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1日19:47 來源:央廣網
習近平:神舟十號飛船成功發射、準確入軌,我國第五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首戰告捷。此時此刻,我的心情和大家一樣,感到十分高興和激動。我國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這是中華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這段話出自2013年6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參研參試單位代表時的講話。
黨中央作出實施載人航天工程重大戰略決策以來,我們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體現出他對航天事業的高度重視,表達出他對航天工作者秉持航天報國理想和追求、努力建設航天強國和世界科技強國的殷切期望。
我國航天事業創建于1956年,老一代航天人以許黨報國的雄心壯志和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價值追求,創造了以“兩彈一星”為代表的非凡成就,孕育了不朽的航天精神。
探索浩瀚太空永無止境,60多年來,航天精神代代相傳。從東方紅一號到東方紅五號,從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中國航天一步一個腳印,一棒接著一棒,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不斷刷新高度。
有高度也“接地氣”。黨的十八大以來,商業航天、“互聯網+衛星應用”等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加速,航天科技成果大力轉化,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與社會生活。抗擊疫情、脫貧攻堅、環境保護、珠峰測高、智慧城市等都可以看到航天身影、航天作為。中國航天正成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引領國家科技進步的新高地,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新標志。
(本期特約專家:董磊 中國航天科工二院二部研究室主任)
9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主持召開教育文化衛生教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斗征程中,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凝聚強大的精神之力。
6月23日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隨著發射指令的發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一飛沖天,直奔蒼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6月23日的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隨著發射指令的發出,山谷中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一飛沖天,直奔蒼穹。由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將第55顆北斗導航衛星成功送入預定軌道。
” 在錢學森帶領孫家棟開始干航天的那個年代,中國航天剛剛在一窮二白中艱難起步。” 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中國航天史上一個又一個第一次,孫家棟都親自參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回信,勉勵新時代航天工作者要以老一代航天人為榜樣,大力弘揚“兩彈一星”精神,敢于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于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飽含著深厚的航天情懷,激勵著新時代航天人接續奮斗,奮力實現中國從航天大國邁向航天強國的夢想。
“偉大事業都始于夢想”“偉大事業都基于創新”“偉大事業都成于實干”,習近平的殷殷囑托,為我國航天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前進方向。2016年4月24日,首個“中國航天日”到來之際,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
今天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備受關注的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名稱、任務標識在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上公布。今年也是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辦“中國航天日”活動,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在國家航天局網站等網絡平臺舉行。
1965年3月,在我國相繼成功發射第一枚彈道式導彈、爆炸第一顆原子彈的背景下,國防科委召集各部門責任人座談中國發射人造衛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969年10月下旬的一個晚上,孫家棟作為“東方紅一號”總體技術總負責人和錢學森的助手,與錢學森一同來到人民大會堂江蘇廳向周恩來總理作匯報。
出品人:趙承策劃:霍小光監制:車玉明 張曉松統籌:鄒偉 何雨欣文字: 王琦 董博婷視頻:董博婷 宋晨 董千齊 唐興攝影:杜瀟逸 柴婷 趙戈 賀敬華徐勁柏 楊東 張海巖 胡國林視覺:苗夏陽 王秋韻新華社國內部出品
12月20日,中國以“一箭九星”的方式成功將9顆衛星送入太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中國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展望未來,中國航天也必將為推動世界航天事業發展、人類和平利用太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更大中國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