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13:16 來源: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手機報
日前,由中國旅游報、微信團隊、騰訊文旅產業研究院共同發布的“好看中國”視頻號全國景區/度假區top10排行榜中,云臺山景區以優質的內容創作和影響力榮登全國第二位。與此同時,在中國旅游景區協會和華僑城創新研究院聯合發布的10月中國旅游自然景觀類景區歡樂指數THI排行榜中,云臺山位居全國第三位;由中國旅游報、中國社會科學院輿情調查實驗室、阿里巴巴合作完成的景區數字化發展水平、全鏈路游客服務評價、旅游綜合管理評價三項排名中,云臺山同時位于全國景區第八位,在發布的全國5A景區新媒體傳播力指數月度排行榜中,云臺山長期位于全國前三甲。
疫情以來,云臺山景區圍繞“宣傳力度不減、市場聲量不斷、項目推進不停、人心凝聚不散”的總策略,在歷史罕見、任務艱巨的抗疫、復工復產過程中,取得了不凡成就,頻頻登上全國各大榜單。通過多措并舉、積極營銷,云臺山景區引領行業,成就卓著,造就了旅游業內繼“云臺山現象”之后的,疫情下的“云臺山旅游新現象”。
危中搶“機”,云臺山引領行業突圍
自2月28日恢復開園起,云臺山展示了敏銳的營銷嗅覺,并借助一系列營銷、服務創新措施,打出“組合拳”,引領行業復蘇,也為恢復景區人氣打下了堅實基礎。
比如,借助鐘南山院士曾發表的“打太極拳能夠提高免疫力”這一熱點言論,云臺山景區充分發揮焦作作為中國太極之鄉的優勢,組織2000名職工練習太極拳,并邀請太極達人、文旅達人、網紅走進景區參與太極拳習練活動,相關話題閱讀量達到6000余萬次,讓云臺山在恢復開園之初聲名大振。
漢服愛好者走進云臺山
3月下旬,按照本地人游本地景區的思路,云臺山充分發揮龍頭景區帶動作用,聯合青天河、青龍峽、陳家溝、嘉應觀等焦作市域景區推出焦作本地游客免門票政策,共接待游客20萬人次。兄弟景區抱團“取暖”,既提高了云臺山的游客接待量,也讓兄弟景區迅速恢復了信心。
作為市場爆點之一,云臺山景區于3月底推出的100元不限次游覽的2020年預售年票,8天共銷售25萬張,提前鎖定游客量;為推動文旅深度融合,4月份,云臺山景區又舉辦第二屆“錦繡中華 云臺山漢服花朝節”,邀請漢服達人、文旅達人等參與活動,成功將“云臺山漢服花朝節”打造為爆款文化IP,活動期間,云臺山漢服花朝節相關曝光量達到近3億次;以帶動周邊文旅產業復蘇為目標,云臺山又推出對河南省家鄉人分批免門票的重磅舉措,引發省內旅游行業震動,全省媒體采訪報道,全省旅行社齊發云臺山,乃至六月被旅游業界稱為“云臺山月”,實現了省內游客全覆蓋的宣傳效果,以及巨大的引流成效。
6月13日,云臺山又舉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展示活動暨非遺購物節,為河南省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拉開序幕。緊接著,6月21日,第二屆全球文旅創作者大會開幕式在云臺山舉辦,600余名達人走進云臺山進行創作,全網傳播量高達7億多次,云臺山抖音熱度位居全國第二位,為云臺山帶來了全國轟動、爆發性的宣傳效果。整個6月份,云臺山游客量快速恢復,大幅增長。
“旅游+”特色夜經濟 帶動鄉村小鎮消費熱
“在震動的音浪中搖擺熱舞、在炫酷的機甲激光秀前拍照打卡、在美食市集里大快朵頤……”自7月17日云臺山電音節舉辦以來,開啟了45個夏日狂歡之夜,獲得了全國各界的廣泛關注和參與,入場觀眾24萬人次,收入1500萬元;抖音相關話題播放量超3億次,微博話題閱讀量3000多萬次,人民日報、人民網、新華社、新華網、中國青年報、中國旅游報等全國百家媒體報道,全網曝光量高達5億多次,實現了人氣、收入“雙豐收”。云臺山電音節不僅塑造了景區又一大IP 活動,還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帶動效應,有力拉動了景區岸上小鎮的消費熱潮,整合帶動了小鎮及周邊的餐飲、住宿、購物、娛樂、交通等文旅產業鏈快速恢復,實現逆勢增長。
云臺山夜游
在引流效果下,7月至8月景區游客接待人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分別較2019年同期增長了18%和12%;電音節舉辦地岸上小鎮旅游消費收入較去年相比翻一番,小鎮民宿入住率達100%,出現了一房難求的火爆場景,到云臺山“觀美景、品美食、住美宿、共狂歡、賞夜游、逛小鎮”成為新時尚。
云臺山岸上小鎮
同時,云臺山還將繼續完善夜游、夜購、夜食、夜娛等特色的“夜”態產品,重點打造音樂元素,將云臺山岸上小鎮變身成為音樂小鎮,發展音樂文化和相關產業,通過明星、網紅、流量打造云臺山具有“音樂”特色的小鎮夜經濟。
從“云臺山現象”,到“云臺山新現象”
作為國內山水景區第一梯隊的佼佼者,云臺山在抗疫以來的一系列積極舉措,有力、有利,不由得讓人想起了令業界印象深刻的“云臺山現象”。從全國首批AAAAA級景區到世界杰出旅游服務品牌,從“黑色主題”到“綠色印象”,從帶動3萬余人就業到開拓多元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云臺山濃墨重彩的書寫了一年又一年的不平凡。
云臺山秋景
越是艱難困苦,越見使命擔當。如今,疫情防控常態化的新形勢,對云臺山來說是考驗,更是重整行裝的再出發。云臺山堅定“以轉型升級為主線,管理服務為核心,市場營銷為支撐,項目建設為抓手”的高質量轉型發展信心,打出了網紅IP活動、政策激勵、創新營銷等市場重啟的文旅“組合拳”,全力推進總投資16個總投資200億元的“云系列項目”,不斷升級云臺山的“五員一體”優質服務,實現了疫情后市場啟動全省第一,游客人數全省第一,綜合收入全省第一的好成績,截至目前,今年云臺山景區游客量已突破300萬人次恢。在不少旅游業內人士眼中,被譽為繼“云臺山現象”之后的“云臺山新現象”。
深山藏古寺,碧溪鎖少林。少林寺方丈釋永信大和尚與采訪團面對面交流,并就包括蔡志忠在少林寺剃度出家一事在內的熱門問題,回答了記者們的提問。釋永信:少林文化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產物,我們有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這種生活方式追求清凈,追求自我解脫。
10月4日,四川省著名旅游景區——青城山-都江堰景區官微發文稱,建議自駕游客游覽該景區時,不要使用高德地圖導航。記者注意到,在該文章下面已有諸多讀者留言,吐槽因高德地圖導航的問題,對其在青城山-都江堰景區游覽帶來的不便。
“安土重遷,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據講解員介紹,洪洞大槐樹移民的時間應該從北宋末年宋室南遷開始,到明朝洪武、永樂形成高潮,一直延續到清代中葉。老家是一杯醇香濃茶,泡在心里越久,味道就越濃郁……” 山西有好醋,山西有好酒,到了山西,我們一起回家。
“十·一”黃金周臨近,遼寧秋意漸濃。9月23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遼寧媒體采訪團一行來到盤錦市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感受這里“紅灘綠葦”的自然景觀。
23日,“幸福東北”網絡主題活動采訪團走進位于盤錦的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宋雅靜/攝 世界紅色海岸線—紅海灘國家風景廊道景區位于遼河入海口。
山之語:《隋書地理志》記載:“括蒼有縉云山。”一名仙都,一曰縉云,浙江麗水縉云縣由此得名。據傳軒轅黃帝曾在此架鼎煉丹,筑成鼎湖峰。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和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聯合全國眾多美術館、博物館,發起50場線上展覽,為公眾奉上云端“文化盛宴”,并授權人民網首發。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攝影,美術門類一應俱全;青銅器、陶器、玉石器、金銀器,精品文物琳瑯滿目……VR全景、360°無死角,讓你宅在家中,觀在“云端”。
日前,國家發改委推廣了16個特色小鎮的五個方面典型經驗,同時公布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淘汰整改的419個“問題小鎮”。如今,以發展創新創意產業為核心,夢想小鎮入駐企業達3900家左右,集聚創業項目1500余個、創業人才1.5萬名,完成特色產業投資31億元,年繳納稅收4億元,發明專利擁有量30項。
4月23日,成都森林消防大隊院內救援車輛整齊排列,一場消防演練正在展開。” 成都森林消防大隊一中隊中隊長唐天鈞介紹,青城山和都江堰景區內都有眾多道觀、寺廟等名勝古跡,一旦發生火災,后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