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7日12:16 來源:猛犸新聞
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陳思 章衡/文 首席攝影記者 袁曉強/圖 毛瑞灃/視頻 張霓/剪輯
“引黃灌溉,墑情甚好,欲與江南比豐饒。”11月16日上午,“丈量五千年蝶變黃河岸”主流融媒體沿黃探訪河南活動采訪團,來到了焦作武陟縣,探訪了“新中國引黃第一渠”——人民勝利渠。在這里,滾滾黃河——曾經給中下游百姓帶來深重災難的害河——終于被新中國馴服,開始造福豫北人民,黃河水順著人民勝利渠,流向田間地頭,流進千家萬戶……
很難想象,“抬頭是邙山,低頭是河灘。大風黃沙刮過來,光想埋住俺”會是人民勝利渠通水前,渠首百姓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河南省人民勝利渠管理局渠首分局局長張存省告訴記者:“人民勝利渠灌區工程于1951年開工, 1952年4月建成開灌。灌區設計灌溉面積 184.84萬畝,主要擔負著灌區農業、工業、城市生活、生態補源供水和灌區排澇等任務,受益地區包括新鄉、焦作、安陽三市的12個縣市(區)的57個鄉(鎮)。人民勝利渠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黃河中下游興建的第一個大型引黃自流灌溉工程。她的建成,結束了‘黃河百害,唯富一套’的歷史,拉開了大規模開發利用黃河水沙資源的序幕,宣告了新中國治理黃河初戰告捷,標志著黨和人民治黃事業上的勝利,成為新中國治黃史上的一座不朽豐碑。”
位于渠首的人民勝利渠展覽館內,一張張充滿歷史氣息的黑白照片,一行行見證時代的陳述文字,一頁頁珍貴的歷史資料,讓建國初期人民勝利渠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再現眼前。走出人民勝利渠展覽館,合圍的綠植,遠處的農田,寫著“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項目”“國家自然基金科學項目”字樣的標示牌,讓編輯記者們看到了人民勝利渠孕育出的勃勃生機。
據了解,人民勝利渠的興建,打破了外國專家“黃河無法治理”的論斷,曾先后吸引40多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以及聯合國官員前來參觀考察。68年來,人民勝利渠使灌區內10萬多畝鹽堿地全部變為良田,還催生了“原陽大米”“延津小麥”等全國知名農業品牌。
來自福建東南網的記者楊元攀告訴記者:“我生活在長江流域,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黃河,更是就第一次這么近距離的接觸黃河。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木蘭溪提出要‘變害為利,造福人民’,我覺得人民勝利渠也完全做到了。一條渠改變一條河,幾座城,造福一方人民、一個國家,這是中華民族創造的奇跡。”
“68年來,人民勝利渠伴隨著新中國成長的步伐,經歷了挫折、發展、壯大的艱辛歷程,一路走來,碩果累累、功勛卓著。灌區共引(供)水400億立方米,社會效益達450多億元,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水利支撐,做出了巨大貢獻,是造福豫北人民的‘幸福渠’!”張存省望著身旁奔流的黃河水,動情地說道。
作為國家“十三五”規劃重點工程項目,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拉林鐵路目前已累計完成投資270多億元,全線47座隧道絕大多數貫通。西藏大力實施以“神圣國土守護者、幸福家園建設者”為主題的鄉村振興戰略,加快邊境小康村建設。
7月31日,記者從省水利廳獲悉,我省十大水利工程穩步推進,已開工的8個工程完成投資79.08億元,占累計下達投資計劃的69.4%。其中,大別山革命老區引淮供水灌溉工程、宿鴨湖水庫清淤擴容工程已超額完成年度任務,小浪底北岸灌區工程、衛河共產主義渠治理工程完成率超過50%。
5月9日,我省舉行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灌區工程暨2020年度四水同治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省長尹弘在主會場作動員講話并下達集中開工令。尹弘要求,要進一步增強大局意識和責任意識,切實把四水同治這一利在當前、惠在長遠的重大工程抓緊抓好。
5月9日上午,河南省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灌區工程暨2020年度四水同治項目集中開工動員會在焦作舉行,省長尹弘出席并下達開工令。尹弘指出,此次西霞院水利樞紐輸水灌區工程等22個項目舉行集中開工動員會,表明省委、省政府堅定不移抓項目建設的鮮明導向。
在江蘇,鹽城市射陽縣生態環境局加快推進“一張網”改革工作,簡化環評審批環節,探索建立規劃環評新路徑。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浙江省嘉興市生態環境局收到了一份有軌電車項目的環評報告,并通過視頻會議的形式召開了項目專家咨詢會。
在近30年來灌溉面積逐年增加、灌溉保證率提高、糧食總產量穩定增加的情況下,農業用水量一直維持在4000億m3左右,其中農業灌溉用水保持在3400億m3左右,農業用水比重從2000年約69%下降到目前約62%。河套總干渠第四節制閘分水樞紐灌區建設馳而不息,夯實糧食安全基石;條條渠道澤潤大地,農業告別“望天收”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