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10:33 來源:映象網
電商平臺對刷單行為的打擊越來越嚴厲,從刷單報價就能看出來,最早刷一單才幾毛錢,現在至少要3.5元到4元。據報道,網購刷單灰色產業鏈近期異常活躍,包括“握手網”“寶寶刷單網”等多家刷單平臺近期業務頻繁,其中“握手網”號稱有60萬“刷手”,在被曝光之后,兩家刷單平臺的刷單業務依然沒有停止。(11月19日《經濟日報》)
在淘寶等電商平臺購物,一般來說,我們都會選擇銷量高,評價好的商品,因為潛意識里,我們會覺得評分高的商家信譽度高,商品值得信賴。在這種購物心理的影響下,某些無良店家在金錢利益的誘導下,便打起了歪主意,通過網絡刷單提高自家店鋪的信譽值,以此吸引廣大消費者,誘導其購物消費。
顯然,商家通過網絡刷單影響消費者的判斷力,誘導其錯誤消費,屬于商業欺詐行為。為了打擊網絡刷單行為,阿里巴巴與京東專門研發了“反作弊識別系統”,利用“數據識別+人工審核”的工作模式,對具有異常交易數據的商家,依據刷單嚴重程度,給予商家警告、降級、清退等不同程度處理。
然而,在電商平臺的嚴厲打擊下,刷單平臺的業務非但沒有停止,反而上漲了刷單報價,繼續為平臺商家刷單,為何會如此呢?原因有二,一是電商平臺掌握線上數據不足,打擊刷單行為,還涉及快遞公司、監管部門乃至司法機關等,因此,刷單平臺總能找到“空子”,在夾縫中頑強的發展。二是電商平臺并沒有執法權,只能根據數據判斷對違規賣家作出處理,這也就使得,刷單平臺有恃無恐。
顯而易見,要想徹底鏟除刷單平臺這個“毒瘤”,還需多部門合理,共同出手打擊。首先,電商平臺應主動出擊,組建“科技+人力”打擊隊伍的同時,出臺嚴厲的懲罰措施,對某些違法商家給予大額的金錢處罰,或者永久封店處理;其次,物流公司應增強社會責任心,積極參與到打擊刷單亂象中來,主動查處問題快遞,堵住刷單平臺的“空子”;再而,國家相關部門應加強聯合,成立一支集工商部門、消費權益部門、市場監督部門及公安部門的隊伍,加強對電商平臺線上線下的監,對刷單平臺和刷單商家進行聯合打擊。
筆者相信,只有多部門聯合起來,從線上和線下共同出擊,才能徹底鏟除刷單平臺這個“毒瘤”,進一步保障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程令強)
1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以下簡稱中消協)在其官網發布《“雙11”消費維權輿情分析報告》,監測發現今年“雙11”促銷活動期間消費負面信息主要集中在直播帶貨、不合理規則兩個方面,并點名汪涵直播帶貨涉嫌刷單造假;李雪琴直播銷售數據“注水”;李佳琦直播間“買完不讓換”等明星直播帶貨亂象。
事發新鄉輝縣 又現網絡“刷單”被騙:辛苦20年攢了20萬 刷單三天“飛”走18萬
近日,中國廣告協會制定了《網絡直播營銷活動行為規范》(以下簡稱《規范》),7月1日起實施,重點規范直播帶貨行業刷單、虛假宣傳等情況。
最近兩個月,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人都宅在家里,個別詐騙分子也盯上了這點,網上兼職刷單詐騙成為疫情防控期間最為高發的詐
“周星馳”“李白”“張三”等名字的訂房信息出現在美團酒店預訂后臺,很快又全部退款取消——針對在今年五一期間出現的異常訂單情況,美團酒店平臺的運營商將短時間內取消119次訂單的用戶高先生訴至北京朝陽法院,索賠經濟損失。
在昨日的庭審中,高先生的訴訟代理人當庭答辯稱,高先生訂房后取消的行為是因為美團酒店平臺有過錯在先。法院認為,高先生于2019年五一期間多次下單并取消的行為符合前述條款描述,構成違約。
理性對待粉絲熱情、引導粉絲合理消費,同時將明星效應轉化為提升商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契機,才能更好體現“粉絲經濟”背后的流量價值 作為文化娛樂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粉絲經濟”同樣要遵守市場經濟對于誠信、法治的要求
揚子晚報訊(通訊員 珠珠 記者 陳詠)網上替人刷單被騙,媒體多有報道,算不上什么新騙術。不管刷多少單做多少業務,騙子也不可能返還本金。被迷惑的當事人,一心想著要回自己的錢,再加上旁邊無人提醒,損失只會越來越大。這不,高郵的徐女士被騙了兩萬八千多元,她兩天內連續兩次被騙,而且是被同一個騙子騙走的,中間還報過警。
騙子的確該打,但從司法實踐看,“刷手”固然是“刷單高回報”騙局的受害者,但他們自身并不無辜。無論是對招攬刷手“刷單”的廣告,還是對??铀⑹值摹八胃呋貓蟆彬_局,都有必要治理。
近年來,除了淘寶、京東等購物平臺以外,抖音等短視頻平臺開始崛起。這些短視頻平臺在培養網紅的基礎上,還提供電商購物鏈接,依靠網紅們強有力的帶貨能力,讓部分用戶開始在短視頻平臺上進行購物。本以為網購多了選擇,但沒想到,這些短視頻平臺卻存在著刷單、假貨、欺詐等貓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