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8日18:56 來源:金羊網
脫貧攻堅“戰役”已進入“收官”階段,各地扶貧干部仍在脫貧一線努力奮戰,需要警惕的是,如果缺乏新形勢下做群眾工作的方法和能力,定位不準,方法不當,必定事倍功半。
群眾工作就是動員群眾、組織群眾,把黨的正確主張化為群眾自覺行動的過程。簡單來講,群眾工作就是做“人”的工作。人是感情動物,有著不同的性格和思維,做人的工作,特別是做貧困地區人的工作,就要熟悉情況、因地制宜,處理好“四大關系”,才能把政策講得清,使群眾聽得懂,把事情干得好,讓群眾得實惠,才能融入基層,融入群眾,得到群眾的認可。
一是要處理好“威與信”的關系。扶貧干部,特別是駐村第一書記,組織賦予你管理村兩委的職責與權力,不要因為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礙于情面,畏畏縮縮,有思路但是不敢安排,有想法但是不敢大膽推進,這樣不僅村干部覺得你“無能”,老百姓也會覺得你是來“鍍金”。因此,扶貧干部搞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和工作定位,向村干部請教,向群眾“取經”,盡快熟悉村情、民情,找準制約本村發展的“病因”,要靈活工作方式方法,把握好與村干部之間、與群眾之間的“度”,既要讓他們感受到你的虛心和真情,跟他們“打成一片”,得到他們的信任,還要從謀劃發展、推動工作中展現自身的能力和素質,在村干部和群眾中建立自己的“威望”,讓他們愿意聽你的話,跟著你干。
二是要處理好“講與聽”的關系。做群眾工作就是與人打交道的問題,與人打交道關鍵在于語言表達能力。扶貧干部肩負著宣傳好黨的政策的職責,如何在貧困地區把政策講好,這是一門較高的“手藝”,如果僅僅當一名政策的“傳話員”,照本宣科的講政策,不僅群眾很反感,而且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因此,扶貧干部首先要自己熟練吃透脫貧政策的“精髓”,把書面化的政策轉換成群眾通俗易懂的語言,在“講”的方式上下功夫,不僅要制作圖文結合、聲情并茂的PPT,組織集中學習課堂講解,還要制作淺顯易懂的“口袋讀本”配合上門送學;在“聽”的效果上下功夫,要掌握群眾的學習需求,了解他們對哪些方面的政策最為關注,分類建立群眾需求統計表,有針對性的分類分批入戶講,田間地頭講,才能做到群眾愛聽,自己講得有勁,黨的政策宣傳實現入腦入心。
三是要處理好“言與行”的關系。《論語·學而》第七章:子夏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在扶貧一線,群眾最怕扶貧干部亂開“空頭支票”,嘴上吹得“天花爛醉”,到頭來卻一事無成。在貧困地區,群眾把扶貧干部視作“救命稻草”,知道大家都是來自機關的干部,有專業技術,也有豐富的資源,下來駐村肯定是帶有資金,以前得不到解決的困難都想扶貧干部給與解決,一旦你胡亂承諾,亂開“空頭支票”,必定失信于民,再想得到群眾認可,就比“登天”還難了。因此,扶貧干部必須做到謹言慎行,沒有把握的事情絕不胡亂承諾,沒有政策依據的事情絕不胡亂答應,群眾事無小事,只有把群眾事放心上,用心去傾聽,用力去解決,對待群眾做到言出必行,行必成功,真正解決群眾所疾,你才能真正融入群眾,群眾才會把你當“親戚”。
四是要處理好“親與疏”的關系。人都喜歡跟好說話的打交道,在扶貧一線,也必然存在扶貧干部跟部分“聽話”的貧困群眾較為“親密”,跟不太講道理的群眾較為“疏遠”,這樣不僅不能團結群眾,反而造成那部分被疏遠群眾更強烈的怨恨心里。因此,扶貧干部在做群眾工作中,要做到“一碗水端平”,要把握好與群眾“親和疏”的度,對待所有群眾都要一視同仁,不要分“三六九等”,不要隨意給群眾“戴帽子”,政策和扶持上要平等對待,關心和幫扶上要同樣用心,對待老實的群眾要親密,對待意見較大,有點“蠻狠不講理”的群眾更要用情,人心都是肉做的,沒有誰是“鐵石心腸”的,只要持之以恒,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滴水也能穿石,矛盾終將得以化解。
群眾工作是一項復雜的工作,扶貧干部能在脫貧一線磨煉自己,是一次難得的“打怪升級”的機遇,只要找準群眾工作的方法,提升做群眾工作的能力,必將練就一門重大“技能”,在基層工作中“所向披靡”。(金羊網 文/宋福)
馬克思主義理論強調,在各種生產力的組成要素中,人是最生動、最復雜、最有活力的因素。因而做群眾工作又是最生動、最復雜的。
2020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也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在“背包工作隊”的努力下,占全州總人口近五分之一的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已全部“搬出大山,遷入新居”。
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10月10日上午在中央黨校開班。要心中有群眾,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認真落實黨中央各項惠民政策,把小事當作大事來辦,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
按照黨的十九大精神,長沙縣從人民群眾關心和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建設網絡群眾工作云平臺,探索出了一條線上線下探求問融、為民解憂排難的“互聯網+社會治理”的“四步法”,形成了暢通渠道、聚焦訴求、強化督查、提升服務的基層治理@長沙模式。“探求問融”“四步法”,密切結合長沙縣域的資源稟賦和區域特點,具有鮮明的縣域治理特色,具體有下列幾個特點: 一是突出一個“需”字。
10月15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在省委黨校與年輕干部代表座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如何提高七種能力,大家暢所欲言,交流心得體會,進行深入研討。
10月15日,省委書記王國生在省委黨校與年輕干部代表座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精神,圍繞如何提高七種能力,大家暢所欲言,交流心得體會,進行深入研討。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在中央黨校開班。”總書記的講話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提出的“七種能力”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使命指明了努力方向。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
10月10日,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習近平總書記出席開班式,并以“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為題,為全體學員講授了第一課。習近平總書記授課的主題,選得準、講得透、談得深,點中了穴位,切中了要害,聽了讓人十分“解渴”、茅塞頓開。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 題:更好肩負起新時代的職責和使命——學員熱議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的重要講話 ” 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秋季學期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干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在全體學員中引發熱烈反響。
近年來,隨著縣域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關注程度飆升,社情民意日漸復雜,社會問題逐漸凸顯,基層社會治理的改革需求已進入深水區。長沙縣一條龍全程辦理工作鏈條,讓“有問必答、有訴必應、有難必幫”落地有聲,讓解決民生難事有圖有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