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6日13:42 來源:映象網-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王姝/文沈翔/圖
河南,創建中國最古老都城,鐫刻中國最古老文字,誕生最初商業文明。
河南,功夫的發源地,炎黃二帝的故鄉。
河南,海內外華人的精神家園,百家姓氏中72個出自這里。
河南,中國四大發明,從這里走向世界。
河南,6項世界文化遺產,有4座世界地質公園。
五千年文明的沉淀和厚積薄發,通過“非物質文化遺產”彰顯。
8月26日上午10時,國新辦舉辦的“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河南省專場新聞發布活動展館內,琴聲悠揚。來自蘭考縣民族樂器村的民間藝人用蘭考當地泡桐生產的純銅木挖箏、古琴展示中州箏派、古琴藝術。面塑、牡丹瓷、汴繡、仿制甲骨文等非遺和民間藝術輪番登場,彰顯河南文化的同時,展現著相關產業的發展歷程。
甲骨文:殷商文化帶動文旅、研學融合
展廳入口,陳列著安陽當地藝人仿制的甲骨文作品,還原著三千多年前古人的祭祀、戰爭、天文、氣象、農業、手工業、商業交通各個方面。手藝人吳蘇桉介紹,這些用牛骨和龜骨制成的作品,在廈門、深圳等地受到廣泛歡迎,正在更廣范圍內傳播河南安陽的殷商文化。
“甲骨文極其珍貴,往往只能在博物館見到。我們通過復原,讓更多人看得見、摸得著,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吳蘇桉說,以殷商文化為載體,他們探索出一條文旅、研學結合的發展路子。
“這是前幾天,鄭州外國語中學學生來我們這開展暑期實踐,越來越多孩子愛上傳統文化,了解甲骨文字。”吳蘇桉告訴記者,他們在安陽開展研學實踐已經有三年,暑期每天最多接待學生超過五百人。
面塑:一枚硬幣承載十八羅漢,贏得中外驚嘆
太白醉酒、貨郎擔、十八羅漢……只有指頭或巴掌大小的面人,從服飾褶皺到氣色神態,竟然做到對人物的“神還原”。
面塑,民間傳統藝術之一,已經傳承數千年。普通的面粉,在手藝人“一印、二捏、三鑲、四滾”下,幻化為栩栩如生的人間百態。
面塑非遺傳承人劉玉偉是一位來自新鄉的年輕人。說起這門藝術,劉玉偉樂在其中:“面塑需要手力和眼力結合,只要速度夠快,可以在一枚5毛錢硬幣上雕刻出18羅漢,還留出三分之一的空余。”
如今,劉玉偉不僅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把面塑藝術帶進校園,還通過中國非遺代表團帶到了南非和悉尼,讓世界了解河南文化藝術。
古琴:當年防風治沙的“焦桐”,如今奏響蘭考致富曲
在河南蘭考,有一顆作為城市地標的泡桐樹,雖然樹齡已經56年,但依然枝葉繁茂,挺拔佇立。1963年,焦裕祿在蘭考縣朱莊村親手種下的一株泡桐樹苗,如今已長成參天大樹,蘭考人都叫它焦桐。
當年焦裕祿在蘭考為防風治沙時栽種的泡桐,如今成為當地人制作民族樂器的重要材料。
如今,全國90%以上的民族樂器音板都是由蘭考縣徐場村制造的,越來越多的蘭考人,通過樂器制作和演奏,改寫了命運。
發布會現場,一位年輕人演奏的《我和我的祖國》、《鳳求凰》響徹展廳。這位年輕人叫徐亞沖,正是來自蘭考縣堌陽鎮徐場村,既是古琴非遺傳承人,也是當地最年輕的一位制琴師。
“泡桐透音透氣,共振性好,生長十年以上的泡桐,是制作古琴音板最好的材料。”徐亞沖坦言,蘭考的古琴這張“河南名片”不僅賣到全國各地,還漂洋過海賣到了新加坡、美國和韓國等地。
據新華社華盛頓11月28日電 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28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全美27日報告新增新冠確診病例超過17.6萬例。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11月9日至27日期間,美國每6天新增100萬確診病例;截至美國東部時間28日晚,美國累計確診病例已超過1323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26.6萬例,兩項數據均居全球之首。
11月18日,以“技藝彩云南·相約黃浦江”為主題的云南非遺系列推介活動吳涇鎮和美術館拉開帷幕,來自云南大理的白族扎染和來自德宏的傣族剪紙驚艷亮相,藍白相間的暈染色彩、精巧細膩的剪紙造型,帶來了濃濃的云南風情。
2018年以來,醫保扶貧政策減輕醫療負擔近3300億元,幫助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群眾脫貧 “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全面實現,因病致貧返貧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累計使近1000萬戶因病致貧返貧群眾成功擺脫了貧困。
據日本媒體10月29日報道,因懷疑自來水遭到污染,日本東京都府中市和國分寺市對本地居民進行了血液檢查。外交學院國際關系研究所教授周永生表示,日本政府之所以對駐日美軍污染當地環境的問題束手無策,這要從60多年前《日美安全協定》說起。
近日,日本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準備將福島核廢水排入大海,百萬噸核廢水,持續排放30年,這一設想在日本國內及周邊國家引發巨大擔憂。在16日的記者會上,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宣布,日本內閣會議將在10月底前正式決定,把福島核電站第一號機組核廢水排入太平洋。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王建曾經放棄了音樂培訓學校的高薪職位,全身心地投入到傳承和推廣黃河泥塤的工作中來。王建說,黃河泥塤是中華民族幾千年傳承的樂器,可惜現在會的人越來越少了,自己想把它傳承下去,愿意當黃河泥塤傳承的“有心人”。
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曹務春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生命科學研究院趙方慶團隊合作,在蜱及蜱媒傳染病防控研究中取得重大突破,首次闡明了我國6大蜱種的基因組多樣性、群體遺傳結構,以及病原體分布特點。
(記者郁靜嫻)農業農村部近日宣布,自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行動啟動以來,已搶救性收集種質資源5萬多份。去年,國家作物種質長期庫新庫已在中國農科院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具備150萬份的資源長期保存能力。
這些天,皮山縣木吉鎮蘭干村貧困村民阿不力孜格外高興,他托管到當地多胎紅羊繁育基地的25只母羊,才進入繁育期不久,就有10只母羊產下17只羊羔。皮山縣還同時配套建設配種站、藥浴池和自動化飼料加工廠,用科技加產業的方式助力貧困群眾脫貧增收。
據悉,中國商業聯合會提出的“粽子國際標準”提案在去年9月第21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亞洲區域協調會(CCASIA21)上通過立項審查。受托牽頭起草粽子國際標準的百年老字號五芳齋副總經理徐煒介紹,此舉將有助于中國傳統裹粽非遺傳承技藝走上國際,更好地推動#天生中國味#的粽子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