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9日17:27 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銀川12月8日消息(記者許新霞 通訊員魏蒙)在寧夏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偏遠的東灣護林點,黨員吳敬忠一住就是5年。今年54歲的他是白芨灘的第二代護林員,在他守護的林子里,有他的父親和老一代白芨灘人栽下的老榆樹。如今這些老榆樹已經有60多年的樹齡了,加上其他灌木林,這片林區總面積達到了4萬多畝。吳敬忠說,他就是在這片樹林里長大的,這里就是他的家,有了這片樹林,如今的毛烏素沙漠馴服了許多。
吳敬忠和他的“初心墻”(央廣網發 魏蒙供圖)
1953年,國家為了防止毛烏素沙漠南移西擴,侵害寧夏平原,威脅黃河生態安全,在白芨灘建立了治沙實驗站,從此白芨灘一代又一代治沙人抱著這樣的“初心”在這里扎下根,栽植防風固沙林,在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建起了一道東西長40多公里,南北寬20多公里的綠色屏障,昔日的黃沙變成了綠洲,沙梁變成了青山,毛烏素沙漠被牢牢鎖定在黃河以東。
“初心墻”(央廣網發 魏蒙供圖)
十多年前,白芨灘保護區在東灣林區建起了護林點,吳敬忠和他的同事們輪流駐守在這里。這些年,一些同事退休了,另外一些人也陸續調離了這里,吳敬忠也可以選擇離開,但是他卻留了下來,每天一個人帶上防火工具,騎上摩托車在林區里巡護20多公里,風里來雨里去,從不間斷。他說,自己是在守護白芨灘人的“初心”。
一個人守護4萬多畝林區,白天的日子還好說,林區里到處轉,看見各種小動物來回覓食,有趣得很,有這些小生靈陪伴特別開心。可是一到晚上,走出屋門,四周黑漆漆的,伸手不見五指,吳敬忠心里就有點發慌,不知道干些啥好,總覺得沒著沒落的。
吳敬忠管護的林區(央廣網發 魏蒙供圖)
白芨灘人鐫刻在沙漠里的“初心”(央廣網發 魏蒙供圖)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始后,他一下覺得平凡的日子變得有意思了。白天照常巡護林區,到了夜深人靜,他就一頁一頁仔細閱讀“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相關精神,還把學習心得一篇一篇寫在稿紙上,寫完之后仍然覺得意猶未盡,就請人用彩紙打印出來,和“入黨誓詞”以及以往自己的一些工作、生活照片一起裝裱起來,在值班室里做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初心墻”。每天從林區巡護回來,看看這面“會說話”的“初心墻”都感到特別親切。它覺得這面墻在時時提醒自己不忘老一輩治沙人治理毛烏素沙漠的“初心”,激勵自己守好前輩留下的這片林,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2020年12月3日,黨中央決定,授予周永開、張桂梅同志和追授于海俊、李夏、盧永根、張小娟、加思來提·麻合蘇提同志“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2017年10月18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共產黨人的初心永遠不能改變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奔走在危重病人身邊 疫情期間,張定宇帶領同事 誓死捍衛有疫情“風暴眼”之稱的
革命文化是我們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與改革中創造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小紅船承載千鈞,播下了中國革命的火種,開啟了中國共產黨的跨世紀航程。
習近平: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在今年多場多邊峰會上,習近平主席密集闡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主張,回應時代之問,給出中國方案。“我們都在同一艘船上”,風高浪急之時,人類唯有團結合作、同舟共濟,才能應對全球性風險挑戰,才能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駛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習近平總書記向“共和國勛章”獲得者鐘南山(前排右二),“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張伯禮(前排左二)、張定宇(前排右一)、陳薇(前排左一)頒授勛章獎章。
昔日,這里是長沙最大的城中村,如今,它已蛻變成人才聚集的文創高地。9月17日下午,瀏陽河畔,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V谷”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考察時指出:“文化產業是一個朝陽產業。
我們不懼挑戰 也不畏險阻 “十三五”,發展的腳步 有目共睹 聽我數一數 出門不帶錢包叫作移動支付 北斗衛星讓你不再迷路
2020年11月,記者來到陜西西鄉白龍塘鎮。這親切而熟悉的味道,開啟了我們尋訪甜蜜事業的一天……
2019年8月19日下午,敦煌莫高窟,參觀游覽的群眾激動地歡呼起來,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