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1月11日13:23 來源: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評論員
至高榮譽,實至名歸。
94歲的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和85歲的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曾慶存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最高獎。當兩位院士從習近平總書記手中接過獎章、證書時,人民大會堂掌聲雷動。
這掌聲是對兩位老人為我國科技創新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的感謝,更是對他們身上閃耀的至誠報國、無怨無悔,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學家精神的感佩和贊譽。
愛國是科學家精神的底色,也是激勵科學家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源頭。“一生屬于核潛艇、屬于祖國,無怨無悔”“溫室栽培二十年,雄心初立志驅前”……這些肺腑之言是黃旭華和曾慶存的初心。在他們的價值排序中,國家民族永遠是首位。
黃旭華為國“深潛”一輩子的事跡生動詮釋了這一點。核潛艇不僅是海軍強有力的殺手锏,更是海基核威懾核反擊的中堅力量,是維護國家安全與發展的戰略基石,是大國和強國的重要標志。作為我國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即使從一開始就知道,這項保密性極強的工作意味著要當一輩子無名英雄,黃旭華還是一頭扎進去。此后幾十年,他像“核潛艇一樣,潛在水底下”,奔著“為國家設計最好的核潛艇”的目標, 為我國核潛艇研制和跨越式發展作出巨大貢獻 。
正如黃旭華所說,我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是全國千百個科研、生產、使用單位,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攻克種種難以想象的技術難關取得的非常之功,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決策。從“兩彈一星”、核潛艇到載人航天工程、FAST等重大工程,無數科研工作者創建了偉業,更留下了永恒的精神財富,共同鑄成了中華民族的脊梁,讓科學家成為一個個熠熠閃光的精神標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擔當。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著國家的前途和命運。科技工作者只有把個人的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的聯系在一起,并為此奮斗終生,才能有所作為,彰顯價值。
有些科學成果會隨著時間推移成為歷史,而偉大的科學家精神會長留歷史,熠熠生輝。愿廣大科技工作者在科學家精神的指引下,始終牢記黨和人民的重托,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擔當,砥礪創新,不斷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永攀科技高峰,為實現兩個100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
來源:科技日報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42位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在人民大會堂接受共和國最高榮譽、最高禮遇。習近平為他們一一頒授勛章獎章,向他們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尋求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致以崇高的敬意…… 他們都是共和國的功臣,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
其他評論者也認為,“末日飛機”的起飛是在發出警告,任何敵國敢借機發動對美國的襲擊,將遭受核打擊。不僅美國國防部否認,近期的統計數據也顯示,E-6B“水星”飛機經常在空中飛行,且過去一個月幾乎每天都起飛。
今年是中國核工業創建65周年,也是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滿功率運行發出中國核能第一度電50周年。從2015年5月落地福清到2019年10月漳州核電開啟批量化建設,其間開工建設每臺“華龍一號”機組圖紙都不一樣,其中最為突出的變化就是除安全殼外的核島廠房由雙層改為單層。
2020年8月25日,走進新中核媒體活動第二天,恰逢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今年5月入職的新員工吳增輝,碩士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在國資小新直播中,談到了為何要成為核工業人的初心。
今年是中國核工業創建65周年,也是我國第一艘核潛艇陸上模式堆滿功率發出中國核能第一度電50周年。中核集團領導、中央網信辦網評局領導,以及中核集團宣傳文化中心領導和中國核動力院領導、專家參加啟動儀式。
黃旭華,男,漢族,中共黨員,1926年3月生,廣東揭陽人,中國船舶重工集團719所名譽所長、原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在某次深潛試驗中,他置個人安危于不顧,作為總設計師親自隨產品深潛到極限。
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第一顆靜止軌道試驗通信衛星、第一顆繞月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在中國自主研制發射的100多個航天器中,由孫家棟擔任負責人的就有34個。
201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原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719所研究員黃旭華隱姓埋名三十年,主持設計了中國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和戰略導彈核潛艇,為中國核潛艇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要研制核潛艇,簡直是異想天開”,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里這樣寫道。赫魯曉夫在他的回憶錄里有這樣幾句話:中國要研制核潛艇,簡直是異想天開。1963年,美國王牌核潛艇“長尾鯊號”進行極限深潛時,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難,葬身海底。
” 1970年,曾慶存又一次服從國家發展需要,開始從事當時在國際上興起、中國尚是空白的氣象衛星和大氣遙感相關研究工作。在曾慶存的悉心指導下,很多他帶過的學生如今正一步步成長為科研骨干,不斷在國內外氣象領域嶄露頭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