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5日18:15 來源:法制日報
大學生因曠課多被退學引社會熱議
專家分析 高校從嚴抓教學于法有據
● 大學生應該有選課的權利,有些學校安排的必修課學生卻不愿意上,那么學校應該合理安排教學計劃,教師也應該提高教學質量;如果學生在可選課的情況下依然曠課較多,那么學校就有權處罰違反校規的學生
● 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學校的學業評價權,學生的成績、學業標準、學分要求如何判斷都屬于學業評價權,學校享有充分的自主權
● 堅守學業評價標準是學校的本職所在,也是對人才培養切實負責的表現,學校有責任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但對于一些學校出于非正當目的降低學業評價標準的現象,教育部門應該加強管理
近日,在教育部舉辦的新聞通氣會上,針對“河北體育學院40名大學生曠課多被直接退學”等事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認為,如果學校是依據相關規定作出的處理,這是一個好信號。
據悉,6月18日,河北體育學院教務處曾發布《關于對杜某等40名學生做退學處理的公告》。通告顯示,因18名學生長時間未參加學校規定的教學活動,也未辦理相關手續,22名學生休學期滿未返校辦理復學或退學申請,經40名學生所屬的社會體育系、運動訓練系和武術系黨政聯系會議研究和院長辦公會研究批準,學校決定對40名學生做出退學處理,并通過河北體育學院教務處網站予以公告。40名被退學學生須在2019年7月3日前到學校辦理退學手續或提出異議。
10月25日,河北省體育學院官方微信公眾號轉載了一篇名為《40名學生曠課被退學,事后不服氣上訴學校,曠課還曠出道理了》的文章。文章稱,學生曠課不尊重學校,“現在去上訴學校,并沒有任何作用,只會浪費自己的時間、金錢和精力”。
此事持續發酵,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值得注意的是,連日來,部分高校對于少數違反學校規定的學生均采取了類似措施。
曠課現象并不常見
偶爾逃課未見處罰
為了進一步了解曠課情況,《法制日報》記者隨機采訪了不同高校的數十名大學生。有10多人稱從未逃過課,多數人稱只是偶爾逃課,剩下個別人稱曠課次數較多。
受訪學生中大多數人稱,自己曠課是因為和課外實踐發生了沖突。少數人承認因自身懶散導致曠課,認為游戲和睡懶覺比較有吸引力。還有少數人稱,老師不點名就可以逃課。
陳捷(化名)目前在北京一所高校就讀。他曠課次數較多,“有時候因課外實踐沒有完成,想在寢室做完,早上翹課多半是因為起不來床。同時抱有僥幸心理,畢竟老師不是每節課都點到”。
陳捷為自己的逃課行為付出了代價——由于逃課較多,多門課程平時分低,進而影響班級綜測排名。
“今年大三開學我想爭取推優名額,但是學校規定只有班級排名前50%的人才有資格,以前覺得一次兩次課不去沒什么,但沒想到會影響到我后來的一些選擇,悔不當初。”陳捷說。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任課老師將考勤反映在平時分上是大學里較為常見的模式。
中國傳媒大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生導師說:“大學是一個相對自由的地方,我不反對學生用自己的上課時間去做自己覺得更有價值的事,但同時也要允許我在平時分上體現出差異,有得必有失。如果所有人給分都一樣,那么對那些到教室認真上課的學生不公平。”
不過,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的大學生中,有超過半數的人稱,自己雖然曠過課,但并未受過處罰。
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有效遏制曠課現象
采訪中,有同學對河北體育學院的做法予以支持:“如果長期曠課的人依然能夠順利畢業,這無疑降低了學歷的含金量,對其他刻苦學習的同學是不公平的。無論出于什么原因,即使是因為與課外實踐時間沖突,或是偶爾的精神懈怠,都應以完成基本的學習任務為基礎和前提。如果違反了學校規定,就必須按相關規章制度處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認為,大學生曠課,首先要看曠的是什么課。大學生應該有選課的權利,有些學校安排的必修課學生卻不愿意上。如果是這樣的原因,那么學校方面也應該反思,更加合理地安排教學計劃,教師在教學上可以有所改進。如果學生在有選擇的情況下依然曠課較多,那么學校就有權處罰違反學校規定的學生。
“值得人們思考的是,即使有了學生因為曠課被勸退的先例,能不能真正起到鞭策或者警示作用,依然是不確定的。某些博士生、碩士生認為有的課沒有價值,就不去上了。總體來看,現在大學里還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必修課的分量相對重了一點,質量也未必有保障。學生如果因為曠課被處罰包括被勸退,無疑是和校規相符合的,但是和提高教學質量的目標未必保持一致。最后可能出現這樣一種局面,學校處罰歸處罰,但不去上課的學生依然不去上課,對一部分學生沒有起作用。”儲朝暉說。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認為,遏制曠課現象,要從提高教學質量入手。早在20年前,我國教育部門就要求大學建立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制度,但迄今為止,這一制度在不少高校并沒有建立。根據教育部最近發布的數據,給本科生上課的教授、副教授已達80%。相比之前,已有很大進步,但這也說明,落實教授給本科生上課的制度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大學要從嚴要求學生,就必須加強過程管理,為此必須改革教師評價體系,要求教師花精力投入教學。
“被退學的學生怎么辦?是另一個針對大學退學學生的爭議點。在現行制度中,一名學生如果被退學,將很難轉到其他大學求學,只能回到高考體系中,重新報名參加高考、填報志愿,才能被全日制高校錄取。不然就只有選擇成人教育,或者出國留學。這無疑是淘汰不合格學生的障礙。”熊丙奇說。
違反校規堅決清退
淘汰機制必不可少
除了曠課之外,部分高校對于少數違反學校其他規定的學生也采取了處罰措施。
近日,復旦大學發布一則公告稱,根據《復旦大學學籍管理規定》,經學校校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對最近發現存在學習年限屆滿未畢業或結業的12名研究生,作出予以退學處理的決定。復旦大學對予以退學的12名研究生名單進行了公示,同時聲明了學生的申訴權。
此外,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一次性清退了52名研究生,其中包括42名博士生、10名碩士生。學校稱清退原因是“未在學校規定的最長學習年限內完成學業”,違反了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定》第三十條第一款和《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研究生學籍管理實施細則》第三十七條第五款等有關規定。
中國人民大學也一次性清退了16名本科生,其中還包含留學生。
吳巖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在全世界來看,高等學校的畢業率實際很低,中國相對來說很高,但我們有自己的國情,不能簡單對比。即便如此,讓所有學生進了學校就進了安全區就必須畢業,這種情況一定要改。”
“天天打游戲、談戀愛,渾渾噩噩的好日子將一去不復返了,不能搞‘玩命’的中學,也不能搞‘快樂’的大學。每所大學抓本科教育質量的方式可以有所不同,但目標是一致的。”吳巖說。
中國政法大學法治政府研究院院長王敬波認為,高等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學校的學業評價權,這是學術權力的核心。學校是教育機構,對學生的學習學業能力、學習成績都享有完整的學術評價權力,學術評價權是學術性的。學生的成績、學業標準、學分要求如何來判斷,這些都屬于學校核心的學業評價權。對于這個權力,學校享有高度充分的自主權。對于在學業問題上不符合學校規定的學業評價標準的學生,學校可以采取一些處理措施,比如降級、退學等。值得注意的是,退學和開除學籍有本質不同,如果是學生學業成績不合格,那么學校的措施可能是退學,而不會是開除學籍。
儲朝暉認為,學生學習成績不合格就不能畢業或者需要被降低學位,這是有必要的。大學必須要有淘汰機制,沒有淘汰機制的大學,教學質量就無法提高,對學生的學業也將產生負面影響。
在王敬波看來,堅守學業評價標準是學校的本職所在,也是對人才培養切實負責的表現。學校有責任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但在實踐過程中,現在高等學校比較多,層次也比較多,學校之間出現了差異性。一些學校出于非正當目的降低學業評價標準。教育部門應該對這一問題加強管理,通過評價、評估的方式對學校進行督導,引導學校加強教學質量。對于明顯違背教育規律的行為,教育部門應當有所處理。同時,學校也應該有自己的品牌意識,一旦學校的名聲壞了,那么就會失去發展的可持續性。(記者 杜曉 實習生 郭會)
記者柳潔報道:近日,2021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湖北·武漢)對接大會在武漢洪山體育館舉辦。230多家武漢企業提供超1.2萬個崗位,來自湖北各大高校4000余名應屆畢業生與企業面對面交流,現場接收簡歷近9000份,達成意向人數近1600人。
11月29日下午,“攜手防疫抗艾 共擔健康責任” 2020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題宣傳活動在廣東藥科大學大學城校區舉行。活動當天,周端華、廣州市計生協秘書長李益平為 10名指導老師頒發了 “優秀指導老師”榮譽證書,廣東藥科大學工會主席丁昆、廣東藥科大學團委書記郭超龍為 10名在本次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大學生頒發“廣州市青春健康愛心使者”榮譽證書。
今年35歲的張聚飛是河北省邢臺市南和區東三召鄉侯一村人,大學畢業后一直在北京打工。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1月22日,張聚飛(左)在溫室大棚內向合作社社員講解香菇管理技術。新華社記者 朱旭東 攝 11月22日,張聚飛(右)和合作社社員在溫室大棚內采收香菇。
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脫貧攻堅,是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要求。在20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4位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企業代表講述了他們的扶貧故事。
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深刻闡述了“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這一使命任務。放眼未來,精神文明建設必將結出累累碩果,凝聚中華兒女萬眾一心的磅礴動力,向著“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奮力前進。
11月10日,西南交通大學力學與工程學院網站發布了一則通報。值得注意的是,本次西南交大清退的6名同學中,有4人皆因“沉迷游戲”。各地高校都有相繼曝出清退在最長修業年限內未能畢業的學生或是諸如此類存在學業荒廢的“問題”學生。
從成交額來看,鄭州作為省會城市,其消費力的增長首屈一指,此外,南陽、洛陽、商丘、周口消費能力緊隨其后。下沉市場消費情況來看,河南低線級城市成交額同比增長41.66%,新鄭市、中牟縣、唐河縣、鞏義市、虞城縣在河南縣級市中銷量排名靠前。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打著“注銷校園貸”名義的新騙局,不少在校以及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紛紛“中招”,被騙金額少則幾千元,多則幾十萬元,影響非常惡劣。10月26日,中消協發布消費警示,提示廣大青年學生“擦亮”雙眼,警惕各類不良“校園貸”陷阱。
近期,全國多地出現了一種專門針對大學生的“注銷校園貸款賬戶”新型詐騙手法。中國消費者協會近期發布警示,要警惕“注銷校園貸”騙局,不向陌生賬戶轉賬,并提醒大學生,沒有“注銷校園貸”這種說法,如果大學生對自己的個人征信有疑問,可以去當地人民銀行征信部門了解具體情況。
11月3日,陜西省富平縣流曲鎮雙楊村村民向斌在檢查奶山羊的健康情況。11月3日,陜西省富平縣流曲鎮雙楊村村民向斌在聆聽一個甘肅客戶的電話咨詢。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在向斌開設的個人短視頻平臺賬號上,除了家人日常生活的視頻,主要是他喂養、銷售奶山羊的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