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5日09: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湖南省資興市白廊鎮龍溪學校,曾為公費師范生的教師駱燕在教孩子們唱歌。
朱孝榮攝(人民視覺)
云南省綠春縣平河鄉大頭小學,孩子們在支教老師的課堂上快樂地學習。
萬 難攝(人民視覺)
重慶市城口縣蓼子鄉蓮花小學,支教老師和幼兒班的孩子談心。
新華社記者 劉 潺攝
江西省南昌市灣里區羅亭鎮曹家村,上坂小學校長涂悠悠送孩子們回家。
新華社記者 彭昭之攝
核心閱讀
教育部和全國各地搭平臺、拓渠道,鼓勵廣大高校畢業生積極從教,計劃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到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中。
2020屆的高校畢業生中,有這樣一些同學:
董路通,東北師范大學2020屆數學與統計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公費師范生。作為京籍學生,本可回京就業的他,毅然選擇到位于大別山革命老區的麻城市第一中學擔任教師。在他看來,“接受國家多年培養,不僅為了改變自身命運,更要幫助更多人成就自我、實現價值。”
劉斯琪,華東師范大學2020屆孟憲承書院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畢業生。出生于教師世家的她,從小就在心中種下從教、愛教的種子。臨近畢業,她選擇回到家鄉寧夏,成為一名中學數學教師,為家鄉的教育事業貢獻青春之力。
復旦大學2020屆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畢業生陶可欣,畢業后將成為上海市位育中學的教師,從小就心懷“教師夢”的她,在這個就業季,少了幾分選擇的彷徨,多了些堅定和從容。
…………
教育部和全國各地搭平臺、拓渠道,鼓勵廣大高校畢業生積極從教,計劃招收40多萬畢業生補充到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隊伍中。而心存敬畏、追逐夢想,走出校園、站上講臺,也成為2020年畢業季諸多優秀高校畢業生的職業選擇。
“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
“簽約那一刻,百感交集。這個畢業季,奔波著,等待著,蓄力著,最終與自己的夢想擁抱,一下子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陜西師范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專業2020屆本科生許婉曄畢業后,將成為鄭州市中原區錦江中學的一名教師。回想這幾年的奮斗與堅持,她很感慨:“人生的選擇有很多種,要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朝目標堅定地走下去。”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到基層去,到一線去,到教師隊伍當中去,已成為許多優秀高校畢業生的共識。
在上海師范大學求學7年的宋一帆,即將入職上海市進才中學北校。當初,成績優異的她曾面臨好幾個選擇,最終讓她下定決心的,是幾年前參加特級校長主題沙龍時的一個場景。當時,她向進才中學北校校長金衛東提問:“新教師該如何做好職業規劃?”金校長給出的答案是:“站上講臺、站穩講臺、站好講臺。”就是這句話,堅定了宋一帆“站上講臺”的決心,在基礎教育一線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采訪中,記者得知,還有不少畢業后本可留在大城市工作的畢業生,最終選擇去鄉村學校就職。在這些同學看來,“鄉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天地,要俯下身,在廣袤的祖國大地淬煉青春。”
“我們應當鼓勵今年的高校畢業生特別是師范生到教育一線工作,為中華民族培養人才,為教育強國做出貢獻。”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院鄭新蓉教授談道。
記者采訪了解到,全國各省份發布的基礎教育教師招聘崗位數量較往年都有所增加。目前,全國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設崗數量已近49萬,總報名人數超過200萬。
“先上崗、再考證”
不久前,湖北大學體育學院2020屆畢業生王靜等來了好消息:通過線上筆試面試,她與湖北省仙桃市榮懷學校簽訂了就業協議,實現了做老師的夢想。同王靜一樣,今年45萬名湖北高校畢業生中,有2.5萬名已經或即將進入湖北省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隊伍,為教育注入新鮮血液。
在這個特殊的畢業季,應對疫情給就業工作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在“穩就業”和“保就業”的基礎上,全國各地紛紛加大力度,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從教。
提供機會、挖潛需求。今年,各地把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招聘作為廣聚青年英才、提高教師隊伍質量的契機,擴大教師招聘規模,吸引更多優秀青年學子加入教師隊伍。江蘇省將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3.98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1萬人,云南省將招聘中小學幼兒園教師3.29萬人,比去年同期增長2萬人。
用活編制、重點傾斜。湖北省今年增加5%的計劃用于基層事業單位公開招聘,編制計劃重點向教育部門傾斜;允許各地用足用活中小學教師編制,將今明兩年減員納入招聘計劃。迄今,已核定全省義務教育段學校教師招聘計劃1.1萬余名,比去年增長5%。
調整門檻、拓寬渠道。為解決艱苦邊遠地區縣鄉中小學幼兒園招人難、留人難問題,江西省適當放寬年齡、學歷、專業、戶籍限制等招聘條件,努力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云南省為專項招聘“量身定制”了報考艱苦邊遠地區崗位的符合條件人員可直接進入面試考察等優惠政策。
根據教育部等多部門日前出臺的政策要求,各地還及時調整教師招聘相關政策,實施教師資格“先上崗、再考證”階段性措施,在今年12月31日前,沒有教師資格證書的高校畢業生可以先上崗任教,在1年試用期內考取教師資格。
“抓住特殊時期大學畢業生數量充裕的時間窗口,及時調整招聘政策,補充師資力量。”西南大學原常務副校長宋乃慶認為,“各項利好措施的出臺,對于促進基礎教育發展、推動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是難得的機遇。”
“一支了不起的力量”
6月18日,趙曉平回到闊別150多天的母校,作為華中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20屆本科畢業生代表,他受邀參加畢業典禮。當天,辦完離校手續,趙曉平揮別母校,踏上新的行程。
“學校的事多,班上小艷青這幾天生病了,心里實在放不下。”去年10月,趙曉平簽約甘肅省蘭州新區舟曲中學,今年4月就已到學校實習。“踏上講臺的那一刻,就放不下了。放不下講臺、放不下學校、放不下孩子們。”趙曉平說,“以前也常和師弟師妹們討論,何為人生的價值、青春的價值,但都沒想好答案。直到走上講臺那一刻,面對教室里一雙雙眼睛、一張張小臉,純真的、炙熱的,我才明白,這就是人生的價值,用智慧與力量,投入地做自己熱愛的事,于他人、社會、國家有益的事。”
“我們國家現有各級各類專任教師1732萬人,這個龐大的職業群體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是‘一支了不起的力量’。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到這支力量中來,是當前我國教師隊伍建設面臨的重要課題。希望在危機中育新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迎來一個優秀人才爭相從教的良好局面。”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司長任友群介紹。
“畢業了,你將如何選擇?選擇這個職業,你的人生會關聯到很多孩子的人生。無論在寂靜的山村,還是在繁華的都市,你陽光的笑容會溫暖他們的心房,你夢想的火種會點亮他們的希望……”這是教育部日前發布的教師招聘宣傳片《希望是你》的部分文字,打動了許多人,也影響和鼓勵了許多人。
許多基層教師說:“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把優秀的高校畢業生吸引到教師隊伍中來,留得住、教得好,民族會更有希望,國家會更有力量。”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5日 05 版)
聯播+“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國廣大教師迎難而上,奮戰在抗擊疫情和“?停課不停學、不停教”兩條戰線上,守護億萬學生身心健康,支撐起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在線教育,為抗擊疫情作出了重要貢獻。”
兩年過去了,河南省封丘縣大辛莊小學特崗教師任明杰看到了新的教學樓建成…… 又到9月,老師們又將開啟一個繁忙而充實的新學年。以心血灌溉學生的夢想,盡全力鑄就青春的芳華,教師們的熱愛與堅守,將更好撐起鄉村教育的藍天,讓鄉村孩子的未來熠熠生輝。
“我一定要為我們的病人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 拖著蹣跚的腳步 ↓↓↓ 從武漢疫情阻擊戰 打響的那一刻起 張定宇就拖著蹣跚的腳步 帶領武漢市金銀潭醫院 600多名醫護人員 在抗擊疫情的最前沿日夜奮戰
近期我省發生多起排水下井作業安全事故,7月4日,河南省緊急召開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安全管理培訓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形式舉辦,主會場設置在鄭州市,各地市設立了60多個分會場,參會人員達500多人。
最美奮斗者 葉連平:我要上四個課,我要備四個課,我要改四種作業。葉連平開辦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不僅分文不取,還經常自掏腰包給孩子們購買學習用品、教具以及組織孩子外出參觀。
當日的這場“重逢”,也深深震撼昆明醫科大學的“90后”“00后”學生們,大家紛紛為李秉權、胡素秋獻上致敬的菊花。事實上,在李秉權、胡素秋夫婦“重逢”的人體科學館內,還有著眾多捐獻者的標本群體。
把人文關懷注入語文課堂,讓課程成為德育教育的載體,從1951年起,于漪就嘗試讓語文課充滿溫度。到去年為止,這位耄耋老人已經連續八年擔任上海市語文學科德育實訓基地的主持人,每月一次8個小時的活動,她一場不落。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成為老師的那一刻,站在三尺講臺前,總會留下不少難忘的故事。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映象網特推出系列報道《守初心·守講臺》,采寫教師們最真實的工作、生活瞬間,講述他們不忘初心堅守講臺的動人事跡。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成為老師的那一刻,站在三尺講臺前,總會留下不少難忘的故事。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映象網特推出系列報道《守初心·守講臺》,采寫教師們最真實的工作、生活瞬間,講述他們不忘初心堅守講臺的動人事跡。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成為老師的那一刻,站在三尺講臺前,總會留下不少難忘的故事。在第35個教師節來臨之際,映象網特推出系列報道《講臺前的故事》,采寫教師們最真實的工作、生活瞬間,講述他們不忘初心堅守講臺的動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