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3日07:55 來源:大河網
馬首銅像(圖源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
圓明園獸首曾在國博展出(圖源國家博物館官方微博)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張弋
本報訊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4年后,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清帝逃往承德,英法聯軍闖入圓明園,掠奪珍寶,并一把大火將其焚毀,用來以水報時的十二生肖銅像也一并被切割后擄走。160年后,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鑄造于乾隆年間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為紅銅鑄像,是圓明園長春園西洋樓建筑群海晏堂外噴泉的一部分,十二生肖代表了一天中的不同時辰,每天按時依次噴水,也被稱為“水力鐘”。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了解到,2007年,馬首銅像現身拍賣市場,何鴻燊斥資6910萬港元將其購回,并在港澳地區公開展示多年。2019年,作為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的獻禮,何鴻燊決定將馬首銅像正式捐贈國家文物局,馬首銅像在國博展出之后,如今回歸圓明園。
馬首回來了,其他的十一生肖首如今在哪?
記者查閱資料后發現,圓明園牛首銅像、虎首銅像、猴首銅像早在2000年就已回歸中國。2000年,佳士得和蘇富比在香港拍賣牛首、猴首和虎首銅像,首度點燃了國人對流失文物被拍賣的怒火,最終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以高價將文物購回。3年后,2003年,搶救流失海外文物專項基金主任張永年與其他專家獲悉,豬首銅像在一位美國收藏家手中。他們與對方談好了交易細節,為解決資金問題,遂向何鴻燊求助。何鴻燊斥資600萬元購得豬首銅像,并捐贈給保利藝術博物館。
目前,牛首銅像、虎首銅像、猴首銅像和豬首銅像均被保利藝術博物館珍藏。
2009年,鼠首銅像和兔首銅像在境外某拍賣機構舉行兩件獸首拍賣,引起社會強烈反應。此后中外各方都努力爭取使獸首以合適方式回歸中國。最終,兩件獸首被法國皮諾家族購得,并以其家族名義歸還中國。國家文物局將兩尊獸首劃撥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截至2020年12月,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七尊獸首已經通過拍賣、捐贈等方式回歸,尚有龍首、蛇首、羊首、雞首、狗首等五尊銅像仍下落不明。
大河報記者從國家文物局官方微博獲悉,“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以馬首回歸為主線,分為圓明重光、萬園之園、馬首回歸三個單元,揭秘深藏其間的文化密碼,著重講好文物回歸背后的故事。展覽面積1172平方米,共展出文物、照片等約100組件,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面向社會公眾開放。
小知識>>
獸首的設計者
十二獸首原來是在圓明園的西洋樓,海晏堂前的噴水池裝置,南北各放了6座獸首。
南邊是子鼠、寅虎、辰龍、午馬、申猴、戌狗;
北邊是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雞、亥豬。
它們的設計者是傳教士郎世寧(1688-1766),由法國人蔣友仁(1715-1744)設計監修,清宮廷匠師制作。
原本郎世寧想在這里放西方的裸體雕塑,但乾隆帝不同意,后來郎世寧充分考慮到了中國的傳統文化,于是就用了十二生肖的主題。
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正在正覺寺文殊亭展示。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此次入藏儀式由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舉辦,《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對于全國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重建圓明園,加強國家愛國主義文化建設的建議”,國家文物局經商北京市政府答復稱,遺址以斷壁殘垣告誡后人勿忘國恥、警鐘長鳴,重建圓明園缺乏必要的考古及歷史文獻依據,且將改變圓明園遺址被列強破壞的歷史現狀,應慎重論證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捐贈儀式現場,國家文物局宣布:經與捐贈者澳門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協商,“馬首”銅像,將交由圓明園管理處展陳、收藏。有了圓明園收藏書畫作品的《名錄》,劉陽和同事們開始四處奔走,努力尋找這些作品的下落,并用不同的顏色標注了這些作品出現的地方。
捐贈儀式現場,國家文物局宣布:經與捐贈者澳門愛國企業家何鴻燊先生協商,“馬首”銅像,將交由圓明園管理處展陳、收藏。有了圓明園收藏書畫作品的《名錄》,劉陽和同事們開始四處奔走,努力尋找這些作品的下落,并用不同的顏色標注了這些作品出現的地方。
隨處可見的服務機器人、移動式紅外測溫技術、炫酷的VR全景電影……穿行在本屆服貿會的各展館,5G+8K、云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帶來的新應用精彩紛呈,與服務貿易深度融合,智能化元素撲面而來。
當日,國資委輕工機關服務中心向圓明園管理處捐贈流散文物1件。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準備搬運回圓明園的流散文物太湖石(9月8日攝)。 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9月8日,圓明園管理處工作人員在介紹太湖石上刻畫的詩句。
文中還提到,2019年11月,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和澳門回歸20周年,何鴻燊決定將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給國家文物局。何鴻燊是澳門舉足輕重的人物,曾任第9至11屆全國政協常委,多次受到中國國家領導人接見,曾參與見證中英、中葡談判及香港、澳門回歸祖國。
記者25日從文化和旅游部獲悉,經綜合評定,擬新增北京市圓明園景區等22家旅游景區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公示期為12月25日至12月31日。據悉,這22家旅游景區包括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景區、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胡楊林旅游區、江蘇省無錫市惠山古鎮景區、江西省萍鄉市武功山景區等。
近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的消息引發各界關注。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的《回歸之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歸成果展》上,不少觀眾聚攏在展柜前,一睹其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