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25日09: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河南鶴壁市浚縣一臺大型智能灌溉設備正在作業。
聶冬晗攝(人民視覺)
圖②:河南洛陽欒川縣廟子鎮莊子村風景。
劉志明攝(人民視覺)
圖③:河南商丘寧陵縣柳河鎮楊樓寨村農民搶收小麥。
呂忠箱攝(人民視覺)
圖④:河南南陽市臥龍區小麥收割現場。
陳 輝攝(人民視覺)
農事系于國本。河南作為糧食大省、糧食轉化加工大省和勞動力輸出大省,以沉甸甸的家國擔當,為13億人扛穩了糧食安全的重任。
土地改革、興修水利、戰天斗地。新中國成立3年后,河南完全恢復農業生產,農業總產值一舉超過歷史最高水平。不論在林縣太行山,還是在蘭考黃河灘,中原大地煥發勃勃生機。這片占全國1/16的耕地上,產出了全國1/10以上的糧食、1/4以上的小麥。河南逐漸從農業大省成長為農業強省,從“中原糧倉”躍升為“國人廚房”。
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囑托河南,要扛穩糧食安全這個重任,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從追求高產到量質雙贏,從統種統收到結構優化,從粗放作業到綠色發展,新時代河南農業“再出發”。
減肥增效——
產糧大省瞄準量質齊升
王漢超 徐 馳
今年全國兩會,皮膚黝黑的人大代表黨永富站在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他講述的,是一個農民的中國夢。他希望,中國的口糧在高產的同時,再一次提質,也希望農民減少化肥用量,讓產量與環保雙贏。
黨永富的老家在周口西華縣。這里地處黃泛區,沙厚土薄。40年前,每到青黃不接的幾個月,農村家底薄的要餓肚皮。糧食,是那個年代中國人的集體記憶。黨永富記得,改革開放后,當一把把化肥撒進土地,糧食產量打著滾往上翻,再沒有餓過肚子。
1952年,河南糧食產量210億斤,還需要從外省調糧。1983年完全解決省內口糧,開始向外調出。1997年,河南首次成為糧食第一大省。到2017年,糧食產量實現“十二連增”。今年,全省夏糧總產量749.08億斤,夏糧播種面積、總產量和單位面積產量均居全國第一。
糧食連增,也帶來一絲隱憂。黨永富說:“一畝田一季糧,用化肥從10斤到120多斤,產量卻不跟著再增。年年這么下去,土地負擔重,環境負擔重,農民負擔更重。”從事治土30多年的黨永富為此制定了一套技術方案。依照他的技術方案,在10萬畝化肥減量對比田里,減少化肥施用30%后,每畝地平均增產8%,病害減少,千粒重等明顯提升。
今年,西華縣農民正在參與一場化肥減量對比實驗。70歲的楊亂老漢就是其中之一。通過對比實驗,讓楊亂沒想到的情況出現了,化肥用量減少了,板結的耕地松軟了,蚯蚓等益蟲又回來了。
“中國人從吃飽到吃好,需求在變。河南農業也細分出強筋、弱筋小麥,從追求產量,到量質齊增。”河南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局長張宇松說。
“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用心侍弄土,土地不會虧待人。今年,西華縣秋糧化肥減量將拓展到70萬畝,周口全市將達到210萬畝。黨永富的夢想,正在田野里鋪展。
鄉村振興——
垃圾分類改善鄉村環境
王漢超 徐 馳
5年前,肖全珍接到丈夫從老家打來的電話,讓她辭工回家。她外出打工多年,在北京當保姆,月薪5000多元,已經習慣了城市生活,城里的“家人”也舍不得她走。
在肖全珍印象中,老家信陽新集村,村里凡有坑有溝的低洼處,都堆著垃圾破爛,連河都快塞滿了。村民自嘲說“垃圾靠風刮,污水靠蒸發”。丈夫吳留收破爛,家里就像垃圾堆。
肖全珍不知道,新集村已經發生變化,全體村民都參與到垃圾分類中來。她的丈夫吳留是垃圾資源化方面的“土專家”,還是中小學學生的校外老師,負責給孩子們當宣傳員。全村垃圾匯總到吳留家分類,他實在忙不過來,所以催著肖全珍快點回家。
肖全珍回來了。一進村,村容村貌之變令她欣喜。回村5年,她在村口的“資源分類中心”分揀垃圾。這些廢品在她眼里“像發著光”。鐵的瓶蓋、鋁的易拉扣、細小的紐扣電池經她之手,各歸其類。令她最自豪的是,“村子比城里還干凈”。
有了垃圾分類,村里多了人氣。村子像被干凈喚醒,村民對家園有了信心。村莊變了,游客多起來,產業跟著就來了。油菜花帶、荷花帶、向日葵帶都成了賣點。人們的習慣也變了,“現在吃瓜子,殼都要握在手心。”
放眼河南,鄉村振興正在全面發力。2018年,全省85%的行政村配建了垃圾處理設施,71%的行政村建了文化廣場。千千萬萬個吳留、肖全珍正從細小處改變著鄉村顏值。
延伸產業——
農產品加工綠色轉型升級
本報記者 任勝利
記者來到河南金丹乳酸科技有限公司,看到一輛輛裝滿金黃玉米原料的半掛車駛進,一輛輛滿載藍色乳酸成品桶的集裝箱大貨車駛出。
“產品供不應求,業務員動作慢一點就只能等下批。”公司董事長張鵬介紹說,河南盛產玉米,而玉米就是生產乳酸的原料。公司采用微生物發酵技術,生產高品質乳酸及產品,銷到歐洲及東南亞地區。
金丹公司生意紅火,得益于河南大力倡導農產品加工業。河南堅持“糧頭食尾”“農頭工尾”,加快農產品加工業綠色轉型升級,使企業、行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不斷提高。
如今已是國內乳酸行業龍頭的金丹公司,30年前還是一個負債經營的小作坊。“金丹公司之所以能扭虧為盈,并挺進國際市場,在政策因素之外,還有兩把‘金鑰匙’——人才和創新。”張鵬說,目前,金丹公司擁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者5人、河南省學術帶頭人2人、省管優秀專家4人,專業技術人才占職工總數35%以上。在科技人員手中,一斤售價八九毛錢的玉米經過精細加工制成乳酸,價格翻了十幾倍。
“金丹”只是河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縮影。河南雖為產糧大省,但農產品加工業一度存在加工產品單一、產業鏈條短、科技含量低等問題。而到2018年底,河南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7250家,成為全省第一大支柱產業。規模以上食品加工企業2785家,實現營業收入6471.63億元,占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營業收入的52%。
如今,在我國老百姓的餐桌上,1/2的火腿腸、1/3的方便面、3/5的湯圓、7/10的水餃,產自河南。農產品加工業正在使河南由“中原糧倉”變為“國人廚房”。
脫貧攻堅——
農村年均脫貧逾百萬人
本報記者 任勝利
循著“噠噠噠”的縫紉機聲,記者走入鹿邑縣邱集鄉夏莊村的“玉紅童裝工作室”。
主人張玉紅正忙著交貨。鄰村的客戶韓秀榮夸贊:“玉紅手藝好,人實在,舍得用真棉,方圓幾十里都知道。來晚了,就訂不到貨。”
駐村第一書記司保江介紹說,10多年前,張玉紅的丈夫患重病,欠下很多外債。丈夫去世后,她帶著3個孩子苦撐。2015年,她家被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6年,駐村幫扶工作隊發現她會做衣服,就介紹她學習縫紉技術,半年后又幫她購置了3臺電動縫紉機,建起童裝制作小作坊。
“以前的苦日子就不提了。”張玉紅說,“做童裝有了穩定收入,供孩子上學也有了底氣。2017年底,我家就脫貧了。”
脫貧不脫政策。2018年,幫扶干部幫助她把小作坊搬到省道旁,開辦了玉紅童裝工作室,并在農村淘寶店線上銷售。
“幫扶干部請人拍照、制作,把童裝照傳到網上,還做了微信號。”張玉紅打開手機說,“網上銷售效果好,客戶越來越多。”
“媽,我想好了,考上大學,我學服裝設計專業,設計出最美童裝,也設計最漂亮的衣服給你穿!”上高二的二女兒夏雪婷對未來充滿憧憬。
脫貧攻堅,改變了數以萬計“張玉紅”的命運。在河南,僅“巧媳婦”基地和加工點就達3.2萬個,80多萬農村婦女就地就業。河南省市縣鄉村“五級書記齊抓共管”,僅駐村第一書記就有1.3萬人,村級責任組成員達20多萬人。扶貧產業“靠自己的骨頭長肉”,激活了群眾脫貧的內生動力。黨的十八大以來,河南有699.4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平均每年脫貧110多萬人。
版式設計:郭 祥
掃碼觀看更多內容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5日 11 版)
近日,深圳大學招聘教師的薪酬引發熱議,年薪可高至70萬,引來眾多名校畢業生參與競爭。” 對于目前收入,徐超并沒有透露,僅表示:“深圳相當重視教育,目前老師待遇都很好,當然,公立學校正式編制很難考,競爭十分激烈。
女孩跳河輕生被救起,他卻再也沒能上岸。11月30日,記者從四川省政府獲悉,省政府評定遂寧出租車駕駛員唐超為烈士。根據《烈士褒揚條例》第八條第一款第二項規定,省政府評定唐超為烈士。
11月23日,貴州省9個貧困縣退出貧困縣序列,這意味著中國832個貧困縣全部實現脫貧摘帽,兌現“五年之約”。近年來,不少國際人士親自來到中國,深入陜西、云南、貴州等西部腹地,親眼見證了中國脫貧攻堅的真實歷程。
擔負天安門廣場升國旗任務 30多年來 圓滿完成升降國旗任務2.7萬余次 以“零失誤、零差錯”的一流表現 打造了一張威武雄壯、莊嚴豪邁的 無論雨雪風霜,不管嚴寒酷暑 迎著東方的晨曦 懷著赤誠的敬意
距離美國媒體預判拜登為2020年總統選舉贏家已過去3周,特朗普政府近期終于“松口”,授權正式啟動權力交接程序。美媒指出,格林菲爾德在外交領域經驗豐富,對非洲事務非常熟悉,將成為拜登團隊中的非裔新面孔。
繼面向全國選調選聘180名公務員之后,該市近期又從全市集中選拔30名副局級人選,其中“80后”18人。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上述30人均生于1978年至1983年,最小的是馬靖坤,1983年8月生,畢業于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現任膠州市膠萊街道黨工委書記。
值得注意的是,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出家,受的是“沙彌戒”,自此成為一名“沙彌”,而不是“比丘”。無論是受“沙彌戒”的“沙彌”,還是受“具足戒”的“比丘”、“比丘尼”,都是少林寺的僧人,在寺院修行。
軍服是一個國家軍人外在形象的重要體現,是軍隊正規化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一個時代的縮影。為配合04式士兵常服穿著,我軍還首次為除海軍海勤和駐香港、澳門部隊以外的士兵配發02式士兵皮鞋。
1986年9月22晚,在戶外勞動返程途中,三人在夜色的掩護下,趁民警不備僥幸脫逃,從此開啟逃亡生涯。” 33年前,楊林三人分頭逃竄后,趙剛、錢建華隨后又聚集在一起流竄作案再次落網。
他就是共產黨員、被西藏農牧科技界譽為“中國青稞之父”“青稞王子”“青稞領域的袁隆平”的原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院長尼瑪扎西。而今,在西藏農牧科學院農業研究所3號試驗田里,尼瑪扎西培育的青稞新品系“13-5171-7”金黃璀璨,稈高、穗大、抗倒伏,適應機械化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