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10日14:34 來源:央視新聞
黃旭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3月生,廣東揭陽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名譽所長、原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他隱姓埋名幾十年,為我國核潛艇事業奉獻了畢生精力,為核潛艇研制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卓越貢獻。在某次深潛試驗中,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作為總設計師親自隨產品深潛到極限。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和“全國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42位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共和國最高榮譽、最高禮遇。習近平為他們一一頒授勛章獎章,向他們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尋求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功臣,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
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在中國自主研制發射的100多個航天器中,由孫家棟擔任負責人的就有34個。
聯播+1月10日,莊嚴的人民大會堂里,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的頒獎臺上,為獲得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黃旭華、曾慶存兩位院士佩掛獎章,并將證書親手遞交到他們手中,同他們熱情握手表示祝賀,請他們到主席臺就座。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9所研究員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年,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要研制核潛艇,簡直是異想天開”,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里這樣寫道。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里有這樣幾句話:中國要研制核潛艇,簡直是異想天開。1963年,美國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進行極限深潛時,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難,葬身海底。
94歲的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85歲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
” 1970年,曾慶存又一次服從國家發展需要,開始從事當時在國際上興起、中國尚是空白的氣象衛星和大氣遙感相關研究工作。在曾慶存的悉心指導下,很多他帶過的學生如今正一步步成長為科研骨干,不斷在國內外氣象領域嶄露頭角。
新華社北京1月10日電 題:科技創新大潮涌——透視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授予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黃旭華院士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曾慶存院士。
1月10日上午,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聯播視頻:中共中央 國務院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 習近平出席大會并為最高獎獲得者等頒獎
花白的頭發、和藹的笑容、溫和的言語……93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上圖。在核潛艇極限深潛試驗中,黃旭華親自上艇參與試驗,成為當時世界上核潛艇總設計師親自下水做深潛試驗的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