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0日19:40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咱們新疆好地方】
一戶一設計 一街一景觀
——新疆莎車縣老城區喀贊其街改造升級后的蝶變
光明日報記者 王瑟
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老城區,還沒有走進喀贊其街,耳邊就傳來了“叮叮當當”的敲擊聲。街邊的鐵鍋店、銅鍋店里的老少匠人正忙活著。維吾爾語“喀贊其”意為打鐵鍋的地方,街道的名稱形成于1870年。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喀贊其街從百姓自發交換商品的場所,逐漸發展成以鐵鍋、銅鍋制作為主,民間手工藝、飲食、農產品銷售為輔的商業街。
有誰想到,因為人員越來越密集,各家各戶的房挨著房,門挨著門,街道越來越窄,最終成為“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的棚戶區。
2019年9月,莎車縣政府圍繞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啟動喀贊其街改造升級工作。通過“一戶一設計”,打造“一街一景觀”的方式,推進老城區改造與旅游發展深度融合。2019年,莎車縣老城區接待游客233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78億元。
在街道的入口處,一家占地700多平方米,名為烤包子特色餐廳的樓房裝飾成鮮明的維吾爾族建筑風格:柱廊有雕飾的線腳,柱頂雕花托梁,廊檐彩畫、磚雕以及窗欞花飾一應俱全。餐廳的主人是年輕的阿布都喀哈爾·艾尼瓦爾,他是喀贊其街上最有名的烤包子店的第四代傳人。
走進這個寬敞明亮的烤包子特色餐廳,阿布都喀哈爾·艾尼瓦爾笑瞇瞇地迎接著客人。在街道改造中,他將店面翻新,破舊的土磚房搖身變成精致樓房,營業面積擴大一倍多,客流量翻了三四倍,日均營業收入由原來的七八千元增至三四萬元。
“味道是祖爺爺傳下來的,有100多年的歷史了。過去因為營業面積太小,也太亂,想擴大生意都沒有辦法。現在好了,環境變好了,生意自然也更紅火了。我想把祖輩的手藝發揚光大:三層的店鋪正在改造擴建,一層二層用來接待顧客,三層準備搞觀光旅游,我要把老街的歷史和烤包子的歷史告訴前來游玩的人們。”阿布都喀哈爾·艾尼瓦爾說。
在這個年輕人的記憶中,祖爺爺和爺爺都是在家里做好包子,再用擔子挑到街上賣。到他父親這一代有了自己的店,但環境很差,店外是土路,經常污水橫流,四處是私搭亂建的建筑,垃圾遍地。“一到下雨天,四處都是泥,臭污水流得到處都是。”阿布都喀哈爾·艾尼瓦爾沒想到喀贊其街有一天會大變樣。
莎車鎮黨委副書記、鎮長穆拉提江·帕爾哈提說,2019年9月,老城區喀贊其街棚戶區改造正式動工。在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礎上,采取政府每戶補助3萬元,百姓在原址自建、加固等進行改建。改造過程中,政府將街道改造提升和發展旅游相結合。在改造中充分體現優秀建筑風格和傳統民俗文化,把喀贊其街作為老城景區的重要節點來改造。
為了將莎車老城改建成一座“活著的古城”,莎車縣政府堅持“留改建結合,修舊如舊,保留風貌,保護有價值的建筑、民居街巷”的保護性改造方案,對老城區房屋破舊、毫無保留價值的建筑及片區進行“拆除重建”;對有特色歷史文化特征、優秀民俗建筑風格、有一定保留價值的老舊建筑及歷史文化街區堅持“留改建結合”。莎車縣城屬于新疆區級歷史文化名城,有國家3A級旅游景區兩處,已挖掘保護優秀歷史文化建筑、民居227處;對符合抗震條件的住房直接保留,加強外部配套;對通過加固能夠達到抗震條件的,由政府補助加固改造;對影響水電路等公共設施、基礎設施建設實屬危房的,采取實物置換或貨幣補償的方式,做到和諧棚改、安全棚改,為莎車留下“老城記憶”。
事實上,工程啟動并不順利。老街上的商戶們一開始不理解,有人算了筆賬,自拆自建平均一戶要投入30萬元,“有這個必要嗎?”不少商戶問鎮里的干部們。
“他們也擔心改造后的老街沒我們說得那么好,錢就打水漂了。”穆拉提江·帕爾哈提說。
為了打消商戶們的疑慮,鎮上就分批帶商戶去參觀喀什老城的成功改造,同時也積極做工作,鼓勵一部分有想法的年輕人帶頭改造商鋪。同時,對資金有困難的商戶,鎮上也幫忙協調貸款。很快,喀贊其街的改造就熱火朝天開動起來。
阿布都艾尼·吐爾孫是老街升級改造的受益者。他原來經營著一家簡易民宿,提供幾張高低床上下鋪給附近的打工者落腳休息,一張床住一晚只要10元。政府聘請專業的設計團隊設計了6種不同的民宿方案供他選擇,還找了工程監理對房屋質量進行把關。升級改造完的民宿擴建到了750平方米,每間房都帶有不同的民族特色。阿布都艾尼·吐爾孫說,現在民宿的訂單已經要排隊了。
改造升級后的喀贊其街東西連接東關街和商業路,形成了全長1500米的商業帶。穆拉提江·帕爾哈提說,如今,僅喀贊其街就有商鋪363家,帶動就業960人,日營業額近百萬元。
阿布都艾尼·吐爾孫每天清晨喜歡在喀贊其街走走,他喜歡看晨光下的老街,斑駁的樹影映照在水泥路上,叫賣聲不時響起。他知道,老街還是那條老街。
莎車縣副縣長郝洪海說:“我們以喀贊其街歷史為軸線,以不同的歷史文化遺跡為點源,以民俗風情和傳統特色為主題,突出十二木卡姆非物質文化遺產、‘絲路重鎮、古城莎車’等歷史文化元素,發揮老城核心區的喀贊其街游客集散中心支點作用,開發形成了4條城區精品旅游線,輻射帶動171條路、街巷、胡同,227處優秀歷史文化古建筑、民居,10處古遺址等城內景區。‘老城改造+旅游文化’的新業態,推進了老城區改造與旅游發展的深度融合,為當地發展旅游提供了支撐和保障。”
喀贊其街的盡頭就是葉爾羌汗國王陵,講解員乃吉米丁·買買提說,自從喀贊其街被改造后,來景區參觀的游客增加了不少。原來每天只有不到200人,現在日均游客量可達600人次。“老城變樣了,游客更多了,我每天講解都更有勁兒了。”乃吉米丁·買買提笑著說。
今年雖說受疫情影響,旅游人數有所下降,但前來莎車縣老城區旅游的人數仍然出現增長趨勢。到9月底,莎車縣已接待游客213萬人次,同比增長1.26%,帶動就業創業9121人。
《光明日報》( 2020年10月10日 03版)
1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布公告,莎車縣等最后10個未脫貧縣經評估核查符合貧困縣退出標準和條件,退出貧困縣序列。
喀什市東湖街道匯城社區主任張旭告訴記者:“疏附縣疫情發生以來,我們社區用26個小時完成了轄區居民的核酸采樣工作。” 麥蓋提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安全負責人高雅玲稱:“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始終按照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進行監督指導,及時掌握市場物資供求信息。
在新疆喀什地區伽師縣馕文化產業園里,吾帕爾江·卡斯木正把自己15年的打馕手藝傳授給徒弟們。與著力構建全國銷售網絡的伽師縣馕文化產業園不同,位于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老城區喀贊其街的喀德爾哈孜烤包子店主要做上門客的生意。
莎車縣縣委書記范寶軍認為,必須大力培養年輕村干部,但絕不能大水漫灌,不然沒法深入農村實際和群眾內心。” 培訓集中安排學員每周不少于1天到鄉村實踐鍛煉,將村級事務知識、農業生產技術、扶貧工作、民政工作、入戶走訪等書本知識搬進農戶家中。
新疆莎車縣阿拉買提鎮墩吾斯塘村養牛大戶艾爾肯·奧斯曼開辦養殖合作社以來,在脫貧致富的同時還為村里的困難家庭提供技術指導和就業崗位,帶領大家摘掉貧困帽,走上致富路。
今年以來,新疆不斷擴大特色糧食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將小品種特色糧食作物發展成為促進農民增收的大產業。在新疆喀什地區莎車縣,這兩天2000多畝藜麥也進入收獲期,農民們一邊收割一邊忙著進行第二茬播種。
作為新疆最后10個未脫貧縣之一的莎車縣,調整產業結構,擴大特色果蔬種植面積,將香菇種植作為脫貧攻堅的新興主導產業,當地脫貧正快步提速。記者:阿曼
新疆莎車縣恰熱克鎮電子產業園內,貧困戶在工作。賀建生是新疆工信廳派駐烏達力克鎮英艾日克村黨支部第一書記,他不僅是第一書記,還主抓17個貧困村的養雞業。去年,新疆工信廳幫扶的17個深度貧困村近400戶貧困戶入股,每個村從養雞產業中獲得2萬元集體經濟收入。
?這幾天,新疆莎車縣各工程項目點已恢復正常作業,在莎車縣恰熱克工業園區的施工現場,烏達力克鎮排孜阿瓦提村村民玉蘇普·庫地來提正忙著將工地里的鐵吊運到指定場地,然而兩年前,他還在為買吊車的事煩惱。
新疆莎車縣英吾斯塘鄉闊什吾斯塘村,貧困戶卡迪爾·亞森正在自家菜地里給西紅柿澆水。” 年初以來,莎車縣壓實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包聯幫扶責任,干部分包到戶加大幫扶力度。莎車縣組織各級干部和公職人員點對點包聯幫扶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安排能力強、經驗足的干部結對幫扶1萬余戶未脫貧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