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13:1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在河北館陶縣天河村,各項端午文化活動逐漸升溫。
村東種植著千畝艾草,夏日時節,濃綠如染,艾香襲人,游人如織。
“這艾草的葉子有點像羽毛,葉子每個裂片上都有2至3枚小裂齒。”一群古漢服裝束的小學生,絲帕包頭、褒衣廣袖,向隨行的家長們不斷訴說著自己在艾園里的新發現。
館陶縣民間自古就有種艾、用艾的傳統,相傳“壽八百余歲”的彭祖曾在古館陶教化百姓種植艾草,防病健體。當地也以艾草為載體,不斷向人們傳播著傳統文化。
“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吾采艾兮,辟邪康養,百姓悅兮……”孩子和家長一邊吟誦著在館陶當地廣為流傳的艾草歌謠,一邊采摘著芬芳艾草。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孩子們除了要將采摘的艾草掛于門梁,以納福祈祥,還要在村體驗館里嘗試制作艾絨香包(見圖)。這一活動在當地頗受歡迎。
輕揮木杵,細搗陳年艾葉如棉絮狀,然后裝填進精心選擇的繡有“福”“平安”“蓮花”等字樣或圖案的五彩綢緞錦包。傾聽著“篤篤”搗艾絨的聲音,這幫興致濃濃的“小客人”也隨師傅們一起,加入了體驗制作艾香包的行列。
天河村以端午為契機,還為游人們準備了縫制艾絨被、制作艾條、感受艾灸等繽紛多彩的活動,讓到此游覽的各地游人都能品悟端午節里的艾文化。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25日 07 版)
題:探尋減貧“中國策”——寫在西海固告別絕對貧困之際 新華社記者 王鵬 攝 這是2018年7月16日拍攝的寧夏彭陽縣金雞坪梯田公園(無人機照片)。寧夏吳忠市同心縣河西鎮旱天嶺村村民馬國才(右)、馬婷夫婦在村里的養牛合作社喂牛(2017年12月21日攝)。
如今,保康縣采取集鎮片區供水、建檔立卡村集中供水、喀斯特地貌區打井取水等方式,幫助8.3萬貧困群眾喝上衛生水、享福水。2014年,陳志祥離開深圳,返鄉創辦了湖北艾師傅科技有限公司,建設蘄艾手工產業園,用古法做艾灸產品。
“這是我們從農戶手中收購的艾草,經過一系列加工,一小包便能得到較高的利潤,網上銷量非常好。”捧起倉庫里的這些寶貝,“劉丫丫”如數家珍。“劉丫丫”名叫劉付榮,因為電子商務,讓她從一個對網絡一竅不通的農村婦女變成如今的“帶貨女神”,一片小小的艾葉,不僅改變了劉付榮的命運,更成為信陽浉河區吳家店鎮脫貧致富的引路草。
細雨浸潤下,寧夏西吉縣下堡村碧綠如洗。轉折出現在2018年,李士村利用自治區財政廳撥付的村集體經濟壯大發展項目資金200萬元,整合縣扶貧、農牧等部門資金10萬元,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
”7月20日,河南省南召縣南河店鎮退役軍人家屬尹太五正忙著侍弄8箱蜜蜂,提起退役軍人蔡長久,贊不絕口。”劉南征投資購買安裝了手動及半自動卷條機54臺、切柱機2臺,全自動卷條生產線2條,建設4座‘老班長’扶貧就業車間,吸納100多名群眾務工就業。
粽 情 端 午 食粽子 劃龍舟 掛艾草 佩香囊 拴五彩絲線 自古傳承 至今不輟 古老端午節慶 在2000年歷史中積淀出
先人順應自然規律,這才有了端午掛艾草、佩香包、洗草藥水、拴五色絲線、采藥、制涼茶、飲蒲酒、飲雄黃酒、飲朱砂酒等風俗,以免去疾病,期盼多福安康。范麗和鄧欣是太和縣第一家種艾草的,最開始并不順利,所有事情都要自己摸索著來。
”有人認為,端午是紀念詩人屈原的,有人說紀念伍子胥、曹娥及介子推的,有的說端午起源于唐玄宗的生日,有的說端午是我國古代南方百越的祭祀日。人們在可親可感的活動中,或在各種端午“文創產品”中,感受著傳統節日的真意和民族文化的魅力。
包粽子、賽龍舟、掛艾草、佩香囊……節日里蘊含的平安健康,已成為中華兒女共同的文化紐帶和情感寄托。當前,疫情防控仍然不可松懈,稍有麻痹就可能功虧一簣,今年的端午節更要注重發掘節日中的健康文化內涵,注重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弘揚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和春節、中秋、清明一樣,端午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歷經千年傳承,蘊含著豐厚的傳統文化和濃郁的家國情懷。“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花鼓龍舟翻浪涌,藿溪河岸賽聲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