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20:38 來源:東方網
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有力法治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從歷史和現實相貫通、國際和國內相關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時代為什么實行全面依法治國、怎樣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
法治,是規范,是保障,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必由之路。我們黨歷來重視法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明確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并將其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予以有力推進。從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專門進行研究,作出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到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從全局和戰略高度對全面依法治國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護航美好生活,法治中國建設開啟嶄新局面,法治中國面貌發生深刻變革,法治中國舒展美好畫卷。
歷史和現實的發展實踐提示我們,沒有法治保障,就沒有高質量發展,就沒有美好生活。有人把經濟社會發展比喻成為一輛加速行駛的汽車,車速越快,車輛的“底盤”必須越牢靠。這個“底盤”就是法治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無不以法治為框架、用法治作支撐、由法治來保障。特別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因為我們在法治軌道上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才取得了重大戰略成果,贏得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
歷史和現實的發展實踐啟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成就和經驗的集中體現,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唯一正確道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發出了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動員令,奪取新勝利靠什么保障?“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靠什么護航?法治不是選擇題,而是必選題、必答題,是硬底氣、硬支撐。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只有更加重視法治、厲行法治,依法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才能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才能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越走越寬廣。
歷史和現實的發展實踐明示我們,黨的領導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法治建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黨中央的統一領導、統一部署、統籌推進,充分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確保了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這次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好抓實的重點任務,提出一系列具有全局性、基礎性的重大舉措,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按下了“快進鍵”,讓法治中國舒展更加美好的畫卷。
立于潮頭,方知浪高風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同步交織、相互激蕩、相互作用的今天,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你我一起奔跑。只要我們以這次會議為新坐標、新起點,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中國的強大動力,轉化為推進法治建設的具體思路和舉措,轉化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生動實踐,就能在法治軌道上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讓法治像陽光一樣溫暖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護航黨和國家的偉大事業走向新的更大輝煌。
人生的每個時刻,都有憲法默默守護。無論多險的路,都不能阻礙法治中國的腳步。杭州是新中國第一部憲法——1954年憲法的起草地。給仁多瑪小學的同學們上了一堂生動的憲法宣傳課。
習近平: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憲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蘊含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文化,樹立當代法治理念的重要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進程中,形成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黨全國要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吃透基本精神、把握核心要義、明確工作要求,切實把習近平法治思想貫徹落實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
題:為千秋偉業夯基固本——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紀實 習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的內涵,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得到集中凝練的概括—— “堅持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
最后,“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就包括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全面依法治國擘畫了藍圖,而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發揮著引領新時代法治發展的重大作用。
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確立是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的一件大事。全面準確學習領會習近平法治思想,對于深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實踐、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習近平法治思想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全面依法治國實踐提供了強大思想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系統闡述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思想。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奮力開啟新時代法治中國建設新征程,必須堅定不移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法治理論、法治體系、法治文化“四位一體”,毫不動搖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自信、法治理論自信、法治體系自信和法治文化自信。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黨的十九大召開后,黨中央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法治中國建設邁入系統協同推進新階段。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要重點抓好的工作提出了11個方面的要求。
道路問題關系全局、決定成敗。在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這個根本問題上,我們要樹立自信、保持定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向前推進一步,法治建設就要跟進一步。一流的軍隊,必然有一流的法治;建設一流軍隊,需要一流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