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04日16:53 來源:中國網
中國網11月4日訊(記者 黃磊)10月29日,歷時9天的“2020·指尖城市”網絡主題活動圓滿收官,記者跟隨采訪團先后抵達杭州、蕪湖、天津等五地,親眼見證了“智慧城市”建設和城市現代化治理的成果。
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日趨成熟,新一代的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城市建設,特別是在以數據化、服務化和智能化為核心的“智慧城市”建設中,不少城市都取得了突破性成就,比如:杭州依托“城市大腦”解決停車難問題的“抬頭見泊位”“先離場后付費”;國家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安徽數據與應用中心蕪湖中心(以下簡稱:高分蕪湖中心)應用于生態治理、防汛減災的“高分+北斗”;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建設的便民互聯網醫院等。這一樁樁惠民利城的舉措,都體現了互聯網和大數據思維,是城市現代化治理和智能化建設的重要實踐。
民生之所系,施政之所及
在杭州西湖區三墩鎮和下城區天水街道,記者看到了依托于互聯網技術和大數據的基層治理新模式,以“百姓”為中心,建立“民生直達”平臺,通過科技手段實現政策自動匹配,讓政策更快、更精準地落到每一位老百姓身上,真正實現“把辦事大廳搬到百姓家中”。
市民在杭州下城區天水街道辦事大廳咨詢。(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這不僅是讓群眾少跑路或不跑路,更是真正服務于基層的有效手段。以智能化驅動基層工作的推進,實現基層提效減負,讓基層干部的工作遠離“花拳繡腿、徒有其表”,切實地做到“馳而不息、落實落細”。所謂“民生連著民心”便是此理,一座“智慧城市”的打造是否名副其實,就看他有沒有溫度,有沒有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思民之所思,急民之所急
“交通出行——堵、求醫問診——難”,作為城市治理當中的兩大沉疴痼疾,如何疏通緩解是體現城市“智慧”的關鍵所在?!吧瞥φ卟炱浔?,善理疾者絕其源”,在杭州,記者看到的是城市智慧化的管理手段,依托在數字賦能城市治理的優勢下,杭州以“數字治堵”實現“急救車不必闖紅燈”,市民停車“抬頭見泊位”“先離場后付費”,使杭州交通擁堵排名從2014年全國第2位降至如今的第35位。
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門口停車引導牌實時顯示附近剩余車位。(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面對百姓求醫問診難,各地在“智慧醫療”建設上“奇招”連連,杭州推出便捷式就醫模式——“舒心就醫”,實現掛號、結算指尖完成,將以前就醫排隊時間從9.53分鐘縮短到2.7分鐘。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讓病患精準找到自己需要問診的科室,同時互聯網醫院還推行藥品快遞到家服務,有效地幫助老百姓實現“小病在社區,大病不耽誤”的便捷就診體驗。
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生態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永恒的話題。當記者的足跡踏至高分蕪湖中心,方能感受大數據帶給生態治理的優勢。作為“城市大腦”的智慧來源,高分蕪湖中心在“智慧城市”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高分蕪湖中心依托于目前在軌使用的民用高分系列衛星,先后在生態保護、防汛抗旱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比如:2018年度涇縣揚子鱷保護區應急遙感影像保障項目;蕪湖市“水清岸綠”遙感技術服務項目等。對于生態治理既要有只爭朝夕的精神,更要有持之以恒的堅守。
高分蕪湖中心展廳中展出的高分六號模型。(中國網記者 黃磊/攝)
有“智”者事竟成,當今世界,數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已掀起新一輪大潮,創新發展和有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已是大勢所趨。同時,我國城市智慧化的建設或在逐步推進,或已完成改造升級,但終歸一點,各地需依據自身優勢,探尋適合自己的“智慧城市”建設之路,力求在利民便民,城市整體治理等方面探尋發展創新之路,讓“智慧城市”變得“心中有數,靈動指尖”。
【中國的脫貧智慧】字字硬核!八大亮點看甘肅脫貧攻堅__中國甘肅網
屆中國智慧城市博覽會3日至5日在北京展覽館舉行,本次展會以“人民的城市——融合生長·合作共享”為主題,集中展示智慧城市建設成果、智慧城市示范應用、科技創新成果等內容,為全球城市和科技進步貢獻前沿智慧和解決方案。
一次綁定車牌和支付方式,全城停車都能通用,進出不再需要掃碼支付,開出停車場后自動結算,實現無感支付。貴港市副市長楊紹麗在博覽會上介紹,目前貴港市智慧教育云平臺注冊在線學校1227所,覆蓋4.3萬名教師和82萬名學生,基本實現基礎教育階段全覆蓋。
“樓上扔垃圾是常有的事兒,之前扔下一個煙頭,九樓的被子全被燒光了,以前找不到‘始作俑者’,現在智能抓拍解決了難題。作為街道的首個高層安置小區,南莊佳苑有上千戶居民,亂停車、高空拋物等現象時有發生,不僅影響居住環境,還引發了不少鄰里糾紛。
南昌市青云譜區京新社區1區7號樓,一位居民在樓道里用煤爐燉湯,一會兒熱氣就蒸騰而上?!按笃翆崟r監測、全系報警送達、定期數據報告、事故追溯定責、優化績效管理,這是整個智慧消防系統的建設核心。
近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原商務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房愛卿接受科技日報記者專訪,針對這些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房愛卿介紹,目前中國擁有全球體量最大、覆蓋最廣的5G網絡,5G基站達70萬個,占全球比重近7成,連接超過1.8億個終端。
10月15日的上海飄著秋雨,云南省永平縣阿慶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馬樂君走下飛機時心里卻是熱乎乎的。” “要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精準扶貧、脫貧的戰略和政策,需要高校圍繞中心目標,發揮優勢、調動資源、因貧施策。
韓國國土交通部大都市圈廣域交通委員會委員長CHOI Keechoo(崔岐柱)也認同5G對智慧交通發展的促進作用。論壇現場,智慧交通領域的知名專家學者和行業領袖,探討5G與智慧交通融合趨勢,帶觀眾窺見未來出行圖景。
2020-11-28 16:10 相關新聞 印度數千農民涌向首都抗議新法,政府下周或與抗議組織者對話 西藏炮兵年終大考高原實彈射擊
【責任編輯:曾憲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