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02日21:08 來源:法制網
法制網特約評論員 葉日者
今年的12月4日是第七個國家憲法日。第三個“憲法宣傳周”以“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揚憲法精神”為主題。
治國憑圭臬,安邦靠準繩。近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京召開,中共黨史上首次召開的這一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習近平法治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性、深刻的理論性與全面的指導性,“是順應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要求應運而生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馬克思主義法治理論中國化最新成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因而,當下對憲法精神的理解與把握,應置于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宏大體系下進行。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聞無址忽成岑。”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十一個堅持”構成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內涵。其中,“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被放到顯著位置。
首先,“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要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憲法法律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和實施憲法法律,彰顯了黨的領導力量。因此,黨的領導是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特征,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式。同時,我們也要辯證地認識到,“具體到每個黨政組織、每個領導干部,就必須服從和遵守憲法法律,就不能以黨自居,就不能把黨的領導作為個人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的擋箭牌。”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其次,關注于憲法的效力和實施,“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都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憲法與國家前途、人民命運息息相關。因此,維護憲法權威,就是維護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權威;捍衛憲法尊嚴,就是捍衛黨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嚴;保證憲法實施,就是保證人民根本利益的實現。
“天下之事,不難于立法,而難于法之必行。”憲法的生命在于實施,憲法的權威也在于實施。“法治權威能不能樹立起來,首先要看憲法有沒有權威。”我國憲法發展歷程充分表明,只有我們切實尊重和有效實施憲法,黨和國家事業才能順利進行。
最后,“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就包括堅持憲法確定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地位不動搖,堅持憲法確定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不動搖。”中國共產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我國憲法是以根本法的形式反映了黨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取得的成果,反映了在歷史和人民選擇中形成的黨的領導地位。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只有在黨的領導下依憲治國、依憲執政,人民當家作主才能充分實現,國家和社會生活法治化才能有序推進。堅持國體和政體的不動搖,是凝聚人心的行動指南,更是依憲執政的應有之義。
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而且具有非常深刻的政治和法治價值,其內涵豐富、論述深刻、邏輯嚴密、系統完備,為新時代法治發展指明方向。憲法因其重要地位,在“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過程中,無疑將起到引領作用。
科學立法是依法治國的前提。各級立法機關要自覺在憲法和法律框架內履行職責,無論是審議修改法律案、開展立法調研,還是進行制度設計、研究重大問題,都應始終堅持以憲法為依據,把憲法確立的國家重大制度、重大事項轉化為具體法律制度,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相互銜接、密切配合的法律規定,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嚴格執法是關鍵環節。在我國,約有80%法律、90%地方性法規和幾乎所有行政法規,都由行政機關執行,執法主體多,與百姓關系也最密切。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作為國家行政機關,負有嚴格貫徹實施憲法和法律的重要職責,要規范政府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同時,嚴格執法需要司法人員必須盡職盡責,秉公執法,嚴肅執法,嚴格按照法律規定和程序辦案,做到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只服從事實,只服從法律,做到追究和處罰有據,對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都要依法追究,依法處罰。
公正司法是重要保證。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線,司法公正對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推進法治中國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一次不公正的審判,其惡果甚至超過十次犯罪。因為犯罪雖是無視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審判則毀壞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要實現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司法行為必須遵循憲法法律的規定,要“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
全民守法是基礎工程。守法的前提知法、懂法。法律的底線不能逾越、道德的紅線不能觸碰,法律的義務不能棄、道德的責任不能丟。全民守法是建設法治中國的重要環節,是弘揚法治精神的基礎工程。全民守法,不僅要求全體中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地學法、守法、用法,而且要求一切在華工作、學習、生活、旅游的外國人、外國公司企業以及其他無中國國籍者都必須遵守中國的憲法和法律,任何個人和組織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在全社會深入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工作,讓尊崇憲法、學習憲法、遵守憲法、維護憲法、運用憲法的觀念深入人心,在全體公民中樹立正確的憲法觀念和法治意識,正如盧梭所言,“真正的立法不是制定在法典中,而是播種在整個民族的心靈上”。
實踐無止境,理論探索和學習永無止境。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全面依法治國擘畫了藍圖,而作為根本大法的憲法,發揮著引領新時代法治發展的重大作用。
(作者系最高人民檢察院特約檢察員)
據悉,上海已經連續31年舉辦“憲法宣傳周”活動,今年恰逢“七五普法”收官年,上海市司法局聯合市教委、市青少年校外活動基地建設上海市憲法教育館,并于12月4日國家憲法日當天舉辦上海市第16屆成人儀式。”羅培新說,聚焦青少年法治宣傳教育,不斷探索新經驗新樣本,為建設法治昌明的超大城市再添砝碼,為“平安上海”“法治上海”建設再立新功。
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對憲法確認的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充滿自信。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必須對憲法確認的我們黨領導人民創造的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滿自信。
3.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憲法宣傳周”期間,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出各地各部門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活動情況報道。6.請全國黨報黨刊在12月4日當天刊發憲法宣傳公益廣告(“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海報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組織設計制作)。
2019年11月20日,中央宣傳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發出關于印發《2019年全國“憲法宣傳周”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要求各地按照方案認真開展好2019年全國“憲法宣傳周”工作。
3.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在“憲法宣傳周”期間,在“新聞聯播”節目中播出各地各部門開展憲法學習宣傳活動情況報道。6.請全國黨報黨刊在12月4日當天刊發憲法宣傳公益廣告(“國家憲法日”主題宣傳海報由司法部普法與依法治理局組織設計制作)。
這歷史性的一刻,再次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堅定意志,也為維護憲法權威、捍衛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作出了表率。回顧人類憲法發展史,好的社會實踐與好的憲法相輔相成;回溯新中國的憲法制度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清晰可見。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憲法是國家根本法,是國家各種制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憲法為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奠定了憲法根基,提供了根本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