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10:59 來源:中新社微信公眾號
又是一年粽子節端午節!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這個端午節也注定了要和往年有些不一樣,很多人沒辦法過一個團圓節了。
有的人,不得不放棄回鄉探親的計劃;有的人,要在工作崗位上繼續忙碌;有的人,想給陌生人一個溫暖的節日;有的人,還惦記著自己的初心與使命……
他們打算這樣過今年的端午節↓↓↓
01
02
03
04
05
除了為防疫而放棄休假的人們,
還有許多人的端午節也會過得和別人不一樣……
06
07
08
09
10
如果能擁有假期,請享受今日之歡愉;
如果不能有假期,請相信明天會更好!
制圖:雷宇竺
經國務院批準,現將2021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很多時候我們期盼節日
6月27日下午,“端午節”小長假迎來返程高峰,為保障市民返程安全、出行順利,鄭州公交二公司及時調整發車班次,制定合理的發車作業計劃,全力滿足市民的出行需求。
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富有人文精神和時代氣息,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大花園中,傳統節日與社會大眾的關系最為密切,可以說,任何人都生活在節俗當中。
適值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庚子鼠年的端午節,格外引人注目。源于浴蘭節說,古人五月采摘蘭草,以蘭草湯沐浴、除毒之俗。是飲蒲酒、雄黃酒或朱砂酒,或以酒灑噴,以雄黃點小兒額頭和耳、鼻等器官,以防毒蟲侵入。
時光輪轉千年,古老的節日習俗早已跨越荊楚,流傳神州。如今的端午節,不僅是祭祀先賢的傳統節日,也是人們津津樂道的“粽子節”,但值得一提的是,端午節的形成最早意在提醒人們為祛病防瘟做好準備,可謂是名副其實的“衛生防疫日”。
2014年10月15日,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用屈原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勉勵文藝工作者創作更多深刻反映人民心聲的作品。習近平這樣闡釋 2014年5月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大學考察。
“額頭畫王、手戴五彩”“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6月2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今年初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更珍惜健康,更敬畏生命,更渴求安全,也給今年的端午節賦予了特殊的深意。
作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記錄著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滄桑變幻。佳節已至,讓我們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諄諄話語,振奮民族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端午節是中國和世界的“雙料”非物質文化遺產,兩千多年的傳承和發展,使其蘊含豐富的文化寓意。龍舟競逐,不僅是強身的競技運動,也極具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吟詩折柳,體現了人們對豐富多彩精神文化生活的不懈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