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15:02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福州市加強老舊小區整治工作,按照“環境提升、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讓老舊小區“亮起來、通起來、綠起來、美起來”。
福州市著手建立四級管理體系,突出以區為主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共同參與、共同規范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維護老舊小區改造成果,促進小區管理持續規范。
老舊小區治理是城市發展中亟待解決的一道難題。近年來,福建省福州市堅持群眾主體地位,積極加強老舊小區整治,按照“環境提升、配套完善、管理到位、群眾滿意”的工作目標,讓老舊小區“亮起來、通起來、綠起來、美起來”。以往老舊小區坑洼不平的路面、斑駁脫落的外墻、亂搭亂拉的電線以及堆積的雜物不見了蹤影,城市不僅有了光鮮亮麗的“面子”,更有了整潔舒適的“里子”。
老舊小區治理成效顯著
走進位于馬尾區羅星街道君竹路的帝豪花園小區,干凈平整的柏油路面和粉刷一新的墻面讓人眼前一亮,整齊劃一的停車場和嶄新的路燈成了小區亮麗的風景線。不久前,這個小區的路面還滿是破損,車輛亂停亂放,每到雨天道路積水幾乎要淹沒行人的腳踝。
“這是老舊小區改造的成果。”馬尾區羅星街道馬限社區黨委書記陳秀英說。去年9月,帝豪花園開始進行老舊小區改造。除了修繕外墻、管網、路面等基礎公共配套設施,還引入專業的物業團隊、成立業主委員會,進一步推進老舊小區的長效管理。
同樣的變化還發生在鼓樓區河南新村。林賽桂在這個小區居住了近20年,見證了河南新村的點滴變化。林賽桂說:“小區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有2700多戶居民,電線架設凌亂,用電故障頻發。”今年3月,福州市啟動老城區綜合提升“十位一體”工作,由市政府與國網福州供電公司共同出資對河南新村內以及柳河路電力架空桿線進行纜化下地升級改造,優化社區環境,打造智能電氣化社區。
“線路纜化下地后,一方面美化了小區環境,原來抬頭就見的電線徹底消失。另一方面提高了供電安全水平,遇到臺風雷雨天氣也不會出現故障。”國網福州供電公司配電運檢室副主任李偉介紹,此次纜化下地拆除小區內全部94根電桿、4000米電線,改為地下電纜供電,同時對部分樓棟零散的電表進行集中改造。目前,小區線路纜化下地工程已完成80%土建施工,預計12月全面完工。
記者了解到,通過實施綜合整治,老舊小區排水管網、路面積水、道路通行、安全防范、環境綠化衛生等公共配套設施老化問題得以解決,居民居住環境得到改善,小區面貌煥然一新,居民的居住生活品質得到了明顯提升,讓廣大居民得到了實惠,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老舊小區改得好不好,關鍵還要看居民是否滿意。福州市重大行政決策評估工作小組的調查結果顯示,老舊小區綜合整治項目實施后,居民的滿意度由51.02%提升到83.22%。
社區改造有新意
“這是弱電線路箱,外面換成了羅星塔圖案,顏值瞬間提升了不少。”在馬尾區君竹路,福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市政工程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君竹路整條街沿線電力箱柜目前已換上“新衣裳”,他們還根據馬尾區獨有的船政文化特色,把羅星塔等元素融入箱體設計。
這是馬尾老城區綜合提升“多位一體”工作的一部分。今年以來,馬尾區結合福州老城區綜合提升“十位一體”工作要求,布局“多位一體”工作,開展老街巷整治、老舊小區改造、街頭小公園建設、拆墻透綠等工作。同時,還進行新一輪箱柜、桿線整治提升,對君竹路、建星路、星旺路、儒江大道等20條市政道路實施桿線、箱柜整治,對不能拆除的箱柜予以美化裝飾。
家住鼓樓區洪山鎮錦江社區的居民林兆翎發現路邊的電箱門不見了,存在安全隱患,就用手機拍照,簡明扼要地向“鼓樓社區幸福通”說明情況。沒過多久,林兆翎就收到了“您反映的問題已處置完畢,感謝您對鼓樓區工作的關心與支持”的回復。
這樣的溝通,每天都在鼓樓區居民與“幸福通”之間進行。“消火栓噴水、路邊電線脫落等近期處理的問題,都是大家通過‘隨手拍’反映的。”鼓樓區民政局局長楊忠民說,除了“隨手拍”,“幸福通”還將許多社區服務搬到線上,開發了事項告知、辦事預約、有話要說、福利領取、心愿墻等10余個功能菜單,打造集便民服務、社區宣傳、互動交流等功能于一體的一站式掌上服務平臺,開啟居民與黨政機關互動的數字化新模式,讓群眾暢享便利化服務。
在林兆翎看來,“幸福通”和社區居民就像“線上好友”,不僅能隨時反映問題,還能第一時間獲取與民生相關的消息,知道政府最近在做什么,信息溝通更順暢了,社區治理的參與感也更強了。
數字手段進一步拓寬了服務群眾的渠道,各個社區依托“智慧鼓樓”“社區幸福通”等智能平臺,為居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居民們可以通過“有話要說”為社區建言獻策,通過“心愿墻”實現鄰里互助,通過“隨手拍”隨時反映身邊的環境問題。
社區治理更有活力
“小區硬件條件改善了,管理也要跟上。”“要畫線規范停車,加裝門禁系統。”“新的圍墻上要增加照明。”……隨著老舊小區改造持續推進,小區環境日新月異,鼓樓區居民們為了更規范的社區管理紛紛建言獻策。
針對居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鼓樓區相關部門牽頭組織了數場懇談會。“最終大家決定引進數字道閘、停車畫線及圍墻宮燈,為老舊小區改造錦上添花。”鼓樓區建設局局長陳雯表示,這些項目資金來源通過“參與式預算”微實事協商方式,由政府、居民各出資50%。對此,居民們都表示支持:“我們都出一點力,共同把社區的事情做好。”
在黨建引領下,鼓樓區不斷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模式、新格局。每個周末的“民生服務日”“城市管理日”等主題日,廣大干部深入社區一線,向群眾收集訴求、尋找對策,問需于民、問計于民;每月10日的“民情懇談日”,機關干部深入社區,邀請居民共同協商家門口的大小事,“面對面”激活社區的治理活力。
“老舊小區改造是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福州市房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12年至今,福州市5城區共完成老舊小區整治1194個,建筑面積達2492.7萬平方米,投入資金達16.6億元,惠及居民近29.38萬戶。今年,新一輪126個老舊小區改造工程也已提上日程。目前,福州市正著手建立四級管理體系,突出以區為主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將物業管理納入社區建設統一管理,建立由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服務企業三方共同參與、共同規范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維護老舊小區改造成果,促進小區管理持續規范。(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薛志偉)
近年來,高吉慶所在的博峪村以鄉村旅游為首位產業,突出黨建引領,依托資源優勢,積極探索“生態+旅游+服務業”模式。” 一炮打響后,原本猶疑的群眾開始主動去黨員示范戶家里參觀學習,家家戶戶開始翻修房屋,為開辦農藏家樂做準備。” 開辦農藏家樂,只是博峪村發展旅游產業的開端。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體現了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和對勞動成果的尊重。這種“剩了才有面子”式大方并不可取,易衍生出擺闊心理、炫富心態、攀比行為,使得“盛宴”變“剩宴”。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基層。基層治理,既要讓基層有更多的煙火氣,也要讓舊巷老街中的民意能夠及時傳遞。瞄準基層治理“痛點”,才能夠拉近與群眾的距離,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發展循環觀光農業,重慶潼南天印村增顏值提品位,村容村貌華麗蛻變;老手藝“編出”大產業,山東濟寧魚臺縣清河村村民靠柳編致富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完美收官,脫貧攻堅也進入最后沖刺,但廣闊土地,大有可為,鄉村振興,未有競時。
發展循環觀光農業,重慶潼南天印村增顏值提品位,村容村貌華麗蛻變;老手藝“編出”大產業,山東濟寧魚臺縣清河村村民靠柳編致富增收,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即將完美收官,脫貧攻堅也進入最后沖刺,但廣闊土地,大有可為,鄉村振興,未有競時。
近觀荷花千頃,翠色欲滴,遠望煙波浩渺,水天一色。2018年9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查干湖實地考察生態保護和漁業發展,并作出“保護生態和發展生態旅游相得益彰”“守護好查干湖這塊‘金字招牌’”的重要指示。
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玉皇村11社村民黎龍芳的鮮花步道引人注目,路邊撒播的格桑花、木春菊開得正盛,與路邊蔥蘢的林木相映成趣。由銅梁區商務委和文旅委牽頭,玉皇村正在集中連片打造農家樂,預計今年將打造5家農家樂,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忽如一夜春風來,“半份餐”這種餐飲界的節約創新之舉,正在各地“開花”。把“半份餐”打造成節約的品牌,使之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餐飲企業還應在豐富花色品種、提升飯菜質量、優化服務內容上下功夫。
40年來,深圳始終堅持把綠色低碳發展融入到規劃布局、環境營造、產業集聚等方面,持續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在監管方面,深圳在市級層面設立“環保警察”,建立健全“兩法銜接”機制、環境公益訴訟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嚴懲各類生態環境違法行為。
四川喜德縣光明鎮阿吼村6對新婚夫妻在國家電網阿吼扶貧示范產業園補拍婚紗照。找準地方特色,因地制宜才能實現特色產業可持續發展,在光明鎮新聯村,發展設施農業就是一條好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