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2日12:17 來源:人民日報
本報北京11月21日電 (記者王浩)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脫貧攻堅,是中央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工作要求。“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實施以來,廣大民營企業傾情投入。5年來,全國已有近11萬家民營企業精準幫扶12.71萬個村,帶動和惠及1500余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20日國新辦舉行的中外記者見面會上,4位參與“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的企業代表講述了他們的扶貧故事。
談及參與脫貧攻堅的初衷,民營企業家們感慨頗深。正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總裁林印孫介紹,作為農業企業,集團初步完成了農業全產業鏈布局。集團各分子公司與周邊貧困村對接,尋找與產業扶貧的結合點。10多年來,集團投資280多億元,推進扶貧項目90多個。
“民營企業參與精準扶貧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榮民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史貴祿說,民營企業能夠得到發展,離不開黨和國家的好政策。民營企業家是改革開放的受益者,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民營企業的今天。來自農村的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讓農民富裕。
打贏脫貧攻堅戰要精準發力。民營企業結合自身優勢,因地制宜提供幫扶舉措。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介紹,企業和政府合作,充分挖掘農村特色資源,調動農民積極性,發展扶貧產業。
“改變一個孩子就是改變一個家庭。”寧夏寶豐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彥寶說。公司致力于教育扶貧,10年間共資助大學生22.29萬人,共捐助22.83億元,通過教育扶貧,讓更多孩子從大山里走出來。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2日 03 版)
(作者: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課題組 課題組成員:付偉、呂鵬、劉學、傅凡) 四川眉山市仁壽縣通過“企業+車間+貧困戶”模式,帶動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3600多人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
多年來,民營企業在精準脫貧攻堅戰中主動擔當作為,傾情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智力,以其特有的優勢,成為大扶貧格局中的重要一環,成為我國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參與者。” 截至2019年12月底,進入“萬企幫萬村”行動臺賬管理的民營企業有9.99萬家,精準幫扶11.66萬個村(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村6.56萬個)的1434.4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產業扶貧項目投入819.57億元,公益投入149.22億元,安置就業73.66萬人,技能培訓111.33萬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扶貧開發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動員和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就業扶貧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脫貧方式,通過設立扶貧車間等方式讓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是民營企業參與扶貧開發事業的重要方式。
改革開放40年來,民營企業蓬勃發展,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