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6日14:42 來源:映象網
“讓亞洲人民享受更富內涵的精神生活,讓地區發展合作更加活力四射?!苯裉欤袊h召開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柬埔寨、希臘、新加坡、斯里蘭卡、亞美尼亞等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蒙古國領導人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國際組織負責人出席大會,亞洲47個國家以及域外國家的共計2000余名政府官員和文化、教育、影視、智庫、媒體、旅游等領域代表參加大會的開幕式和分論壇。
共賞多元文化之美、共謀文明交流互鑒之道。繼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之后,這場以“亞洲文明交流互鑒與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亞洲文明對話大會再次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而在中外文明大交流、多元文化大匯聚、多國民眾大聯歡的對話中,中國亦將再次站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美好世界的高度,為加強文明交流互鑒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文明多元并存是人類生活的自然圖景。人類發展史充分證明,人類創造了各種文明,每個國家和民族的文明都是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形成的,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厚底蘊,都是人類的精神瑰寶,只有姹紫嫣紅之別、而無高低優劣之分。因此,只有注重汲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取長補短、兼收并蓄,才能共同繪就人類文明的美好畫卷、促進世界和平發展。
文明與文明對話,有助于解決人類各種生存問題、發展問題;文明與文明對立,只能給人類帶來災難和慘痛。今天的世界,發展格局瞬息萬變,不同文明頻繁相遇。正是為了避免“相遇”偶變為“相對”、“交往”演化為“交鋒”,中國才打造了這個開放包容的對話平臺,讓亞洲文明匯聚一堂,共同推動亞洲文明的再發現、再創造、再繁榮,共同啟迪關于人類發展與人類命運的再思考。
同心同德,攜手共進,讓各國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熠熠生輝。對促進世界文明交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起著先行示范的作用。“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睆摹昂投煌薄皡f和萬邦”的交往理念,到“和為貴”“和氣生財”的和諧目標;從“一帶一路”的倡議,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導,中國一直都在推動著新型世界交往方式的形成、促成著平等交流的文明共識。
共同進步才是時代的主流,合作共贏才是長久的生存方式。人類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企圖建立單一文明的一統天下,都只是一種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有讓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實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才能更好推動本國本民族的文明發展,共同書寫人類文明發展的華麗篇章。(李吉明)
2020中國網絡誠信大會7日在山東曲阜舉行。中央網信辦會同相關部門權威指導,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行業性及區域性辟謠平臺形成合力,澄清謬誤、解疑釋惑,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積極貢獻。
陜西神木石峁遺址皇城臺出土的陶鷹(上圖)和玉鉞(下圖)(拼板資料照片)。新華社發(中國文物報社供圖) 河南淮陽平糧臺城址出土的龍山時期玉冠飾殘片(資料照片)。
當前,運用禮儀禮節的文化資源,發揮其涵育社會文明新風的作用,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聚焦新時代特征創設禮儀主題,賦予禮儀新的時代內涵。禮儀禮節增強價值認同,凝心聚力,成風化人,是培育新時代文明風尚的重要抓手。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2016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在福建、江西、貴州三省首批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一次次探索、一次次實踐、一次次創新,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率先構建生態文明制度框架,建立完善一批基礎性制度,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發揮了重要的示范引領作用。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占據全國“半壁江山”。長江經濟帶沿線,基礎研究、關鍵技術攻關等方面在全國的地位凸顯,數字經濟、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等產業領跑全國。
新發展階段催生新發展格局,“十四五”時期要與時俱進貫徹新發展理念,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堅實基礎。黨中央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高度進行謀劃,提出了“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作為一個山水旅游城市,焦作境內有云臺山、神農山、青天河、嘉應觀等多個5A級、4A級景區,每年接待游客達數千萬人次。針對日趨復雜的交通管理工作,焦作交警不斷進行改革創新: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為做到清水下山、凈水入庫,密云關閉礦山,轉型發展綠色農業、鄉村旅游、高端制造,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7.6%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