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5日10:29 來源:人民網
桂嘉晨(右)采訪李志均老人 圖片為演講者個人提供
長龍臥波伶仃洋,從此天塹變通途。港珠澳大橋,作為世界上最長跨海通道,被一些外國媒體譽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因為有了這座橋,珠江口東西兩岸,基礎設施實現互聯互通,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幾年來,我有幸參與了港珠澳大橋眾多節點的新聞報道,了解了許多建設中的艱辛與不易。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創造了諸多世界之最。它集橋、島、隧于一體,其中開鑿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成為世界級的工程難題。
2013年5月,第一節沉管成功安放。一節沉管的大小,超過一艘航空母艦的排水量,如此巨大的沉管要在最深44米的海底對接,這樣的難度可想而知。而港珠澳大橋要完成的則是30多次這樣的“深海之吻”。其中,近500項專利技術,為全世界同類工程提供了“中國經驗”。
林鳴,超級工程的總工程師,采訪中我了解到:33節沉管,他全部親自坐鎮指揮,無一缺席。即便是在因過度勞累而導致鼻腔出血,手術后4天,他又回到了工程現場隨船作業。正是有了林鳴和這些大國工匠們的不懈努力,中國外海沉管技術完成了從零到世界之巔的升華,也贏得了世界工程界的尊重和掌聲。
因為這座橋,大橋經濟時代來臨,這是榮光,更是使命。而珠海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個奇跡。
李志均,一位退休攝影師。20世紀50年代,他從香港到珠海參加工作,從那時候開始,他就用手中的鏡頭記錄著身邊的一切。1978年,中國吹響改革開放的號角,珠海成為最早的經濟特區之一。40年滄海桑田,珠海已經從一個落后的沿海小縣城成長為現代化花園式海濱城市,珠海經濟特區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從今年5月份開始,珠海廣播電視臺組織了“紀念改革開放40年——窗口行”大型異地采訪活動,我和我的同事先后奔赴深圳、廈門、汕頭等地,全方位報道經濟特區所取得的輝煌成就。
各經濟特區勇立潮頭、銳意進取,充分發揮“實驗田”和“窗口”作用,成為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實現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的一個生動縮影。給我印象最深的深圳,從小漁村起步,如今已華麗蛻變成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成為中國城市創新發展的標桿。而擁有三個經濟特區的廣東,正按照“四個走在全國前列”的要求,繼續做好改革開放的排頭兵。
浩渺行無極,揚帆但信風。站在改革開放40年的節點上,回望來時路:那是創造中國奇跡的道路,那是沿著改革開放行進的道路,那更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這條路,我們將一直堅定地走下去。
伶仃洋上,全長55公里的港珠澳大橋如長虹般綿延遠方。4.2萬噸鋼網架施工80天封頂,精度控制在毫米級……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在巍巍高原,建設者先后克服高地應力、高地溫、涌水突泥等難題,確保拉林鐵路布喀木隧道順利貫通。
題: 從“殺出一條血路”到“二次創業”——“不惑”珠海不懼“歸零”再出發 這是9月13日拍攝的珠海中心大廈、橫琴國際金融中心大廈等高層建筑和遠處的澳門(無人機全景照片)。
” 王德昌口中的城軌,就是已進入通車“倒計時”的珠機城際軌道一期,短短17公里,卻解決了橫琴到珠海這段路程的“卡脖子”問題。” 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人回粵上崗前分批隔離,全覆蓋檢測;上崗后一天三次測溫;
昨天(17日),國家移民管理局珠海邊檢總站、澳門特區政府治安警察局聯合舉行上勤儀式,正式啟動春節聯合勤務模式,在“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新型通關模式下,旅客“只需排一次隊、接受一次查驗”,越過粵澳分界線,就到了珠海或澳門,通關時間不到30秒。據統計,自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通車以來,已有290萬旅客享受“合作查驗”查驗模式“秒通關”的便利。
10月23日是港珠澳大橋開通一周年,根據珠海、香港、澳門三地口岸統計,截至今年10月23日,經港珠澳大橋往來三地口岸的旅客總數達2443.45萬人次,最高日客流量約17.56萬人次;大橋收費站總車流153.72萬車次,日均約4212車次。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一年來,這座世界上里程最長、科學專利最多的跨海大橋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通道與紐帶作用,譜寫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互利合作謀發展、攜手同心向未來的嶄新篇章。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一年來,這座世界上里程最長、科學專利最多的跨海大橋在三地居民的工作、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通道與紐帶作用,譜寫著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互利合作謀發展、攜手同心向未來的嶄新篇章。
一年前的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橋開通儀式之后,在會見大橋管理和施工等方面的代表時指出,港珠澳大橋是國家工程、國之重器。“非常了不起”的贊譽,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港珠澳大橋建設克服世界級難題、創下了世界之最的高度肯定。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已正式通車運營近一年。” 林鳴說,敬畏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科學,以人的安全和綠色可持續為發展主線,就能找到大多數的工程的認識問題和細節問題。
港珠澳大橋如巨龍伏波,飛渡天塹,氣勢如虹。” 離開途中,望著漸漸遠去的港珠澳大橋,盧旺達廣播電視局魯西齊省電臺臺長蘭伯特·恩肯迪尼薩說道:“此行,我對中國成就有了更深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