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04日10:48 來源:猛犸新聞
大象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米方杰/文圖 趙俊鴿/剪輯
剛剛交房不到半年,信陽一小區多棟樓房前的綠地被鏟掉變成了磚地,在被質疑這些磚地會變成地上停車位后,日前,該小區部分業主聯手把剛鋪的磚都掀掉了。該小區為何交房時是綠油油的草坪,未過倆月便被鏟掉鋪上了磚塊?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
剛交房不到半年草坪變磚地 業主們懷疑是車位聯手掀磚
“我們小區是去年年底剛交的房,小區綠化來說還是不錯的,但交房還不到半年,小區有幾棟樓前的部分草坪就變成了磚地,”6月3日,信陽市民李東(化名)向猛犸新聞·東方今報反映稱,自己今年4月份剛拿到位于信陽信合·湖東春天小區的新房鑰匙,但就在幾天前,他發現小區樓前的一塊綠地竟然變成了磚地,這讓他感到很是不解。
李東表示,他們小區有十多棟樓房,在信陽當地屬于中高檔小區,“本來小區的綠化面積就不大,如果將這些草坪都鏟掉變成磚地,綠化就更少了。我們一開始也沒留意,后來發現鏟掉的這些草坪在鋪上磚之后,變成了地上停車位。”李東稱,這讓不少業主都感到很是氣憤,因為當初小區規劃時是人車分流,車位都在地下,小區地上則都是做的綠化。“我們在發現小區樓前的部分綠地被鏟掉變成車位后,就立即攔住了施工的工人,當時有好幾棟樓前的草坪已經鏟掉鋪上了磚塊,還有的是剛剛鏟掉。”
據李東介紹,在業主們發現樓前部分草坪被鏟掉后,他們聯系物業進行了咨詢,并要求恢復草坪,“物業方面解釋說是鏟掉的草坪鋪設地磚是為了建設消防登高面,我們對此并不認可。”
記者了解到,日前,該小區的不少業主聯合將小區內的多棟樓前剛鋪的地磚全部掀掉了。
物業回應:按照政府部門檢查要求整改 只用于消防登高需求
對于李東所反映的問題,6月3日下午,記者也聯系到了該小區物業,一位工作人員解釋稱,鏟掉小區樓前的部分綠地鋪上磚塊,是按照政府部門檢查要求進行整改,所建的是消防登高面,只用于消防登高需求。
“這主要是消防部門有一個消防驗收要求,鋪磚是一個消防登高平臺,以前(樓棟)門口是一個水泥加柏油小路,應該是3米寬的樣子,”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消防車進來是沒什么問題的,但舉高消防車投入實戰使用時必須將四個水平支腿全部伸足以增大承受面,四個垂直支腿要全部支在堅固的地面上,便需要對現有的草坪進行一定的改造。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同時表示,鏟掉的綠地雖然鋪上了草坪磚,但只只用于消防登高需求,他們也向業主承諾,這些區域絕對不對外出租、售賣,只允許停放救險、救災、消防、警車、救護側等特種車輛。
物業坦言:施工前未能向業主解釋到位 將做好溝通
對于部分小區業主聯合掀掉剛鋪的地磚一事,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坦言,是施工前沒有向業主們通知到位,沒能做好工作解釋,“讓業主們誤以為我們要誤以為是要進行營利或進行其他用途。”
記者了解到,此前,該小區物業方面也專門貼出了一份解釋通知,對園區綠地施工的原因進行了解釋:“因政府部門來檢察園區消防登高面滿足不了消防等高要求,現政府要求整改,園區局部綠地改造為植草磚以供滿足消防登高要求。改造的綠地植草磚區域只用于消防登高需求,該區域只允許停放特種車輛(救險、救災、消防、警車、救護車等),非特種車輛嚴禁停放,此區域不對外出租、售賣。”
小區物業工作人員同時表示,將部分綠地鏟掉改為植草磚也并未改變小區規劃,他們接下來也將繼續同小區業主做好溝通,“這些其實最開始的設計都是有的,原先的設計地面上也是有車位的,在具體施工時,為了實現人車分流,開發商和施工方作出了一些調整,取消了地上車位將其改為了綠地,但在消防驗收的時候消防部門提出了要求,便對樓棟門口的部分草坪進行了改造”。
據該小區工作人員介紹,當天下午,當地政府安全部門的工作人員也來到了小區,就將部分綠地鏟掉變為消防登高面一事和業主代表們進行了座談。
█ 鏈接
消防登高面又叫高層建筑消防登高面、消防平臺,是登高消防車靠近高層主體建筑,開展消防車登高作業、及消防隊員進入高層建筑內部,搶救被困人員、撲救火災的建筑立面。按國家建筑防火設計規范,高層建筑都必須設消防登高面,且不能做其他用途。
山東青島一小區物業張貼禁養寵物的告示,居民對此意見不一,有人拍手稱贊,也有人質疑物業是否有權禁養寵物。日前,一則有關山東青島嶗山區北村新苑小區禁養寵物的視頻引發網友熱議。
報到提到,目前,道路綜合改造二期工程春節前順利完工,三期工程規劃設計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春節后即將開工建設,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務;報告提到,目前,全市1833個老舊小區中,有1634個列入中央補助支持項目并已全部啟動,已完工1090個、正在改造544個,明年6月底前將全部完成。
家住武漢市漢陽區都市蘭亭小區的黃女士反映,大約半個月前,家里自來水突然呈現出乳白色,把水放置一段時間后,白色漸漸消失,水又變清。小區物業工程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供水管網進空氣可能是水泵老化所致,下一步準備更換掉全部排氣閥,清洗水箱,如不奏效,將更換水泵。
最近,家住南寧市澳華花園小區的廖女士被自家的水費賬單嚇了一大跳,抄表數據顯示,她家這兩個月的用水量近4000噸,水費高達16000多元。物業雖然只對小區公共設施有維護管理的義務,但根據簽訂《物業合同》,物業也應當有“巡查中發現問題及時告知”的附屬義務。
“社區門禁采用人臉識別,業主刷臉就能無感暢行;AI攝像頭自動捕捉異常現象,并生成警示信息;獨居老人、殘障五保戶長時間未出家門,將自動報警;手機實時收到異常報告,社區管理人員及時處理。紅谷灘區“智慧小區”建設的成效,在今年春節以來持續的疫情防控工作期間也得到明顯體現。
猛犸新聞 東方今報記者了解到,在事情發生后,張女士一家立即報了警,物業也很快趕到了現場。” 趙經理表示,在加裝朝空攝像頭之前,物業工作人員會加強小區的巡邏頻次等,同時會做好高空拋物危害的宣傳力度。
8月18日上午,鄭州市黃河路經三路附近一處高層小區內,一名女子險些被空中墜落的一只“砂鍋蓋”砸中。她扭頭發現,身邊的一輛轎車后車窗被砸穿,差一點砸中她的頭部,不遠處掉落這一只“砂鍋蓋”碎片形狀的陶瓷片。
7月26日,吳佳拿著320名反對“物業使用公共收益做支出”的業主簽字找到物業公司,被以“補充專項維修經費后沒有結余”為由拒絕了。其實,最開始該小區物業公司曾建議將公共收益轉入物業專項維修資金滾存使用,《沈陽市物業專項維修資金管理辦法》中也有相關規定。
近日,洛陽市軍安小區業主王先生向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爆料稱,自己的愛車在小區內被人惡意損壞,不僅車牌被擰,就連輪胎也被扎了多個大洞。關于此事后續,東方今報·猛犸新聞記者將持續關注。
原標題:《洛陽一小區一車輛深夜遭惡意損壞,車牌被擰輪胎全報廢》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陳思 ■見習記者 張莉 實習記者 雷龍飛/文視頻 見習編輯 趙俊鴿/剪輯 視頻加載中,請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