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25日20:12 來源: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廣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民族精神,歷久彌新。
作為我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端午節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傳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記錄著千百年來這片土地的滄桑變幻。
“文明特別是思想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文明所蘊育出的中華民族寶貴精神品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斗爭中得到充分彰顯,激勵著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凝聚起萬眾一心、戰“疫”到底的強大合力。
佳節已至,讓我們聆聽習近平總書記諄諄話語,振奮民族精神,汲取前行力量。
制作人員名單
策劃:李江雪 張瀟祎
設計:牛晨明
視頻:荊宇琦
習近平: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正是因為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能夠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習近平:愛國主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華民族團結奮斗、自強不息的精神紐帶。正是因為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才能夠在改造中國、改造世界的拼搏中迸發出排山倒海的歷史偉力。
偉大抗疫精神,同中華民族長期形成的特質稟賦和文化基因一脈相承,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的傳承和發展,是中國精神的生動詮釋,豐富了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內涵。
新中國成立后,嘉應觀作為“黃河治理辦公室”,開創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被打破。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后在治理黃河過程中,誕生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嘉應觀作為“黃河治理辦公室”,開創引黃灌溉第一渠“人民勝利渠”,“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說法被打破。與此同時,新中國成立后在治理黃河過程中,誕生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面對嚴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以一場眾志成城、迎難而上的偉大壯舉取得了人類抗擊傳染病歷史上的重大勝利。疫情給中國造成巨大損失,但戰勝了疫情的人們更加堅信:挺起新時代的民族精神脊梁,無論遇到什么困難中國都將風雨無阻,無論遇到任何逆境中國都能履險如夷。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我國將以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名義頒發“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但“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中華民族這英雄、豪邁的旋律決不能忘記,魏巍先生“誰是最可愛的人”的告誡決不能忘記。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為了實現武力吞并全中國的野心,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在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中國人民凝聚起強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為了實現武力吞并全中國的野心,悍然炮轟宛平城,制造了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到1945年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在長達14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中國人民凝聚起強大的民族精神,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
弘揚偉大創造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增添創新活力,弘揚偉大奮斗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奮進動力,弘揚偉大團結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群體合力,弘揚偉大夢想精神能為實現民族復興提供價值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