局局長李振中說,撫松縣將重要生態功能區核心區、生態敏感區域、飲用水源地等區域納入生態保護紅線加強管控,嚴格環境準入,加大生態監測管控力度,強化考核問責,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
境內地表水環境質量常年保持在Ⅱ類,空氣環境質量優良率常年超過90%,生態旅游收入占服務業總產值的16.23%,生態加工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64%,以旅游為主的現代服務業、以人參為主的醫藥健康業和以礦泉飲品為主的綠色生態產業總產值占全縣GDP的73%……
細數成績,劉守均說,撫松縣在實現“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花更艷”的同時,也讓群眾獲得了更多綠色紅利。未來,撫松縣還將繼續打通“綠水青山”“冰天雪地”和“金山銀山”之間的通道,走經濟與生態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發展之路。
《光明日報》( 2020年12月07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