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31日10:30 來源: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國家衛健委、國家遠程醫療中心、丁香醫生數據研究院、易觀咨詢、智研咨詢
核心閱讀
線上預約掛號,看病就診更便捷;專家遠程會診,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服務;醫保在線支付結算,綜合醫療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健全……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互聯網+醫療”釋放出巨大潛力,醫療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不僅有利于醫療資源的合理利用,也為患者提供了更好的就醫體驗。
當前,為統籌常態化疫情防控與滿足群眾基本就醫需求,互聯網診療咨詢量進一步提升?;ヂ摼W醫療打破了時空限制,不僅在疫情防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讓其他患者能夠在疫情防控期間及時得到醫療支持。這期間,各地如何優化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如何拓展線上醫療服務空間?互聯網醫療又帶來了哪些就醫新體驗?
預約就診 優化流程
線上預約時間更精確,到院后無需二次簽到
“你需要動一個小手術,但動手術前,必須先去看下心臟早搏的問題。”聽完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婦科醫生給出的診斷意見后,家住廈門市集美區杏林村的陳女士趕忙拿出手機,通過“美麗廈門智慧健康”微信公眾號預約下周三心血管內科的號。
進入微信公眾號,點擊醫院預約模塊,依次選定醫院、門診科室、專家、就診時間,提交確認……說句話的工夫,陳女士便完成了網絡預約掛號的所有流程。
“現在看病真的是太方便了!線上預約成功后,出示八閩健康碼,通過體溫測量進入醫院后,就可以直接坐在診室前等待叫號。”便利、快捷、流暢且舒適,如今已成為廈門市民的就醫體驗。
為了化解掛號難題,改善就醫環境,提升市民就醫體驗,2009年起,廈門市開始建設預約系統,支持市民通過電話、網站、院內自助機進行預約掛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市民對預約平臺多渠道、高效率、便捷化的需求也在不斷攀升?!睆B門市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主任葉荔姍介紹,2014年起,廈門市搭建并上線了全市的門診統一預約平臺,在實現全市醫院預約號源統一管理的同時,推出了微信公眾號、APP等多項網絡預約渠道。
除了建設更多元、更便捷的網絡預約平臺,廈門市還對各醫院的就診流程不斷進行優化改造。葉荔姍介紹,“我們將線上預約時間精確到以分鐘計,患者通過線上預約醫院號源,到院后可直接依據預約時間等待叫號,無需進行二次簽到?!?/p>
據統計,截至目前,廈門市各門診網絡預約平臺已服務超過5795萬人次。其中,今年以來,通過網絡預約實現就醫的達230萬人。
遠程會診 高效便利
通過AR技術完成肺部CT影像三維重建
前線醫生采集病例,影像資料實時上傳,MDT多學科專家會診,確定最佳救治方案……日前,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5G智慧醫療創新中心通過“互聯網+智慧醫療”技術對云南省傳染病院一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了遠程會診。
昆醫大附一院門診辦公室副主任陶博介紹,遠程會診過程中,調取了昆醫大附一院互聯網云醫院上的多次肺部CT影像,通過AR技術完成三維重建,“專家們只需要戴上AR眼鏡,就可以將二維圖片立體化,360度高清立體呈現器官、病灶形態、細微結構,患者可以得到精準、個性化的診療。”
除了AR技術,5G技術也被應用在遠程會診中。1月29日,昆醫大附一院聯合中國移動云南公司推出了基于5G網絡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在線免費診療平臺”。每天20多名專家在線診療,為患者進行遠程診斷,避免就診人數較多造成聚集性感染。
平臺推出不久,昆醫大附一院就為一名新冠肺炎危重癥患者開出了智慧診療單。那是一名66歲的患者,因病情突然惡化從隔離治療點被轉運至保山市人民醫院,在接到保山市人民醫院的協助申請后,昆醫大附一院在24小時內組織了3次遠程多學科專家會診,成功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搶救回來。
陶博介紹,互聯網技術為真正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上級開方、基層治療”的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和“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就醫模式提供了支撐?!爸灰芯W絡,我們就可以隨時隨地為患者診療。對于一些醫療水平相對薄弱的地區來說,遠程診療打破了時空限制,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醫療服務。”
在線支付 精細管理
基于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互聯網+醫保”支付
“挺方便的,在手機上就能支付費用、使用醫保,不用去醫院排隊了?!鄙綎|省濟南市居民景阿姨患有高血壓,以前每個月都要到醫院開藥、繳費,很不方便。如今,她使用手機就能在互聯網醫院問診、買藥、支付,免去了來回奔波。
景阿姨是山東省互聯網醫保大健康服務平臺的受益者。今年4月,該平臺在濟南試點運行,基于醫保電子憑證和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醫保在線支付結算一體化。
據介紹,該平臺上,在患者通過人臉識別進行身份認證后,醫生可調取患者過去3個月的電子病歷,在線開具處方。未來,平臺將通過構建“互聯網+醫保+醫療+醫藥”綜合醫療保障服務體系,滿足山東省失能人員、慢病患者、困難群體和2300萬老人網上問診、復診購藥、慢病續方、醫保支付結算、送藥上門等多樣化的就醫需求。
其他地區也在積極探索“互聯網+醫?!敝Ц?。早在2018年,浙江省桐鄉市將烏鎮互聯網醫院納入市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范圍。該市參?;颊咴谠撫t院就診可使用醫保報銷。今年2月,天津市醫保局發布文件,將互聯網診療服務納入其依托的實體定點醫療機構實施統一醫保協議管理。今年以來,北京市多家醫保定點醫院開通互聯網診療服務,參?;颊呖稍诰€復診、開藥,線上實時醫保結算。
為了進一步推進“互聯網+醫療”的發展,滿足群眾多樣化的就醫需求,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建立管用高效的醫保支付機制,創新醫保協議管理,支持“互聯網+醫療”等新服務模式發展。
“‘互聯網+醫保’支付,一方面解決了群眾在線就醫不能使用醫保的問題,另一方面也讓新興的互聯網醫院得到醫保的支持,有利于進一步開展在線醫療服務?!敝袊鐣茖W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賀濱認為,各地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經驗,但“互聯網+醫?!币蟹€致遠,關鍵是要制定互聯網診療服務的標準化收費方式,并對醫保報銷做好精細化管理,確保每一筆醫保支出都落在實處。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31日 07 版)
據今年5月報道,南京市建鄴區莫愁湖街道長虹路的路邊公廁就安裝了人臉識別取紙設備。據新華社,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薛軍表示,人臉信息作為生物識別信息,一般來說伴隨著人的一生,是不可更改的。
近日發布的《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以下簡稱“藍皮書”)顯示,中國人工智能芯片進展顯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已超50億元。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蓬勃發展,其在推動更多智能化產品落地的同時,也為我國的數字化治理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在知乎平臺上,據一個名為“優房售樓系統”的賬號發布的名為《“口罩”也封印不了優房算法人臉識別》文章稱:后來,在房地產項目的實際使用中,利用渠道風控對佩戴口罩的客戶進行識別,人臉識別效果有了明顯提升。
謝苗諾夫夫婦所著教學工具書《俄漢雙語摘要和注釋》。長大后,跟隨父親的腳步,謝苗諾娃開始研究中國、傳播中國文化,并結識了同樣從事中國文化研究的丈夫亞歷山大·謝苗諾夫。后來,機緣巧合,謝苗諾夫夫婦受到尚斯國際出版社邀請,將《習近平講故事》翻譯成俄語。
近年來,移動互聯技術飛速發展,人臉識別、掃碼支付等新技術手段為大眾提供了便利,成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同時也給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帶來不便。加快人臉識別在一定范圍內應用場景的落地,向“銀發族”推廣更加簡便的智能化數字手段,讓老年人也能享受數字技術帶來的社會紅利。
4月17日,飛行員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埃塞薩國際機場準備駕駛飛機前往中國運回采購的防疫醫療用品和設備。位于布宜諾斯艾利斯省的歐尼可公立醫院是阿根廷第一家收治新冠患者的醫院,嚴峻的疫情形勢讓醫院的物資和醫療設備一度處于短缺狀態。
今年上半年,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也遇到類似的狀況,但她決定對人臉識別說“不”。在勞東燕看來,很多推動人臉識別落地的機構,可能并沒有意識到隨之而來的風險有多大。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毕蛑@一奮斗目標,我們黨帶領人民攻堅克難,砥礪前行,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不斷取得歷史性成就。消費范圍拓寬延伸,消費結構轉型升級,消費潮流澎湃不息,不僅點亮了生活色彩,而且增添了經濟發展動力
專家提醒,這些人臉信息有可能被用于虛假注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在依法嚴懲利用人臉信息進行違法犯罪的同時,更應強化全鏈條監管,筑牢信息安全防火墻,切斷人臉信息非法采集、銷售的渠道。
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網絡黑產從業者利用電商平臺,批量倒賣非法獲取的人臉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網絡工具及教程。人臉數據如果發生泄露或被不法分子非法獲取,就有可能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對此應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