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9日16:11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在上海市長寧區北新涇街道新涇六村,居民在加裝了電梯的12號樓旁聊天。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為很多人的期盼,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后,這項工作引起老百姓更廣泛的關注。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未來,將推動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
小區是城市中人們生活的地方。小區的設施建設、環境治理、便捷程度,與每一個城市居民的生活幸福感息息相關。然而,老舊小區年久失修、設施不齊、不夠便捷,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成為很多人的期盼。
今年,我國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按下快進鍵。7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出《關于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這項工作引起老百姓更廣泛的關注。
惠及上億群眾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是重大民生工程和發展工程,對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生活需要、推動惠民生擴內需、推進城市更新和開發建設方式轉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按照規劃,我國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2022年,基本形成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制度框架、政策體系和工作機制;到“十四五”期末,結合各地實際,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年底前建成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的改造任務。
住建部數據顯示,截至去年5月底,各地上報需要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有17萬個,涉及居民上億人。
“老舊小區改造,必須體現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黃艷介紹,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是因為群眾有期盼,且直接關系到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還是要堅持居民自愿、尊重居民意愿,激發居民參與的積極性。改得好不好,也是由居民來評價。改后怎么管,仍要引導居民協商確定?!秉S艷說。
黃艷介紹,老舊小區改造還要堅持落實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以老舊小區改造為切入點,完善城市人居環境質量,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解決城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
目前,一些省區市正在加快推進老舊小區改造。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1月份至7月份,全國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22萬個,占年度目標任務的56.4%,較6月末提高了16個百分點;涉及居民442.74萬戶,占年度目標任務的62.7%,較6月末提高了15.6個百分點。
老舊小區改造內容擴展
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怎么改?
老舊小區改造在很多城市一直都在開展,這次有什么不一樣?一個重要的區別就是改造內容擴展了。黃艷介紹,過去主要是局限在基礎類改造,這次擴展到完善類、提升類,某種程度上是城市綜合更新改造提升。同時,老舊小區改造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高城市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過程。
“老舊小區改造分為基礎類、完善類和提升類,主要是依據老舊小區的實際情況,以及居民的具體需求來劃分。”黃艷說。
基礎類是為滿足居民安全需要和基本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市政配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以及小區內建筑物屋面、外墻、樓梯等公共部位維修等。
完善類是為滿足居民生活便利需要和改善型生活需求的內容,主要是環境及配套設施改造建設、小區內建筑節能改造、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等。
提升類是為豐富社區服務供給、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立足小區及周邊實際條件積極推進的內容,主要是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建設及其智慧化改造,包括改造或建設小區及周邊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衛生服務站等公共衛生設施、幼兒園等教育設施、周邊防護等智能感知設施,以及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保潔、便民市場、便利店、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等社區專項服務設施。
黃艷介紹,完善類和提升類基本上是菜單式的,大家都需要、都同意,就找資源去做。在實踐中,應該結合供給側改革,補齊社區公共服務設施短板,給居民提供菜單式選擇。
改造資金三方共擔
老舊小區的改造資金從哪里來?黃艷介紹,未來,將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建立改造資金政府與居民、社會力量合理共擔機制。
“老舊小區改造的主體是居民?!秉S艷介紹,將合理落實居民出資責任,按照誰受益、誰出資原則,積極推動居民出資參與改造,可通過直接出資、使用(補建、續籌)住宅專項維修資金、讓渡小區公共收益等方式落實。還要研究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用于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的辦法,支持小區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等自住住房改造。鼓勵居民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等支持改造,鼓勵有需要的居民結合小區改造進行戶內改造或裝飾裝修、家電更新。
社會力量也有機會參與到老舊小區改造中去。有關部門將引導專業經營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出資參與小區改造中相關管線設施設備的改造提升;改造后專營設施設備的產權可依照法定程序移交給專業經營單位,由其負責后續維護管理。通過政府采購、新增設施有償使用、落實資產權益等方式,吸引各類專業機構等社會力量投資參與各類需要改造設施的設計、改造、運營。支持規范各類企業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參與改造。支持以“平臺+創業單元”方式發展養老、托育、家政等社區服務新業態。
國家發展改革委固定資產投資司負責人劉世虎表示,老舊小區改造要創造條件引入社會資本。各地方應建立存量資源整合利用機制,合理拓展改造實施單元,盤活存量房屋設施和低效土地,統籌小區內地下空間、公共房屋、閑置的堆煤場和鍋爐房,以及小區周邊公共房屋和低效利用的工業用地、非住宅用地、空地、荒地以及廠房等,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模式,工程總承包等方式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改造建設,主要用于提供養老、托育、停車等公共服務設施,加快解決“一老一小”和停車難等民生難題。(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亢 舒)
張家口市橋東區緊扣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配合街道、社區積極實施“紅色引擎工程”, 讓社區軟硬件環境不斷提升。目前,張家口市橋東區已經實現了全區192個小區的“紅色物業”全覆蓋,2020年啟動實施156個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小區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居民幸福指數大幅提升。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重要一環,事關千家萬戶。走進鄭州二七區祥云里小區,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建于上世紀八十年代的老小區。住建部今年還推動金融機構拿出4360億元貸款,支持老舊小區改造。
11月15日,工人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一處老舊小區改造項目中施工。新華社發(徐宏星 攝) 11月15日,居民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一處改造后的小區里休閑。新華社發(徐宏星 攝) 11月15日,居民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一處改造后的小區內休閑(無人機照片)。
福州市加強老舊小區整治工作,按照“環境提升、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讓老舊小區“亮起來、通起來、綠起來、美起來”。福州市著手建立四級管理體系,突出以區為主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共同參與、共同規范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維護老舊小區改造成果,促進小區管理持續規范。
報到提到,目前,道路綜合改造二期工程春節前順利完工,三期工程規劃設計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春節后即將開工建設,2021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改造任務;報告提到,目前,全市1833個老舊小區中,有1634個列入中央補助支持項目并已全部啟動,已完工1090個、正在改造544個,明年6月底前將全部完成。
…… 這是2020年河南重點民生實事的“小目標”。截至9月底,全省累計完成宮頸癌篩查128.61萬人、乳腺癌篩查132.45萬人,分別完成年度目標的91.86%、94.61%。
危急時刻,本溪排爆民警出手,靠雙手扒、摳,用時3個小時,有驚無險地把56枚手雷取出,裝入防爆箱運走引爆銷毀。副市長、本溪市公安局長王會奇得知情況后,馬上命令本溪巡特警支隊黑豹突擊隊派出排爆專家趕往桓仁。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32家大米加工企業反映,他們按國家政策享受到了糧食初加工企業稅收優惠政策,但卻無法享受糧食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用電的價格政策。在黑龍江,第三督查組重點督辦哈爾濱市存在的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增值收益未分配至業主賬戶問題,當地立行立改……
在西藏昌都市芒康縣曲孜卡鄉達許村,一座座加固后的磚混房煥然一新、分外醒目?!笆濉迸锔哪繕巳蝿諡?000萬套,從2016年到2020年8月,全國開工改造各類棚戶區2300多萬套,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約5000萬居民從臟亂差的棚戶區搬進了寬敞明亮的安置房?!夥繉嵨锉U吓c租賃補貼并舉,城鎮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十三五”時期,我國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改造關乎城市居民幸福指數,我國將老舊小區改造納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從“憂居”到“有居”再到“優居”,百姓的“安居夢”正在變成現實,生活“芝麻開花節節高”,日子越過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