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9日10:27 來源:央視網
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
2019年8月19日下午,敦煌莫高窟,參觀游覽的群眾激動地歡呼起來,正在甘肅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這里。人們紛紛向總書記問好,總書記走向他們,同大家熱情握手問候,還叮囑帶孩子的游客“一路上可以多看看,孩子們可以長見識”。
同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在敦煌研究院同有關專家、學者和文化單位代表座談。總書記在座談中指出,敦煌文化展示了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并叮囑大家:“把莫高窟保護好,把敦煌文化傳承好,是中華民族為世界文明進步應負的責任。”
在習近平總書記心中,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于我們,也屬于子孫后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
珍視歷史文化,汲取文明智慧,夯實文化自信,習近平總書記身體力行。從甘肅敦煌莫高窟到嘉峪關,從陜西小雁塔到山西云岡石窟,從云南和順古鎮到廣東潮州古城……處處留下了總書記探察歷史文化遺產的足跡。他還多次就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和利用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努力展示中華文化獨特魅力。”以“一枝一葉總關情”表明群眾利益無小事,以“圣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強調為民之心,以“國雖大,好戰必亡”體現中華民族以和為貴的傳統美德,以“物之不齊,物之情也”強調不同文明的差異和價值……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總書記所言所行,自然而然地展示出中華文化的魅力和風采。
只有充滿自信的文明,才會在保持自己民族特色的同時包容、借鑒、吸收各種不同文明。
在蒙古國國家大呼拉爾演講引用蒙古國諺語“鄰里心靈相通,命運與共”,在埃及《金字塔報》發表署名文章引用阿拉伯諺語“獨行快,眾行遠”,在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歷數《塔木德》《一千零一夜》《梨俱吠陀》《源氏物語》等名篇經典……無論是話友誼,還是談文明、促合作,習近平主席總能巧妙運用相關國家的文明成果,打破文化隔閡,促進交流互鑒,展示自信大國形象和風采。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關系‘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現。”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來抓。
2020年11月12日,在邯鄲市邯山區渚河路小學,學生在練習吹奏葫蘆絲。近年來,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積極開展“傳統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充分利用民間傳統文化資源,開設快板、葫蘆絲等傳統藝術課,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中辦、國辦印發《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提出增強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動力、加強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改革發展任務落實落地。按照中央總體部署,宣傳文化戰線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動文化改革發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極大激發,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十九屆五中全會再繪清晰“路線圖”。按照公報,“十四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達到新高度,國家文化軟實力顯著增強。
一個大國發展興盛,必然要求文化影響力大幅提升,實現軟實力和硬實力相得益彰。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城鄉之間有差別,這不奇怪,但是,差距過分懸殊,特別是基礎設施如果差距過大,那就值得警醒了。
鄉村振興是一篇大文章,工程千頭萬緒,該從哪著手呢?總書記在河南團說的明明白白,夯實鄉村治理這個根基。
鄉村振興戰略,事關千家萬戶,是中國鄉村又一次全新的征程,靠什么不斷激發前進的動力呢?總書記說得好,用好“深化改革”這個法寶。
聯播+12月7日,海關總署公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總值29.04萬億元,進出口已連續6個月實現正增長。從戰“疫”主戰場武漢到三秦大地陜西,從國家糧食主產區之一松遼平原到澎湃著經濟活力的長三角……習近平總書記今年的考察足跡中,留下許多引領中國經濟發展的殷殷囑托。
12月7日,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脫貧攻堅、雙擁工作、知識產權保護等。會議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勞模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
2017年底,一檔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夜之間火了起來。新華社發 “在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形成了偉大民族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長盛不衰的文化基因,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
視頻丨總書記的一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十三五”期間,我國教育各項事業長足發展,在提高質量、促進公平等方面成效顯著,百姓有了更多的獲得感,教育的社會貢獻力不斷提升。今年,涼山州進一步落實教育扶貧“三免一補”政策,貧困戶子女入學在免學雜費的基礎上,每人每天還有3塊錢的午餐補貼。
憲法,國家的根本法,治國安邦的總章程。近年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弘揚憲法精神,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進行深刻論述。(記者羅沙 視覺劉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