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12:42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任麗君):今年以來,安徽省委、省政府落實落細中央“六穩”“六保”部署要求,精準采取一系列舉措,強力推進創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不斷增強了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的獲得感。
推進企業開辦便利化
安徽省加快推進企業開辦“一窗受理、一網通辦、一次采集、一套材料、一檔管理、一日辦結”,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遞辦”“預約辦”,線上服務平臺和線下綜合窗口已實現為申請人提供常態化企業開辦“一日辦結”集成服務,公章刻制、證照郵遞免費服務全面推行。目前,企業開辦時間壓減到1天,申請材料壓減到6份,開辦成本壓減到僅需交納稅控盤成本費,此費用在企業第一次納稅時扣除。公章刻制免單服務實行以來,為新開辦企業減輕負擔超6000萬元。合肥、蕪湖市開展企業登記智能化審批改革試點,實現全程無紙化、不見面、零成本和7×24小時“不打烊”服務。
政府部門的“減法”形成了市場主體增量的“加法”,今年1-9月,安徽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共74.56萬戶,同比增長5.72%(其中企業25.47萬戶,同比增長1.40%)。截至今年9月底,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已達565.73萬戶、同比增長14.90%。
合肥市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一網通辦”服務窗口。(任麗君 攝)
合肥市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7×24小時“不打烊”服務。(任麗君 攝)
10月19日,記者來到合肥市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高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張正告訴記者,“一網通辦”是政務服務大廳重中之重的一個窗口,疫情期間,由于人員無法流動,“一網通辦”業務極大方便了跨地區業務辦理。而7×24小時“不打烊”服務則服務于本地企業,由于營業執照的審核需要半個工作日(4個小時),完成辦理營業執照的申請流程后,可以在審核結束后的任意時間,通過24小時自助服務區,刷身份證、輸入相應手續的驗證碼,自助打印營業執照。
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
3月14日,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發展改革委、省財政廳、省人社廳、省商務廳等多個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從方便個體工商戶進入市場、延期辦理到期事項、降低經營成本、提供融資支持、加大服務力度等方面提出18條具體措施,同時,堅持問題導向,想方沒法使扶持政策落到實處。
強化經濟運行監測調度
安徽省著力穩定經濟發展預期,建立疫情期間經濟運行監測機制,聚焦疫情對企業生產經營影響,組織開展網上專項調查,及時掌握企業困難和訴求。組建省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辦公室,強化經濟運行調研服務,省委領導率隊深入各市開展經濟形勢調研,定期組織召開企業(部門)經濟形勢分析會,為穩定經濟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區內的生產車間。(任麗君 攝)
10月19日,記者來到安徽舒城經濟開發區杭埠園區。舒城勝利精密制造科技有限公司公關部經理李孝莉告訴記者,疫情期間,政府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為該公司省外員工提供免費核酸檢測,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此外,舒城縣還開通12條“接你上班,送你回家”公交專線。
“再也不用上班時間請假來打印各種證明了,下班后可以隨時來辦理,省時又省事,真的挺好的”,這是合肥高新區政務服務中心開通7*24小時自助服務區以來聽到的最多的聲音。
這些只是大連市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十三五”期間,大連市多措并舉優化營商環境,著力破除“中梗阻”,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大連市通過一體推進黨政機構改革、鄉鎮(街道)機構改革、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共計分11批取消調整行政職權1127項,全市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由200多個工作日壓縮至80個工作日以內。
我國全面推廣企業開辦“一網通辦”,今年年底前,進一步壓減企業開辦時間至4個工作日內或更少,持續提升企業開辦服務能力。今年疫情期間,一些地方依托技術手段,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做到“預約辦”“網上辦”“就近辦”,通過“零跑路”“零成本”,積極助力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近期,國家稅務總局推出了進一步支持和服務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10項稅收征管服務措施。涉稅業務整合、辦稅流程簡化,涉稅事項“一網通辦”,稅收大數據信息共享共用…… 一項項舉措落地,助力長三角一體化步伐持續邁進。
涉稅業務整合、辦稅流程簡化,涉稅事項“一網通辦”,稅收大數據信息共享共用…… 一項項舉措落地,助力長三角一體化步伐持續邁進。“一張報表、一次申報、一次繳款、一張憑證”,涉稅業務整合、辦稅流程簡化,多項舉措為納稅人帶來辦稅便利。
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綜合服務中心可一站式辦理企業注冊審批等相關業務。” 和徐常春一樣,不少企業和群眾在河南辦事,經歷了從“不知道找誰”到“找誰都一樣”、從辦事“跑斷腿”到“少跑腿”的轉變。
” 和徐常春一樣,不少企業和群眾在河南辦事,經歷了從“不知道找誰”到“找誰都一樣”、從辦事“跑斷腿”到“少跑腿”的轉變。河南自貿試驗區鄭州綜合服務中心可一站式辦理企業注冊審批等相關業務。
根據《實施方案》,農民工等人員建立的返鄉下鄉創業農村電子商務服務平臺,由各縣(市、區)本級財政資金對場地租金和網絡使用費等給予50%的補貼。對返鄉經營主體技術創新、手藝傳承項目成功創建國家級和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給予一次性20萬元經費補助。
對企業當年新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的,按每人1000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根據計劃,2020年,新建改擴建100家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每個縣(市、區)、開發區建立1-2家示范性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
自去年上線試運行以來,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累計為地方部門提供身份認證核驗服務5.3億次,提供電子證照共享交換服務8000萬次。為推動全國“一碼通行”,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推出“防疫健康信息碼”服務,匯聚并支撐各地共享“健康碼”數據6.23億條,累計服務6億人次,為推動各地健康碼“互通互認”和“一碼通行”提供了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