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7日12:38 來源: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福建龍巖市建立節約集約用地機制,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在保障經濟發展的同時,保住綠水青山。
位于龍巖市郊的紫金山環境優美,是當地居民游玩的好去處。過去這里是一片廢棄的煤礦礦山,近8000畝的土地臟亂不堪,閑置無用。
利用的前提是修復。將礦洞等進行回填和加固,再復種植被需要數億甚至數十億的資金,對地方財政來說是筆不小的負擔。龍巖市吸引社會資本,先由專業團隊進行土地修復。修復達標后,政府再向社會出讓土地,從收益中支付修復費用。
2013年以來,礦區已修復出讓土地3700畝。按照“宜綠則綠、宜建則建”的原則,再造公園景觀2200畝,建設用地1500畝。不但充分利用了閑置土地資源,還提升了廢舊礦區的生態環境水平。
不僅“變廢為寶”,龍巖市還推行“退城入園”,積極引導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發揮土地資源集聚效應。同時,龍巖建立“一地一冊”的臺賬制度,跟蹤土地利用情況。對于大宗出讓土地,采取按需分批供地的方式,減少土地閑置。土地供應也向單位面積產出高的項目傾斜。
“十三五”出彩路上 你我這樣走過 河南: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必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這不僅決定了我國耕地資源的特殊重要性和戰略性,也決定了我們必須像保護大熊貓一樣,把18億畝耕地保護好,絕不能讓中國飯碗有閃失。
1986年6月25日,新中國第一部專門調整土地關系的法律——《土地管理法》,經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通過并頒布。以第30個全國土地日為契機,各地要“立”穩保障糧食安全的初心,用初心照亮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前行之路。
6月25日,第30個全國土地日如約而至,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節約集約用地 嚴守耕地紅線”。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糧食生產根本在耕地,必須牢牢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牢記總書記囑托,嚴防死守耕地紅線,把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的耕地保護好,絕不能、也絕不會有閃失。
4月2日,全省耕地保護與土地利用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省長尹弘出席并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土地管理的重要論述,堅持新發展理念,嚴格保護耕地,節約集約用地,實現土地資源更集約更高效更可持續利用。
今天(2月1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支持疫情防控建設項目先行使用土地。具體內容請點擊鏈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做好疫情防控建設項目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
”6月23日,說起今年夏收,商水縣舒莊鄉種糧大戶杜衛遠臉上的笑容,像飽滿的麥子一樣燦爛。周口一馬平川,沃野千里,素有“中原糧倉”的美譽,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全省第一產糧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