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8月23日22:31 來源:河南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
今天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教育專場新聞發布會,70年來,河南各級各類教育實現了重大跨越。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1949年,小學、普通中學在校生161.45萬、4.08萬,2018年達到994.6萬、661.94萬,均居全國第一位,分別增長了5.2倍、161.2倍。職業教育從1949年的8所職業學校、在校生1573人,發展到現在的838所、236.63萬在校生,均居全國第一位。高等教育從1949年的1所高校到現在的141所,在校生從800人到今天的220萬。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雙進入國家“雙一流”建設規劃,實現了河南高等教育里程碑式的歷史性突破。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 廳長 鄭邦山
經過70年的不斷努力,義務教育實現了由大家辦到政府辦、由緩慢發展到全面普及再到基本均衡的轉變;職業教育實現了由低速徘徊、水平不高到高速發展、提質增效的轉變;高等教育實現了由精英化到大眾化、由外延式發展到內涵式發展的轉變,我們走出了一條具有河南特色的教育發展之路,正處于由教育大省向教育強省跨越的重要階段。
70年來,河南各級各類學校辦學條件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18年教育財政支出達1664.7億元,中小學、職業學校、高校校舍面積分別達到15856萬平方米、1503萬平方米、6197萬平方米。小學、普通初中、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均達到98%以上。
2018年,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達到88.13%,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94.62%,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1.23%、高等教育毛入學率45.6%。我省成為全國第一教育人口大省,各級各類學校達5.36萬所,教育人口2817.06萬,占全國的9.49%。
河南省教育廳黨組書記 廳長 鄭邦山
力爭到2022年,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取得重要進展,全面實現各級各類教育普及目標,多樣化、可選擇的優質教育資源更加豐富,“入園難”、“擇校熱”、“大班額”等熱點難點問題有效緩解,教育總體實力和影響力大幅提升,中原更加出彩因教育而更有底氣。
虹口區是上海老齡化程度最高的區域,全區60歲以上老人比例近40%。2018年11月,在虹口區市民驛站嘉興路街道第一分站,習近平總書記看望了日托所的老人 。
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這是一張回答了70年的時代考卷。70年前,中國共產黨人從西柏坡邁開“進京趕考”的步伐。70年,“趕考”的
2015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到云南考察時,在大理洱海邊,他囑咐當地干部群眾“一定要把洱海保護好,讓‘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駐人間”。四年過去了,現在的洱海是什么樣子?今天我們去看一看。
在剛剛建成的洛陽市伊水游園古韻段,綠樹掩映著碧水,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休閑游覽。古韻段上游是世界文化遺產洛陽龍門石窟,洛陽市從遺產保護、旅游、風景等層面進行規劃建設,投資兩億元打造了園林小景、親水平臺、鳥島等配套設施。
單家集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的興隆鎮,地處寧夏、甘肅的交界地帶,1935年5月到1936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曾三次路過并駐扎在這里,以單家集南部為中心開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動。
湘江戰役關系中央紅軍生死存亡,紅軍將士面對國民黨軍的絕對優勢兵力,以鮮血和生命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長征路萬里行”移動直播報道團隊由湖南來到廣西,尋訪85年前中央紅軍血戰湘江的壯烈歷程。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雷達是戰場上發現目標的千里眼,也是國防建設中的重要裝備。我國的雷達事業在1949年起步,和新中國一起走過了70年歷程。幾代雷達人接續奮斗,默默奉獻,鑄就了護衛國家安全的戰略基石。
?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今天(3日)聚焦廣東的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從新中國成立初期一個經濟比較落后的農業省份,到近30年經濟總量位居全國前列,70年來,廣東發展實現歷史性跨越。作為改革開放的先行地,新時代的廣東堅持創新驅動發展,開啟高水平對外開放新格局。
“寧波裝,妝天下”。一百年前,浙江寧波“紅幫裁縫”靠一把剪刀、一個熨斗、一卷皮尺闖天下,以精湛的工藝,在中國服裝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篇章。
央視網消息(新聞聯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經過幾代航天人的接續奮斗,我國航天事業創造了以“兩彈一星”“載人航天”月球探測為代表的輝煌成就,走出了一條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積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