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06日10:54 來源:法制日報
● 隨著網絡商品交易日益發達,“薅羊毛”現象越來越常見。類似“雙11”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更是“羊毛黨”的盛宴。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相關案件的犯罪群體低齡化明顯,其中不乏在校學生
● 網上有不少專門“薅羊毛”的博主。這些博主除了發布優惠信息外,還擁有自己組織的社交群,通過多平臺運營,帶領粉絲“薅羊毛”。其獲得商品優惠信息的方式主要有粉絲投稿、商家主動合作、通過軟件發現優惠信息等
● “薅羊毛”不僅對電商平臺經營者的發展不利,也損害了消費者的權益。防治“薅羊毛”,最重要的是平臺和商家要做好相關工作,包括相關規則、制度的制訂。一旦出現問題,或被別人惡意解釋,可以尋求法律幫助,申請撤銷
□ 法制日報全媒體記者 杜曉
□ 實習生 楊美杰
近日,多名在校學生利用“閃電退款”服務規則詐騙網購平臺被起訴,引起社會關注。有網友評論稱,“把自己前途都薅沒了”。
今年以來,辦理該案的上海市長寧區人民檢察院已受理相關案件35件40人,詐騙金額6000余元到24萬余元不等,目前已對其中18人提起公訴。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相關案件的犯罪群體低齡化明顯,其中不乏在校學生。
此前,還有一家水果網店因為操作失誤,將“26元4500克水果”設置成了“26元4500斤”。某up主發現后,帶領粉絲涌入網店瘋狂下單,導致店鋪相關商品產生了高達700萬元的訂單金額。之后,被“薅羊毛”的店鋪發出公告,聲稱因為此次操作失誤,店鋪已無力承擔,即將倒閉。
隨著網絡商品交易日益發達,“薅羊毛”現象越來越常見。近日,《法制日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羊毛黨騙退款牟利 或超低價買入商品
據介紹,根據“閃電退款”服務規則,符合要求的會員申請退貨并寄出商品后,即可收到平臺的退款,無需等待商品抵達平臺倉庫。此次在校學生利用“閃電退款”服務規則詐騙網購平臺一案中,犯罪嫌疑人均是通過申請退貨騙取平臺的退款,但實際上并未將商品退回,而是占為己用或者出售牟利。
《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薅羊毛”現象不只存在于電商平臺,通常情況下,在涉及卡券優惠、優惠碼、現金紅包類等情況時,都可能會產生“薅羊毛”現象。
此前,根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發布的消息,1993年出生的黃小天使用腳本程序,批量虛假注冊了某母嬰App的20萬個賬號,并篩選出兩萬多個可以參加“奶粉買一贈一活動”的賬號出售謀利。通過這個途徑買奶粉的的“羊毛黨”,“薅”走奶粉約兩萬多桶。
今年1月,某社交電商被曝出存在優惠券bug,發出大量可重復領取的100元無門檻通用券。隨后,該社交電商發表聲明稱,1月20日晨,有黑灰產團伙通過一個過期的優惠券漏洞盜取數千萬元平臺優惠券,進行不正當牟利。針對此行為,平臺已在第一時間修復漏洞,并對涉事訂單進行溯源追蹤。同時,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對涉事黑灰產團伙予以打擊。
今年7月,不少“薅羊毛”群瘋傳一條某視頻網站免費贈送一年VIP年卡的鏈接,該鏈接被分享到社交網站后,大量用戶涌入該視頻網站領取會員,導致網站崩潰。隨后,該視頻網站官方表示,這是黑灰產惡意冒領以及轉售該網站VIP會員權益的行為。
類似“雙11”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更是“羊毛黨”的盛宴。“雙11”過后,《法制日報》記者加入到一個“薅羊毛”社交群中,不少成員分享了在同一家女包店鋪的“神價”訂單。
據了解,在“雙11”當天,多名該群成員從某女包網絡旗艦店,僅花費10元左右便購買到了價格200多元的女包。群內首先發現此項優惠漏洞的成員說:“我買了兩個包,除了號召群里的朋友們去買,還告訴兩個親戚朋友去買,就是不知道賣家會不會發貨”。
隨后,《法制日報》記者聯系到該女包旗艦店工作人員。對方稱,已注意到了這些超低價訂單,但并不清楚“羊毛黨”是如何操作的,竟能購買到如此超低價的女包。“好在這些訂單數量不算太多,而且其中有些款式是清倉款,虧損自然有,但還是會正常發貨,以避免被投訴造成的更大損失。”
該社交群內的一名資深“羊毛黨”告訴《法制日報》記者:“我關注了特別多的‘羊毛’博主,都是能人。搞活動的時候就得一直盯著他們的微博,要不然就會錯過優惠。‘雙11’前一天和‘雙11’當天,我足足盯了26個小時,非常不容易,但買到低價商品會很有成就感。”
定時發布優惠信息 粉絲眾多商家追捧
《法制日報》記者發現,網上有不少專門“薅羊毛”的博主。這些博主除了發布優惠信息外,還擁有自己組織的一個或多個社交群,多平臺運營,帶領粉絲“薅羊毛”。
蕭明(化名)是一個擁有70萬粉絲的“薅羊毛”博主,每天會發布15條左右的優惠信息。她告訴《法制日報》記者,自己運營這樣一個賬號純粹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我有自己的工作,‘薅羊毛’這件事完全是我的業余工作。剛開始就是自己喜歡通過一些返利軟件尋找優惠信息,后來看到特別便宜的優惠信息就會分享到微博,賺取一定的返利,然后就逐漸把這個賬號發展到了現在。”蕭明說。
蕭明說,目前她獲得商品優惠信息的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粉絲投稿,二是商家主動合作,三是通過軟件發現優惠信息。
“現在的推廣費往往大于低價商品的成本。就店鋪而言,除了一些網紅開的店,其他店鋪如果要做起來,前期需要投進去的推廣費數額非常大,所以很多商家選擇賠錢賺流量,先把店鋪流量刷上去再說。這樣一來,他們也會找到我們這些擁有一定粉絲數量的博主,將優惠給我們,讓我們號召粉絲去購買這些低價商品,幫助店鋪增加流量。”蕭明說。
《法制日報》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一些超低價“薅羊毛”訂單產生的背后,的確也可能暗藏商家的營銷意圖。
連日來,隨著被“薅羊毛”到閉店的水果網店事件不斷發酵,有網友曝出,該網店系抄襲他人店鋪信息致使錯誤發生,且店鋪負責人稱自己是四川果農的身份也被質疑是偽造。
蕭明認為,針對此次引發大眾關注的“薅羊毛”事件,不論店鋪是否有意借“羊毛黨”惡意炒作,該up主明知賣家設置存在錯誤,還帶領粉絲惡意下單,尋求賠付,對于這樣的行為,她是不贊同的。
“當時我也看到了這條優惠信息,但是沒有發。閉著眼睛想想也知道,26元4500斤橘子肯定不會發貨,這樣還拍下訂單的目的,肯定是為了賠償。我是喜歡‘薅羊毛’,但絕對不會‘殺羊’。我們只是業余‘薅羊毛’占小便宜的人,但一定要對得起良心。”蕭明說。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中國法學會民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孟強認為,“羊毛黨”的行為可能會侵犯其他消費者應有的權益。“有一些優惠是商戶愿意給所有消費者的福利,但是被‘羊毛黨’都拿走之后,就可能導致商戶不敢再提供給消費者正常優惠,損害了其他消費者應該得到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會助長社會上占便宜、不誠信的風氣。”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中心研究員朱巍認為,“薅羊毛”除了對正常消費的用戶利益有所損害之外,對于電商平臺經營者來說,也不利于其長期發展。
“對于一些電子商務經營模式,比如電商平臺、微商、社交電商等,在發展過程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漏洞,這些漏洞可能是技術漏洞,也可能是經營者粗心大意導致的。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沒有給予善意的提醒,而是一擁而上‘薅羊毛’,可能就會把處于發展階段的商家扼殺在搖籃里。”朱巍說。
防治關鍵在經營者 運用法律積極維權
近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在網絡購物典型問題新聞通報會中點名“羊毛黨”。相關負責人直言此類案件的司法困難,“對于消費者的行為是否為惡意‘薅羊毛’行為,商家很難舉證,其調查取證對法院來說也存在很大困難。”
孟強認為,隨著移動終端的普及,我國手機用戶數量飛速增長,再加上電商快速發展,這些都導致信息傳播更加便捷。一旦“薅羊毛”有利可圖的消息廣泛傳播,將形成一種放大效應。“其實這些‘薅羊毛’的案例并不鮮見,發生此類情況可以通過對合同效力的解釋來解決問題。”孟強說,“羊毛黨”違反了民事法律之中的誠實信用原則。
“現在所說的‘薅羊毛’,其實大多數恐怕很難說是違法犯罪,主要還是不符合民法中的誠實信用原則。因為‘薅羊毛’分好幾種情況,有一種就是商家自己定價錯誤或計量單位標記錯誤,比如10000元標成1元,或者100克標成100斤等,這種情況確實是賣家自己的錯誤。如果消費者看到之后正常下單,很難界定這種行為是違法的,但屬于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孟強說。
朱巍則認為,明顯看出是商家標錯價,卻依舊鉆空子,還要其兌現承諾,不僅違反誠實信用原則,如果數額很大,還可能涉及敲詐勒索,情節嚴重的也有可能會觸犯刑法。
“如果賣家是基于重大誤解掛出的商品信息,比如以為自己寫的是4500克,沒想到寫的是4500斤,相當于對自己的行為產生了重大誤解,在訂立合同時就已經對自己顯失公平。對于這種重大誤解,根據合同法,是可以請求法院去變更或者撤銷合同的。或根據民法總則,也可以請求法院撤銷合同,雙方互相返還商品金額和商品即可。”孟強說。
“防治‘薅羊毛’,最重要的還是平臺和平臺內的商家要做好相關工作,包括規則、制度的制訂,不要犯標錯價這種錯誤,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同時,商家也要誠信,不要搞惡意營銷。在互聯網環境下,要求零差錯不太現實,一旦出現問題,或被別人惡意解釋,可以尋求法律幫助,申請撤銷。”朱巍說。
孟強認為,網絡平臺應該積極作為,擔負起責任,不能完全按照平臺流程,任由系統自行處理。“假設商家被投訴了,平臺直接扣保證金,這就太不負責任。人工客服要及時跟進、分清是非,查看雙方提供的證據,判斷哪方更有道理。如果一味指望店主自己起訴到法院,這種方法過于耗費人力物力成本。如果交易平臺能及時介入,會更加便捷、有效率,也節省成本。歸根結底,更多的還是要提高網絡經營者的法律意識和風險意識,搞優惠活動時謹慎一點,一旦出錯,要加強自我保護意識。”
目前,全國整體發放消費券總額超過300億元,搶券、曬券、用券成為潮流。從7月份開始,發放主體也不斷增多,支付寶、微信支付、美團等平臺聯動銀行、企業、商家加大發放力度,共同發放消費券超100億元。借助大數據等技術能夠精準確定需要幫扶的特定對象,可以強化消費券的刺激作用。
為了市場推廣,不少APP利用各類優惠措施和“薅羊毛”規則吸引用戶。但等到消費者掏了錢、辦了會員,則面臨規則說改就改,當初承諾的優惠說沒就沒的情況。
京東方面稱,錯誤發放優惠券的商品后期無法發貨,“建議下單客戶能夠選擇取消訂單,我們愿意提供50元/單的補償。” 此外,針對網傳“小家電優惠券設置錯誤被網友薅羊毛,事業部全體員工被裁”的說法,京東方面表示網傳內容失實。
?距離年關越近,年味也就越濃。伴隨著搶春節回家搶車票的節奏,很多人也開始進入搶年貨的狀態。“過年回家帶點啥”的話題又提上日程。
近日,多名在校學生利用“閃電退款”服務規則詐騙網購平臺被起訴,引起社會關注。有網友評論稱,“把自己前途都薅沒了”。
隨著網絡商品交易日益發達,“薅羊毛”現象越來越常見。類似“雙11”這樣的大型促銷活動,更是“羊毛黨”的盛宴。檢察機關在辦案過程中發現,相關案件的犯罪群體低齡化明顯,其中不乏在校學生。
近期,一條關于理直氣壯薅大學圖書館羊毛的微博引發熱議。
近日,視頻網站B站UP主組織網絡大軍薅羊毛,導致網店關門的事件引爆網絡。北京市朝陽法院民二庭法官趙鑫認為,此案屬于法律規定中的“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店主可以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請求對合同予以撤銷。
” 但是晚上七點開始,大量電話涌進他的手機,對方都在找“果小云旗艦店”,稱是在產品參數中看到的電話。” 前后兩次通話長達17分鐘,果小云方面一直催促劉先生方面給出答案,并稱:“大家可以交個朋友,‘果小云’背后的資源不可想像”。
店主操作失誤被網友“薅羊毛”,淘寶采取措施保護店鋪;律師表示屬重大誤解,店家可維權 涉事商家在店鋪首頁貼出感謝信,稱很多客戶愿意退款。王艷芳認為,從已公示的信息看,顯然是店家對橙子售賣單價有重大誤解,可以按照《合同法》第54條規定的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情形申請撤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