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5日11:18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本周二(11月10日),在世界第四極馬里亞納海溝,來自中國、搭載著三名潛航員的潛水器“奮斗者”號,被穩穩起吊下放入水,直至海底著陸。
全球海洋最深處,中國奮斗者來了,10909米,是“奮斗者”號的最終坐底深度。
這個活躍在教科書上的太平洋海溝,在4500萬年前由大陸和海洋板塊擠壓、俯沖形成,是人類星球上已知可到達的最深處,接近11000米,又被稱為挑戰者深淵,是珠穆朗瑪峰頂疊加一座西岳華山的海拔高度。
在萬米海底,成就“妙不可言”奮斗者的,是一系列超高難度的國產核心技術。“奮斗者”號下潛至萬米深處,水壓超過110兆帕,這相當于2000頭非洲象踩在一個人的背上,它首先面臨的是超強高壓。
鈦合金加工非常難,“奮斗者”號的前輩“蛟龍號”鈦合金艙,靠俄羅斯幫忙加工,這一次,有近30家中國企業給予配套支持,這便有了中國自主研發的全新高強高韌耐海水腐蝕鈦合金。
經過幾小時漫長歸程,“奮斗者”號浮出海面,桔紅色涂裝和GPS信號發射器讓母船迅速找到了它。
總臺央視記者 叢威娜:上去了上去了,好危險,他好像有點滑下去了。
風浪中,蛙人艱難安插拖鉤。一番周折后,“奮斗者”號終于平安歸來。
事實上,這并非一次性下潛。勤奮的“奮斗者”號,時隔兩天,在本周五再次下潛萬米深淵,這次它帶上了兩個小弟,一個叫“滄海”一個叫“凌云”。“滄海”號實際上是“奮斗者”號的御用攝影師,全海深4K超高清視頻記錄它在海底的一舉一動,而“凌云”號又是“滄海”號的攝影助理,是提供更多角度照明的第二機位。著陸的“滄海”號按兵不動耍大牌,“奮斗者”號用定位技術找到了它。
總臺央視記者 楊理天:大家可以看到現在潛水器的整個輪廓已經全部都出來了。好,現在又開了一盞燈,太漂亮了這是歷史性的一刻。
在現場,“滄海”號在拍“奮斗者”號,“奮斗者”號中的潛航員也在擦拭觀察窗用自己的手機拍“滄海”號。這對海底互拍的超強CP還實現了全球首次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
上月球、登珠峰,如今下深海,好奇心引領人類探索生命起源、地球演化等認識人類自身的重大命題,未來,將有更多像“奮斗者”號一樣的高科技重器,帶人類走向更深更遠。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必須切實提高我國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11月28日,創造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順利返航。 聽“奮斗者”號總設計師葉聰、主航員張偉,講述萬米深潛背后的故事。葉聰,曾擔任“蛟龍”號首席潛航員和“深海勇士”號副總設計師,被任命為“奮斗者”號總設計師。
大約在10天前,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的“奮斗者”號順利返航。中國船舶集團702所 “奮斗者”號總設計師 葉聰:探索一號它是一艘科考船,是科學家的海面工作室,“奮斗者”號是科學家的海底工作室。
日新月異的中國,從來不缺振奮人心、提振士氣的好消息。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的號角吹響,是心頭的關切,也是腳下的實踐。從“愿景”到“實景”的美妙變化,也為時代記錄著一方水土的奮斗場景,就此砥礪著更加長遠的壯美征程。脫貧攻堅任務如期完成,而奮斗者永不止步。
“奮斗者”號的成功海試充分驗證了
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這份榮光屬于所有致力于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屬于每一位不畏艱險、敢于攀登的奮斗者。
11月28日,“奮斗者”號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并順利返航。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海南三亞。10月10日,“奮斗者”號從三亞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
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圓滿完成萬米深潛海試任務,順利返回海南三亞。10月10日,“奮斗者”號從三亞崖州灣南山港碼頭啟航,前往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海域實施萬米深潛試驗任務。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于11月28日勝利返航。探索萬米深海,是一代代海洋科技工作者矢志追求的遠大目標,也是“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專項的核心任務。
聯播+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并勝利返航。習近平總書記發來賀信,致以熱烈的祝賀,向所有致力于深海裝備研發、深淵科學研究的科研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