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9日15:28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27日電 日前,美國政府下最后通牒,要求參與建設“北溪-2”項目的企業在規定期限內撤出,否則將面臨制裁,此舉引發其盟友德國的強烈不滿。美國濫用其全球金融貿易等領域的優勢地位,肆意揮舞制裁大棒,威逼霸凌競爭對手,大搞單邊主義,視國際規約為無物,攪亂全球經濟秩序,威脅全球經濟安全。
美國肆意對主權國家和他國合法經營企業進行單邊制裁,對正常的全球經貿合作造成巨大阻礙。美國對伊朗、敘利亞、古巴和委內瑞拉等國實施一系列系統性制裁,包括控制資金流動、凍結美元資產和外匯儲備、連帶打壓與之有貿易往來的第三方等,不僅危害這些國家的國計民生,也侵犯了他們自由參與國際經貿活動的權利。美國揮舞制裁大棒,即便對自己的盟友也不手軟。正是因為認定“北溪-2”項目對美天然氣行業造成影響并有損其在歐亞地區的地緣政治利益,美國才威脅對參與企業發起制裁。德國總理默克爾指出,盡管美國威脅實施制裁,但“北溪-2”項目仍將完工。德國外長馬斯表示,歐洲能源安全應由歐洲自己決定,若美方進一步制裁,德國將采取報復措施。美國無視世貿規則,動輒加征關稅,頻頻挑起國際經貿摩擦,嚴重沖擊多邊貿易體系。美國對歐盟大型民用飛機和農產品加征關稅,對加拿大鋁產品等加征關稅,對中國單方面挑起貿易戰,長期阻撓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構法官遴選,最終導致該機制停擺……對于國際貿易規則,美國合則用、不合則棄,自身利益最大化是唯一標準,為此可以不惜摧毀國際貿易體系,搞亂世界。據世貿組織的研究報告,美國已經成為世貿組織裁決的最大“不守規矩者”,世貿組織的三分之二違規都是美國引起的。針對美國破壞國際貿易體系的做法,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約瑟夫·施蒂格利茨指出,這種遠離全球合作,與國際協定背道而馳的做法,不僅損害他國利益,也損害了美國自身利益。
美國違背公平競爭原則,不斷對非美競爭企業采取有組織、系統性的經濟霸凌,嚴重扭曲全球市場經濟環境,干擾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正常發展。為維護其在高科技領域的壟斷優勢,美國極力圍堵高科技領域的競爭對手,日本東芝、法國阿爾斯通、瑞典愛立信和德國西門子等對其霸凌手法早有領教。當前,美國故技重施,對華為等中國高科技企業進行無理打壓,觸發全球芯片產業鏈“巨震”,許多國際芯片制造商股價應聲下跌。英國《經濟學人》報道,華為的美國供貨商也陷入了困境,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對政府的做法表示“震驚和擔憂”。美國這種謀求“科技霸權”的行為,正在把自己變成世界經濟科技發展和人類進步的“絆腳石”。
美國依據自身實力優勢主導設計了戰后的政治經濟秩序并從中獲得了可觀收益。當壟斷優勢逐漸消失、“美國優先”的胃口無法得到滿足的時候,當局者不是參與競爭,引領創新,捍衛規則,反而濫用制裁和長臂管轄,打壓非美競爭對手,把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強加給世界,粗暴地擾亂全球經濟秩序。當前,新冠疫情仍在肆虐,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唯有加強合作,融通市場,維護規則,全球經濟的蛋糕才能越做越大。美方肆意揮舞制裁大棒,是逆潮流而動,其用霸凌手段謀求私利的企圖注定不會得逞。
近半年來,一個低調的德國小港成為了國際媒體的焦點,這就是穆克蘭港。其實,“北溪-2”是通過波羅的海連接俄羅斯和德國的天然氣管道項目,管道全長1200多公里,設計輸氣能力為每年550億立方米,可滿足德國近40%的天然氣需求。
被國內疫情和經濟搞得焦頭爛額的美國政府似乎永遠無法看清形勢,在國際口碑快速滑落的今天仍不知收斂,正把昔日的歐洲盟友一步步推向自己的對立面。圖為法國總統馬克龍(左)、德國總理默克爾(中)與美國總統特朗普 路透社的報道認為,法德此舉對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說是一次挫折。
當地時間11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到訪的德國外長馬斯舉行會談。俄羅斯外長 拉夫羅夫: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圍繞“北溪-2”項目美國政府如何在國際舞臺上不惜使用各種手段加以阻擾。
當地時間8月11日,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與到訪的德國外長馬斯舉行會談并共見記者。“北溪-2”項目規劃鋪設由俄羅斯經波羅的海海底到德國的天然氣管道,可繞過烏克蘭將俄羅斯天然氣輸送到德國,再通過德國干線管道輸送到其他歐洲國家。
同一天,德國聯邦外交部國務秘書安南也強烈譴責了美方行徑,表示已向美國政府擺明了反對其向歐洲企業施壓的態度。美國近年來多次警告德國不要依賴俄羅斯能源,特朗普2019年年底簽署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中就包括制裁參與修建“北溪-2”項目的企業。
當地時間29日,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宣布,美國正在削減駐德美軍的部署,約1.2萬美軍將從德國撤出,其中約6400人將返回美國,約5600人將轉移到比利時和意大利等歐洲國家。” 德國巴伐利亞州州長表示:“美國的撤軍計劃嚴重損害了兩國關系,削弱了北約和美國自身的影響力,我看不到任何軍事利益。
近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021財年國防預算草案,其中包括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額外制裁。這意味著,美國2021財年國防預算案很可能包括繼續對“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的內容。
美國15日威脅對“北溪-2” 和“土耳其溪”天然氣管道項目實施制裁,此舉遭到俄羅斯和德國的強烈批評。德國外長馬斯16日毫不客氣地指出,美國政府威脅對歐洲企業采取制裁措施,是無視歐洲對能源來源和獲得方式的自主決定權。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日前發出威脅,美方將對輸送俄羅斯天然氣到歐洲的“北溪-2”項目參與方實施制裁,還口口聲聲說,這一項目不利于歐洲能源獨立,美國則隨時準備滿足歐洲盟友的能源需求。
新華社莫斯科12月23日電(記者李奧)俄羅斯總理梅德韋杰夫23日表示,美方制裁不會影響“北溪-2”輸氣管道項目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