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8日09:57 來源:新華網
11月24日,觀眾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新華社“追光憶影”展項前參觀。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筆墨書崢嶸 光影繪壯美——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新華社展項掃描
新華社記者黃小希、施雨岑、丁小溪
讀一讀不同時期的新聞報道,聽一聽“洋記者”說她眼里的中國,定制一張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明信片”……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上,新華社精心設計的相關展項帶給人們豐富的觀展體驗。
此次展覽由中央宣傳部、中央改革辦、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國家發改委、商務部、新華社、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北京市聯合舉辦。
作為國家通訊社,新華社以新聞媒體的獨特視角,通過文字、圖片、新媒體作品等,反映40年來的重大事件和人民生活的巨大變遷。漫步影像長廊感受“大美中國”,在“時光講述”“歲月羅盤”“追光憶影”中品味美好生活……頗具年代感的創意、富有時代感的呈現,讓新華社展項成為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
11月24日,觀眾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新華社展區進行定制明信片互動體驗。新華社記者 殷剛 攝
來到新華社主辦的“大美中國”影像長廊,人們頓時會有一種“人在畫中游”的感覺。這一展項運用兩塊各長33.5米、高6.6米的長屏,將兩個展區之間的通道打造成光影世界。
行走在影像長廊里,24小時延時拍攝的藍天下的北京、塞罕壩秋景、長江經濟帶沿線風光、中國高鐵等畫面,以及56張無人機航拍圖片、83張各族各界群眾的笑臉照片、57張“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照片等令人目不暇接。極具沖擊力的視覺盛宴,讓觀眾直觀感受改革開放40年偉大祖國蒸蒸日上的發展與騰飛。身處其中的人們,不時舉起手機、相機,拍下酷炫畫面或合影留念。
“我們要把中國的‘大’和‘美’體現出來,不僅展現形式上要大氣,還要通過內容的精心選取,讓觀眾看到祖國高起來、亮起來、美起來、快起來?!闭劶霸O計創意,新華網數字影視制作中心總經理張祺說。
巨變中國,讓來自英國的新華社外籍記者海倫·本特利心動不已。在展覽的第二展區,以海倫為主角的一部時長3分多鐘的豎屏視頻短片吸引了人們的目光。
11月23日,觀眾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新華社展區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我剛到中國時,只有一個小行李箱,只計劃待一年?!彪p面高清顯示屏上,海倫笑著講述自己當年的經歷,“四年來,這個行李箱陪著我走遍了中國的大江南北。我看到了中國人的勇氣、決心和智慧?!?/p>
早上在西安看兵馬俑,下午在成都看大熊貓,穿越秦嶺的旅程崎嶇美麗,原本要耗時13個小時的火車,如今乘坐高鐵只需3個小時……海倫盤點著中國的滄桑巨變。她說,中國給她的驚喜,還將繼續。
在第二展區,來自中國國際航空公司的孫昭排了數米長隊后,終于等到參與新華社“見證四十年”互動體驗項目。這是一個外觀被設計成相機機身的系統,精選了新華社記者拍攝的改革開放以來具有紀念意義的12張經典照片,觀眾可選擇喜愛的一張作為背景,點擊屏幕快照,即可將自己的人像與背景合成,生成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紀念“明信片”,并可現場打印取走,留作紀念。
一張張笑臉,定格在“個人定制”的“明信片”里,拉近了觀眾與改革開放40年來一個個經典瞬間的距離。孫昭覺得,這個互動項目很有意思,“等這么久是值得的”。
除了定制“明信片”,新華社還精心設計了“留聲四十年”互動體驗項目,運用人臉識別技術掃描觀眾的面部信息后,系統智能匹配一首與其氣質相符的經典歌曲,以熟悉的旋律喚起人們的回憶。
11月23日,觀眾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新華社主辦的“大美中國”影像長廊參觀。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 攝
在“見證四十年”和“留聲四十年”互動體驗項目旁,是由時光轉盤和報道內容兩部分組成的“歲月羅盤”展項?!皻q月羅盤”的中心是一個地球儀,上面的亮點代表新華社180個海外分支機構。觀眾通過操作“歲月羅盤”上的觸摸屏,調整時光轉盤,選擇報道內容,新華社相關作品就會在觸摸屏和墻上的大屏呈現。
文字記錄了歲月蹁躚的腳步,圖片是時代投射的剪影。同樣位于第二展區的“追光憶影”展項,以“新華社與您一起穿越時空”為主題,運用弧面長屏,展示40年間新華社記者拍攝的反映民生變化的經典照片。這些照片被制作成緩移播放的膠片長卷,象征歲月流動、時代變遷。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于11月13日上午開幕。開展以來,各界群眾參觀熱情高漲。截至11月26日,累計現場觀眾達到52萬多人次。
據今年5月報道,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的路邊公廁就安裝了人臉識別取紙設備。據新華社,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人臉信息作為生物識別信息,一般來說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近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中國人工智能芯片進展顯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超50億元。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其在推動更多智能化產品落地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數字化治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知乎平臺上,據一個名為“優房售樓系統”的賬號發布的名為《“口罩”也封印不了優房算法人臉識別》文章稱:后來,在房地產項目的實際使用中,利用渠道風控對佩戴口罩的客戶進行識別,人臉識別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謝苗諾夫夫婦所著教學工具書《俄漢雙語摘要和注釋》。長大后,跟隨父親的腳步,謝苗諾娃開始研究中國、傳播中國文化,并結識了同樣從事中國文化研究的丈夫亞歷山大·謝苗諾夫。后來,機緣巧合,謝苗諾夫夫婦受到尚斯國際出版社邀請,將《習近平講故事》翻譯成俄語。
近年來,移動互聯技術飛速發展,人臉識別、掃碼支付等新技術手段為大眾提供了便利,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時也給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帶來不便。加快人臉識別在一定范圍內應用場景的落地,向“銀發族”推廣更加簡便的智能化數字手段,讓老年人也能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社會紅利。
4月17日,飛行員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埃塞薩國際機場準備駕駛飛機前往中國運回采購的防疫醫療用品和設備。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歐尼可公立醫院是阿根廷第一家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嚴峻的疫情形勢讓醫院的物資和醫療設備一度處于短缺狀態。
今年上半年,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也遇到類似的狀況,但她決定對人臉識別說“不”。在勞東燕看來,很多推動人臉識別落地的機構,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隨之而來的風險有多大。
進入微信公眾號,點擊醫院預約模塊,依次選定醫院、門診科室、專家、就診時間,提交確認……說句話的工夫,陳女士便完成了網絡預約掛號的所有流程。為了化解掛號難題,改善就醫環境,提升市民就醫體驗,2009年起,廈門市開始建設預約系統,支持市民通過電話、網站、院內自助機進行預約掛號。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毕蛑@一奮斗目標,我們黨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消費范圍拓寬延伸,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消費潮流澎湃不息,不僅點亮了生活色彩,而且增添了經濟發展動力
專家提醒,這些人臉信息有可能被用于虛假注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在依法嚴懲利用人臉信息進行違法犯罪的同時,更應強化全鏈條監管,筑牢信息安全防火墻,切斷人臉信息非法采集、銷售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