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2日21:16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當地時間12月1日,總部位于法國巴黎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最新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報告指出,中國將是今年唯一實現了經濟正增長的國家。到明年年底,全球經濟可能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預計中國對明年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報告預計,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全球經濟下降4.2%。隨著未來新冠疫苗投入使用,將有助于提振市場信心,推動全球經濟復蘇。全球經濟可能在明年年底恢復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但增長可能不平衡。預計明年中國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三分之一。
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學家 布恩:可以看到中國和韓國比其他國家更好地應對了危機,中國和韓國在全球經濟增長中都有相當大的占比。
布恩表示,隨著新冠疫苗投入使用以及各國對于疫情的管控,全球經濟形勢將更加光明,但情況仍不穩定。尤其是對于中小型企業而言,持續的不確定性將使它們的生存受到威脅,面臨更加嚴重的經濟損失。布恩指出,疫情對經濟造成的后果未來數年將一直持續,各國政府須盡快解決其對最弱勢群體的影響。
經合組織秘書長古里亞表示,目前許多國家正面臨疫情反彈,經濟復蘇也會受到影響。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進行國際合作。
進博會提振了全球商業信心,進一步向世界敞開了中國需求的大門,為全球企業提供了重要創新平臺。眾多新產品、新技術、新服務進行全球首發、中國首展,成為本屆進博會的一道風景。
進博會所搭建的巨大開放平臺,讓世界新技術、新產品更多更快地在中國落地,也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進一步助力世界經濟和貿易復蘇與發展。當地時間11月6日,南非外交部副總司長阿尼爾·蘇克拉爾在接受總臺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舉辦將有利于全球貿易增長,中國向世界傳達了合作共贏的重要性。
杰弗里·岡本表示,中國采取的大規模防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中國的金融和貨幣政策也為經濟復蘇奠定了良好基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 杰弗里·岡本:不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減緩了疫情危機的沖擊,也幫助中國經濟快速恢復。
杰弗里·岡本表示,中國采取的大規模防疫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疫情,中國的金融和貨幣政策也為經濟復蘇奠定了良好基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第一副總裁 杰弗里·岡本:不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減緩了疫情危機的沖擊,也幫助中國經濟快速恢復。
近日,美媒刊文認為疫情將推動中國GDP增長遠超美國。彭博社16日報道,新冠疫情將對全球經濟增長產生持久的影響,中國將進一步走在全球經濟增長的前列。在爆發金融危機的2008年,中國的經濟規模僅為美國的31%,但到2021年將接近75%。
“現在,中德兩國貿易往來正迅速恢復,每周都會有45~60趟中歐班列往來于杜伊斯堡和中國之間。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全球貿易今年以來大幅下挫,但中國外貿整體表現仍好于市場預期,好于全球主要經濟體。
阿姆列巴耶夫表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經濟逐步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展現出了增長勢頭。阿姆列巴耶夫認為,中國市場將為全球各國的發展創造機會,同時,中國本身的發展將為世界經濟恢復奠定基礎。
近日,美國通過“香港自治法”及有關涉港決議,宣布對香港采取一系列“制裁”措施,取消對香港的相關優惠待遇,包括出口許可證豁免的規定。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因此,美國取消對香港的相關優惠待遇對香港貿易沖擊十分有限。
化解外部風險因素對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不能是孤立的行動,任何國家都做不到關門閉戶搞經濟,中國當然也不例外。” 經濟運行周期、疫情沖擊等因素,給全球化帶來一系列新問題,中國提出經濟發展的雙循環,表明國內經濟的發展與全球經濟的聯系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西拉:根據世界銀行的基線情景預測,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經濟衰退將使7100萬人陷入極端貧困。西拉:像所有其他主要經濟體一樣,中國政府不斷加強政策措施以緩解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經濟下滑的經濟和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