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4月07日08:06 來源:大河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康翔宇
4月6日,大河報 大河客戶端記者從國家文物局獲悉,自1月3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啟動之日起,歷經3個多月的評選,最終入圍終評的20個考古項目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和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成功入圍終評。
(淮陽平糧臺城址內發現的排水系統)
據了解,自活動啟動,按照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章程的有關規定,評選活動辦公室共發出選票223張,收到有效選票215張,回收率高達96.4%。根據投票結果,得票排名前20的項目入圍終評。
根據國家文物局公布數據顯示,2019年度重要考古發現眾多,競爭激烈,專家們對重要考古發現的學術意義取得比較統一的認識,得票第一的項目獲得200票,位列前10的項目得票數均在135票以上,選票結果非常集中。
從地域分布來看,入圍的20項考古發現來自14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陜西有3項入圍,黑龍江、浙江、山東、河南各有2項入圍終評。從整體看,分布省份較多;地域分布也比較均勻,不論是南北方還是東西部均有項目入圍。考古強省繼續保持良好勢頭,西部省份多點開花。
(安陽辛店遺址出土青銅器)
從年代分布來看,入圍的20個項目中,史前考古有7項,夏商周考古有7項,秦漢魏晉南北朝考古有3項,唐宋考古有3項。史前考古今年成果豐碩,夏商周考古項目更是連續幾年以相當高的比例入圍終評。
從遺址類型來看,除了居址、墓葬和城址居多,類型呈現多樣化的特點。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入圍的項目,主動發掘項目占大多數,這充分反映了中國考古學近年課題性越來越強、多學科合作更加緊密、學術目標愈加明確等主要發展特點,并不斷推動中國考古學走向深入。大遺址考古依然是中國考古的一大特點,同時隨著最近幾年我國基建考古的課題性、學術性的日益增加,重大考古發現頻出,這在此次入圍項目中非常明顯。
據悉,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最終結果將在這20個入圍終評的項目中產生,但因為疫情的原因,最終結果揭曉的相關事項將另行通知。
附: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終評項目名單(按年代早晚排名)
陜西南鄭疥疙洞舊石器時代洞穴遺址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
浙江義烏橋頭遺址
黑龍江齊齊哈爾洪河遺址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
山東滕州西孟莊遺址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
山西絳縣西吳壁遺址
安徽肥西三官廟遺址
河南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
甘肅敦煌旱峽玉礦遺址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
浙江安吉龍山越國貴族墓園
山東滕州大韓東周墓地
陜西西安秦始皇帝陵大型陪葬墓
新疆奇臺石城子遺址
江西贛江新區七星堆六朝墓群
青海烏蘭泉溝吐蕃時期壁畫墓
重慶江津石佛寺遺址
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出土的陶鷹(上圖)和玉鉞(下圖)(拼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出土的龍山時期玉冠飾殘片(資料照片)。
12月6日記者獲悉,近日美國考古學會主辦的《考古Archaeology》雜志評選出了2020年度世界十大考古發現,其中,出土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的微型鳥雕像入選。這是繼2007年、2008年出土8萬至10萬年前的許昌人頭蓋骨化石和大量精美細石器之后,河南靈井“許昌人”遺址又一次重大考古發現。
近日,位于安徽黃山市休寧縣的齊云山腳下發現了一處摩崖石刻群,為國寶齊云山摩崖石刻增添了新亮點。由于本次發現的石刻群位置為橫江邊,這次新發現的石刻群也填補了齊云山景區山下及橫江邊無題刻的空白。
工作人員在廣東陽江海陵島的“南海I號”發掘現場進行清理工作(5月12日攝)。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這是在廣東陽江海陵島拍攝的“南海I號”船體上嵌入的瓷器(5月12日攝)。
5月5日下午,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揭曉,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榜上有名。至此,河南自1990年開始評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以來,河南共有46項入選,位居全國之首。
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出土的早期陶片(上圖)和墓葬出土的玉器(下圖)(拼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湖北隨州棗樹林春秋曾國貴族墓地出土的“曾夫人漁”銅鬲銘文(資料照片)。
這是河南洛陽紗廠西路西漢墓發現的“礬石水”(2018年11月7日攝)。4月25日,“2019年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鄭州揭曉,靈寶城煙遺址、淮陽平糧臺城址、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濟源柴莊遺址、洛陽紗廠西路西漢墓入選。
原標題: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出爐 我省平糧臺城址、辛店遺址入圍終評 4月6日,國家文物局官方微信公眾號公布了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安陽辛店商代晚期鑄銅遺址等20個考古項目進入終評環節。
4月6日,201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結果揭曉,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廣東“南海I號”南宋沉船水下考古發掘項目等20個項目入圍終評。如黑龍江饒河小南山遺址和齊齊哈爾洪河遺址、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等新石器時代的考古發現均為主動發掘。
此后,考古工作者又在鞏義雙槐樹遺址發現了仰韶文化時期的骨雕蠶,值得注意的是,該蠶呈現家蠶造型,并且呈吐絲的蠶形。中國絲綢博物館設立紡織品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重點開展紡織品相關文物分析檢測鑒定、傳統工藝與價值挖掘,紡織品文物保護修復關鍵技術研究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