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9月20日11:16 來源:健康中國
縱觀歷史,傳染病伴隨著人類文明進程而來,并對人類文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與傳染病斗爭的歷史。正如威廉·麥克尼爾(William McNeill)在《瘟疫與人》一書中提到的:“才智、知識與組織都無法改變人們在面對寄生性生物入侵時的脆弱無助,自從人類出現,傳染性疾病便隨之出現,什么時候人類還存在,傳染病就存在。傳染病過去是,而且以后也一定會是影響人類歷史的一個最基礎的決定因素。”
新中國成立70載,我國在經濟、社會、科技等多個領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其中,在傳染病防控、改善人民群眾健康狀況方面,我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領域的專家學者,作出了卓越貢獻。2018年,中央電視臺《走遍中國》欄目制作了紀錄片《永不停歇的疫戰》,記錄了我國醫療衛生人員和傳染病之間那一場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在此,我們邀請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現任主任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王貴強教授,梳理70年來我國感染病學領域的那些事,那些人……
新中國成立之初,天花、鼠疫、霍亂、血吸蟲、黑熱病等傳染病在我國肆虐流行,嚴重危害人民群眾的健康。中國政府高度重視傳染病防治,陸續出臺一系列方針政策,組織全國力量進行傳染病防治。20世紀80年代,隨著經典傳染病逐步得到控制,病毒性肝炎、肝病的診治成為感染科醫生主要的工作內容。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隨著乙肝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以及各種抗病毒治療的普及,感染科開始回歸大感染本質,工作重點逐漸由病毒性肝炎、肝病診治轉向以細菌、真菌診療能力提升為重點的大感染學科建設。
一、成就經典:
這些成就值得銘記
(一)消滅天花
天花是一種由天花病毒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死亡率高達25%。早在公元10世紀,中國即發明了人痘接種術。1688年,俄國派醫生到北京學習人痘接種,人痘接種術開始傳向全世界。人痘接種保護了許多人的生命,但被接種者仍有2%死亡率。1796年,英國醫生愛德華·琴納為1名8歲男孩接種牛痘成功,開創了牛痘接種預防天花的新時代。
1950年1月至8月,中國境內天花患者有44211例,分布在全國廣泛的地域,這一年,因天花而死亡者有7765人。為消滅天花,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發布周恩來總理簽發的《關于發動秋季種痘運動的指示》,作出在全國推行普遍種痘的決定。隨后,衛生部頒布《種痘暫行辦法》,在全國推行免費普種牛痘。
1950年,北京天花疫苗接種率達到80%,成為中國首先消滅天花的城市。到1952年,全國各地接種牛痘達5億多人次。到1958年,全國天花病例數銳減為300多例。
1959年春天,有6個人從緬甸把天花帶到云南省滄源縣擔甲區單甲大寨。隨后,又有2個人從境外把天花帶到了云南省滄源縣,這一次天花流行共造成672人發病,96人死亡。這是中國最后一次天花暴發流行。隨著1961年我國最后一例天花病人的痊愈,中國境內再未見到天花病例。
1966年,WHO在第19次世界衛生大會上決定開展全球性撲滅天花運動,并通過了消滅天花的決議。1977年10月26日,全球最后一例天花患者,索馬里炊事員阿里·馬奧·馬丁被治愈。1980年5月8日,WHO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召開的第33次世界衛生大會上宣布,危害人類數千年的天花已被根除。此后,全球停止了牛痘接種。我國消滅天花比全世界消滅天花早了十幾年。
(二)防治血吸蟲
日本血吸蟲病在我國有2100多年的歷史,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社會經濟發展的人畜共患寄生蟲病。新中國成立初期,血吸蟲病在我國南方12省、市、自治區的370個縣(市)流行,累計感染者達1160萬,有釘螺面積為148億平方米,受威脅人口1億以上。
從新中國成立初至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主要采取了以滅螺為主、輔以酒石酸銻鉀治療的綜合措施,雖然釘螺孳生地顯著減少,感染人群數大幅下降,但并未消滅血吸蟲病,且酒石酸銻鉀療程長,對心臟和肝臟毒性大。20世紀70年代中期,高效低毒的治療藥物吡喹酮問世,血吸蟲病防控得到極大改善,流行率和患病率大幅下降。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血吸蟲病防治策略調整為大規模人群服用吡喹酮以及健康教育等措施。
防治血吸蟲病是一項長期工程。2001年WHO認為全球控制血吸蟲病的總策略是減少疾病危害而非消滅,但將血吸蟲病作為可局部消滅的一種疾病。通過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控措施,以及《全國預防控制血吸蟲病中長期規劃綱要(2004—2015年)》的有效實施,有力推動了我國血吸蟲病消除工作進程。2008年,全國達到血吸蟲病疫情控制標準,2015年達到血吸蟲病傳播控制標準。此后我國血吸蟲病防治工作已全面向傳播阻斷乃至消除邁進。
2016年以后,我國血吸蟲病流行區繼續堅持“預防為主、標本兼治、分類指導、綜合治理、聯防聯控”的工作方針,因地制宜實施以傳染源控制為主的綜合防治策略,力爭實現《“十三五”全國血吸蟲病防治規劃》確定的2020年目標——截至2020年底,全國96.5%的血吸蟲病流行縣(市、區)達到傳播阻斷或消除標準,其中達到消除標準的縣(市、區)占流行縣(市、區)75%以上,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到2030年全國所有流行縣(市、區)達到血吸蟲病消除標準的目標。
(三)防治結核病
結核病是伴隨人類歷史最長,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慢性傳染病。在20世紀40年代鏈霉素等抗結核藥物發明之前,結核病幾乎是不治之癥。
早在1933年,中國就成立了中國防癆協會,在一些城市開設防癆診所。1937年,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成立。1949年,全國有防治機構12個,床位600余張,X線機29臺,專業從事防癆工作的醫護人員120名。當時,我國結核病患病率高達1750/10萬,死亡率200/10萬。
新中國成立后,在北京先后成立了中央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和卡介苗推廣委員會。各級防癆機構逐步充實與發展。到20世紀60年代中期,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結核病患病率、死亡率已降至與日本同期相當。1979年第一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為717/10萬,涂陽肺結核患病率187/10萬,較1949年大幅下降。
自1981年開始,國家制定并實施了3個全國結核病防治10年規劃。2005年1月,啟動了結核病管理信息系統。2011年國務院辦公廳又下發了《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2011—2015年)》。2013年,原衛生部發布《結核病防治管理辦法》。
近年來,我國結核病疫情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制,結核病防治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10年第五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顯示,我國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為459/10萬,其中傳染性肺結核患病率為66/10萬,較1979年下降了64%。
(四)乙肝疫苗接種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中國是乙型肝炎高流行區,1992年第二次全國乙肝血清學調查顯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陽性率為9.75%。
20世紀90年代初,田庚善教授、莊輝院士等向國家建言,強調乙肝疫苗接種的重要性。1992年,原衛生部正式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管理,同時頒布了《全國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實施方案》。2002年,又將乙肝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免費為新生兒提供乙肝疫苗接種,并要求新生兒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乙肝疫苗。
2006年,為評價國家將乙肝疫苗納入免疫規劃的效果,原衛生部組織開展了全國乙肝血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出生兒童HBsAg陽性率從1992年的9.67%降至2005年的0.96%,降幅達90%。2012年5月,我國通過WHO西太區驗證,實現了將5歲以下兒童HBsAg攜帶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標,并提前實現了到2017年將5歲以下兒童HBsAg攜帶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標。
近年來,我國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率持續保持在95%以上,兒童感染率逐年顯著下降,2014年第四次全國乙肝血清學調查顯示,全國1~4歲兒童HBsAg陽性率為0.3%,較2006年下降超6成。
(五)病毒性肝炎、肝病防治
病毒性肝炎、肝病領域近年來的發展與國內感染病學界一大批專家的奉獻是分不開的。
2000年,在西安召開的全國病毒性肝炎大會上,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六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斯崇文教授主導對《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進行了更新。2005年,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七屆委員會主任委員翁心華教授與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主任委員莊輝院士共同牽頭編寫并發布了《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這兩部指南的發布為推動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作出了積極貢獻,指導了全國的臨床實踐。此后,該指南于2010年、2015年相繼進行更新,目前正在更新第四版《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1.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所致的世界性公共衛生問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其流行與社會經濟發展、生活習慣、衛生條件和疫苗接種等密切相關。1988年,上海發生全球最大規模甲肝暴發流行,超過30萬人感染。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條件改善,2007年甲型肝炎疫苗納入國家計劃免疫,我國多數地區已從甲肝高流行區轉為中或低流行區。
2.乙型肝炎
隨著1992年開始將乙肝疫苗納入計劃免疫,我國乙肝發病率大幅下降,1992—2014年三次國家級調查期間,我國1~29歲人群的HBsAg陽性率從10.1%降至2.6%。
全球肝癌患者一半在中國,其中80%以上由乙肝所致。有效預防控制乙肝能夠有效減少肝癌發生,也是通過疫苗預防腫瘤的成功案例。
雖然乙肝尚未被完全治愈,但其是可控的。隨著各種新藥不斷被研發出來,慢性乙肝患者通過抗病毒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疾病進展,阻斷進展至肝硬化和肝癌,甚至使一些失代償性肝硬化逆轉為代償性肝硬化并且保持穩定。
2014年,第四次全國乙肝血清學調查顯示,1~4歲、5~14歲和15~29歲人群中HBsAg陽性率分別0.3%、0.9%和4.4%。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低年齡組通過乙肝疫苗接種,有效地控制了乙肝病毒感染的發生。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終將消滅乙肝病毒感染的發生。
3.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導致的慢性疾病,病情持續進展,可發展為肝硬化、肝癌。近年來,直接抗病毒藥物(DAA)大量上市,丙型肝炎已成為可以治愈的慢性病毒性疾病,開創了通過藥物治療干預治愈慢性病毒性疾病的先例。當然,目前其治療還存在藥物可及性、藥物相互作用等問題。
我國HCV感染就全球而言屬于低流行區。2006年全國血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59歲人群HCV抗體陽性流行率為0.43%。HCV主要經血液和破損的皮膚和黏膜傳播。我國自1993年開始對獻血員篩查HCV抗體,2015年開始對HCV抗體陰性獻血員篩查HCV RNA以來,經輸血和血制品傳播已很少發生。
丙型肝炎進展緩慢、隱匿,常被稱為“沉默的殺手”,患者常常一發現即是肝硬化或肝癌,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有HCV感染高風險人群應主動到醫院進行篩查。
4.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是由丁型肝炎病毒(HDV)引起的急性和慢性肝炎癥病變,具有傳染性。HDV是有基因缺陷的小RNA病毒,其復制和傳播必須依賴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存在。與單純HBV感染相比,HDV合并HBV感染者病情更重,可快速進展為肝硬化甚至肝癌。由于其感染依賴于HBV,因此提高HBV疫苗接種率是預防HDV感染的有效措施。
5.戊型肝炎
屬于“病從口入”的疾病,在老年人群中發病率相對較高。2000年以前我國常發生暴發或大流行,2000年以后,隨著我國經濟水平提高和衛生設施改善,其流行得到控制,但需要注意防止局部的暴發流行。
(六)防控流行性出血熱
流行性出血熱又被稱為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歸屬于漢坦病毒的一組病毒引起,以鼠類為主要傳染源,經多種方式傳播,以發熱、低血壓休克、充血出血和腎損害為主要表現。20世紀80年代在我國暴發流行,年發病人數達10萬例以上,病死率超過10%。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流行性出血熱防治工作,在原衛生部組織領導下,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成立了流行性出血熱學組,由于丹萍教授擔任組長,組織國內臨床專家開展出血熱臨床診斷和治療研究。制訂了我國《流行性出血熱防治方案》,提出預防性治療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診療方案,大大降低了出血熱的發病率和病死率。
二、致敬前輩:
為了中國感染病學科發展他們作出了卓越貢獻
新中國成立以后,諸多前輩為中國傳染病和寄生蟲病防治作出了巨大貢獻。
(一)鐘惠瀾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一屆名譽主任委員。內科學家、熱帶病學家和醫學寄生蟲學家,畢生致力于內科疾病特別是熱帶病研究,對回歸熱、斑疹傷寒、黑熱病、肺吸蟲病、鉤端螺旋體病等的病原學、流行病學、臨床診治及預防進行了開拓性研究。創立北京友誼醫院熱帶病研究所。分離出流行性斑疹傷寒和地方性斑疹傷寒病原體,證實陰虱也可傳播斑疹傷寒;提出應用骨髓穿刺代替脾穿刺,以及補體結合試驗進行黑熱病早期診斷。與馮蘭洲合作研究黑熱病傳播媒介,證實中華白蛉是北京附近傳播黑熱病的主要媒介。證實犬作為貯存宿主在傳播中的作用。在研究中自己不慎感染而發病,結合自己患病時的體會及對其他病例的觀察,提出黑熱病早期表現的臨床類型。制定了一系列診療規范,指導臨床診斷和治療。
(二)吳朝仁
曾任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原北京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內科主任,在細菌學研究方面有較高造詣,1955年創建了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傳染科并成立病毒研究室、寄生蟲病研究室和抗生素研究室(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前身),1963年后主要進行臨床抗生素研究,為開創我國抗生素臨床研究作出了貢獻。參與主編《傳染病學》等著作。與鐘惠瀾教授、曹鐘梁教授等共同組建中華內科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組(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前身),積極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分別于1962年在長春召開第一次全國病毒性肝炎學術會議,1963年在黃山召開第一次全國傳染病學術會議等,為傳染病學科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三)王季午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一屆主任委員,著名的內科學、傳染病學專家和醫學教育家,浙江大學傳染病與寄生蟲科創始人,1979年主編了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傳染病學巨著——《傳染病學》,在傳染病學領域人才培養、師資培養方面,以及血吸蟲病、病毒性肝炎、鉤體病等的診斷和治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曹鐘梁
我國著名的醫學教育家和傳染病學家,從新中國成立前控制霍亂流行,到新中國成立后消滅血吸蟲病,作為西南地區領軍人物,親臨現場組織診治工作。1958年四川發生鉤端螺旋體病大流行時,親臨現場搶救危重患者,此后堅持現場研究長達30年。在鉤端螺旋體病肺大出血領域確立了華西醫學院在國內及國際上的領先地位。對病毒性肝炎,特別是重癥黃疸腹水型肝炎也進行了較深入研究。
(五)毛守白
醫學寄生蟲專家,我國血吸蟲病研究開拓者之一。在血吸蟲的流行病學、免疫診斷、實驗治療、滅螺方法以及血吸蟲生物學等領域取得國內外同行公認的具有實際意義的科研成果。1984年獲第37屆世界衛生大會“里昂·伯爾納”獎,這是我國學者首次獲此殊榮。
(六)戴自英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一屆副主任委員。首先提出以小劑量氯霉素治療傷寒、副傷寒方案;引領病毒性肝炎、出血熱的診治和研究,敗血癥和感染性休克發病的機制和治療研究。將臨床醫學、臨床微生物學和臨床藥理學融為一體,是中國臨床抗生素學的奠基人。主編《臨床抗菌素學》等著作。1971—1972年間主導了全國磺胺藥、青霉素、鏈霉素的臨床應用調查。1978—1981年間對四環素類抗生素進行再評價,提出限制使用該類藥物的建議并被衛生行政部門采納。在倡導我國抗生素合理應用中成績卓著。
(七)田庚善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二、三屆委員會主任委員。擔任原衛生部病毒性肝炎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期間,組織國內專家向國家建言,進行新生兒乙肝疫苗接種,并得到衛生部采納正式將乙肝疫苗接種納入計劃免疫管理,為降低乙肝發病率發揮了重要作用。多次組織多中心臨床試驗,開創國內感染病學界多中心臨床研究之先河。兩次主持制定我國《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八)汪俊韜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四屆主任委員。曾任北京第二傳染病醫院(北京佑安醫院)副院長。以病毒性肝炎為研究重點,曾擔任“六五”國家攻關課題《慢性乙型活動性肝炎發病機理及治療藥物評價》的負責人。
(九)王愛霞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五屆主任委員。在國內發現并報告首例艾滋病(AIDS)患者和首例國人經性傳播的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在國內最早開始用抗HIV藥物進行HIV感染的治療。1995年制定了艾滋病診治的國家標準。在國內最早從事院內感染細菌變遷的動向研究,牽頭完成輸血后丙型病毒性肝炎的前瞻性流行病學調查,率先提出要警惕輸血引起的丙型肝炎交叉感染。首先倡導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應回歸到感染病學本質,應將傳染科改名為感染科。
(十)斯崇文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第六屆主任委員,在其任內正式申請將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更名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任期內在2000年組織專家修訂了《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有效指導臨床實踐。創建了中青年委員會并召開了全國第一次感染病中青年會議,創建了艾滋病學組、人工肝學組等。主編首部《感染病學》專著。
(十一)翁心華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七屆主任委員,在其任內,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正式更名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對長期不明原因發熱的病因診斷、細菌感染性疾病以及病毒性肝炎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臨床實踐與研究,積極推動我國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的提升。在主任委員任內,主持編寫了中國《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
(十二)李蘭娟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八屆、第九屆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主編出版了我國首部《人工肝臟》、《感染微生態學》和教育部規劃教材《傳染病學》等專著35部。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杰出專業技術人才”稱號,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光華工程科技獎和談家楨科學獎臨床醫學獎等。
(十三)侯金林
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十屆主任委員。在任期內積極推進病毒性肝炎防治工作,促進國際交流合作。作為亞太肝病研究會主席主辦了規模最大的亞太肝病年會,提高了我國病毒性肝炎和肝病研究在國際上的學術話語權。主持“小貝殼”項目,強化乙型肝炎母嬰阻斷規范管理。
三、走向未來:
感染病學科的“大感染”之路
(一)學會更名,
“傳染科”正式走入歷史
2002年,為了順應學科發展趨勢,在多位感染病學界前輩的倡議下,中華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正式更名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并成立了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網站,這是中華醫學會各分會中成立最早的網站。
當時,感染病學界前輩們已經認識到,中國的感染病學科應該由經典傳染病防控到病毒性肝炎肝病診治,回歸到大感染學科。前輩們及時看到了中國感染病學科的發展方向,提出應該強化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建設。學會的更名為感染病學科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可以說,當前我國感染病學科發展已進入第三階段,回歸感染性疾病本質,即以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提升為主的“大感染”學科建設。
(二)“大感染”學科建設,
提升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是“王道”
其實,早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上海華山醫院的戴自英教授和徐肇玥教授就意識到提升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的重要性。他們陸續發表了很多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相關著作,進行了大量前瞻性工作,為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的成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迄今,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抗生素研究所和北京大學臨床藥理研究所在我國抗菌藥物研發、臨床試驗和相關人才培養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當前,全球細菌耐藥形勢嚴峻,世界各國都非常重視細菌耐藥問題,英國有專家小組進行預測,如果不解決當前細菌耐藥的形勢,到2050年,由于耐藥菌感染導致的患者死亡將重新回到世界死因首位。
中國非常重視細菌真菌耐藥防控,2012年,原衛生部出臺第一部《抗菌藥物臨床使用管理辦法》,其中明確規定感染疾病科要參與抗菌藥物合理應用管理。然而,不容忽視的現狀是,當前我國大多數感染科醫生仍然主要從事病毒性肝炎肝病診療,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亟待提升。
2016年,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關于二級以上綜合醫院細菌真菌診療能力提升的通知》,強調二級以上綜合醫院成立感染科,建立以感染病學科為主體的細菌真菌感染診療體系,這為感染病學科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定位。
在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第十一屆委員會成立之初,王貴強主任委員就明確提出了感染病學科建設規劃,強化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的提升。這一方面與國家政策導向息息相關,另一方面,說明中國感染病學界已經意識到,感染病學科應該積極參與到抗菌藥物應用管理中,尤其要強化自身在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方面的提升,以應對當前日益嚴峻的細菌真菌耐藥形勢。
(三)做好“大感染”學科建設,
感染科、臨床微生物和院感控制缺一不可
細菌真菌感染分布于臨床各個科室,除了感染性疾病臨床診療之外,感染科還為整個醫院的感染病防控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感染科醫生能力弱,則全院細菌真菌感染診療能力就弱。當前,國家強調抗菌藥物合理使用和醫療費用控制,在發生合并感染尤其是耐藥菌感染后,將大大增加醫療費用,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病死率。而有效控制感染,有效診療感染性疾病,能夠顯著提高醫院的經營效益。因此,從醫院管理層面來講,做好感染病學科建設至關重要。
做好“大感染”學科建設,一方面感染病學科要加強自身能力提升和人才梯隊建設,另一方面,做好病原學診斷和院內感染管理也至關重要。因此,感染病學科、臨床微生物和院內感染管理三者應有機結合起來,整合學科資源,強化學科合作,形成合力,共同做好感染疾病診療工作。
此外,醫院管理部門和國家衛生行政部門也應重視感染病學科建設,為感染病學科建設提供相應支持。
四、展望
當前,盡管傳染病暴發流行已非常態,但我們應該常備不懈,及時有效控制新發、突發傳染病。因此,感染科一方面承擔了公共衛生、經典傳染病防控等經典傳染科工作,另一方面,雖然病毒性肝炎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但現存感染人群基數仍較大,感染科醫生仍然承擔了大量的病毒性肝炎、肝病防治工作。此外,感染科醫生需要提升細菌真菌診療能力、不明原因發熱診療能力,在抗菌藥物合理使用中發揮作用。同時,希望感染科醫生積極參與院感防控、臨床微生物結果判讀,提升我國病原微生物感染診療能力。
最后,王貴強教授指出,感染病學科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經明確,我們這一代是承上啟下的一代,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把感染病學科建設得更全面,能力更強,應對國家健康戰略要求,為健康中國戰略保駕護航。
五、學科檔案:
中國感染科大事記
1950年,衛生部頒布《種痘暫行辦法》,在全國推行免費普種牛痘。北京市頒布《傳染病預防及處理暫行辦法》。
1955年,第一部《傳染病管理辦法》由衛生部頒布施行。全國各地大學附屬醫院紛紛成立傳染科。
1961年,中國宣布徹底消滅了天花病毒,比世界衛生組織宣布“天花已在全球被消滅”早了19年。
1978年,衛生部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急性傳染病管理條例》,規定管理的傳染病為兩類25種。
197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第一部傳染病學巨著《傳染病學》問世。
1980年,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正式成立;衛生部頒發《預防接種實施辦法》。
1982年,衛生部頒發《全國計劃免疫工作條例》,明確了使用的疫苗,統一了兒童免疫程序。
1985年,在來華旅游者中發現中國第1例艾滋病患者。
1989年,我國第一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獲通過,自9月1日起施行。
1992年,1月1日起在全國推廣乙肝疫苗免疫接種,并逐步納入兒童計劃免疫。
2000年,WHO西太平洋區域消滅脊髓灰質炎證實委員會宣布中國為無脊灰狀態。
2002年,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正式更名為中華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并建立網站,是各分會中成立最早的網站,各綜合醫院傳染科紛紛更名為感染疾病科。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更名為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2003年,全國暴發大規模SARS疫情。
2004年,中國啟用全球規模最大的傳染病監測網絡。修訂后的《傳染病防治法》自12月1日起施行。
2005年,《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和《丙型肝炎防治指南》發布,此后分別于2010年、2015年進行更新,目前第四版正在修訂中。
2008年,衛生部發布《手足口病預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將手足口病納入丙類傳染病管理。
2009年,衛生部發布公告,明確將甲型H1N1流感納入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管理的乙類傳染病,并采取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
2012年,《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于8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全國絕大多數縣(市)已達到基本消滅麻風病(以縣市為單位,患病率≤0.01‰,近5年平均年發病率或發現率≤0.5/10萬)標準。
2013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關于調整部分法定傳染病病種管理工作的通知》,將人感染H7N9禽流感納入法定乙類傳染病;將甲型H1N1流感從乙類調整為丙類,并納入現有流行性感冒進行管理;解除對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采取的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甲類傳染病防控措施。
2016年,目前唯一可用于預防手足口病的EV71疫苗在中國誕生。
2018年,由浙江大學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感染性疾病診治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蘭娟院士領銜,聯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11家單位共同完成的“以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為代表的新發傳染病防治體系重大創新和技術突破”項目,獲得2017年度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與此同時,也需要及時啟動新技術主體協同國家治理的頂層設計與相關規劃,加速推進數字化政府建設,建立健全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進行公共治理的制度規則,有效加強監管。
在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明確了工人階級和勞動群眾在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今年的勞模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并從多個方面對提高勞動者素質提出了要求。
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拼來了山河無恙、家國安寧,打出了中國人民的精氣神,讓全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弘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推進偉大事業中凝聚團結奮進的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培育形成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斗、勇于創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勞模精神,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的勞動精神,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2020年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大會籌委會辦公室主任、全國總工會黨組書記、書記處第一書記李玉賦介紹,黨和國家歷來高度重視評選表彰勞動模范,1950年至今先后召開16次表彰大會,表彰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超30000人次。
今年8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安徽淮河,視察治淮工程,察看淮河水情,詳細了解淮河治理歷史和淮河流域防汛抗洪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1950年10月14日,中央人民政府作出《關于治理淮河的決定》,確立了“蓄泄兼籌”的治淮方針,翻開了淮河治理歷史性的嶄新一頁。
在紀念中國人民志愿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的日子里,人們除了為志愿軍的英勇頑強而感動外,也關心志愿軍官兵吃什么。從1952年起,國內一些食品加工廠還研制生產了罐頭食品,供給在朝鮮前線的志愿軍食用。
干部禮服樣式:大檐帽;上衣前開襟,單排五粒金黃色銅扣,兩個上挖袋;西式褲;黑皮鞋。禮服帽為大檐帽(女軍官為無檐軟帽):大元帥、元帥、將官為金黃色金屬絲帽帶,校官為黑色皮革帽帶。
軍裝,是供軍人穿著的制式服裝,是軍人身份的重要標志,是部 隊形象的重要體現。此時適逢列寧逝世5周年,為緬懷列寧的豐功偉績,紅四軍前委決定將這批軍裝的紅領章上都綴上黑邊,以表紀念。
從國際社會看,“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一個新奇的經濟社會現象,很多發展中國家在追求現代化的進程中都落入“中等收入陷阱”,比較典型的有墨西哥、巴西、馬來西亞、菲律賓、南非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