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30日11:43 來源:北京日報
近日,北京第二批歷史建筑名單公布,共有315棟(座)建筑入選。與第一批名單相比,此次名單突破中心城區的地域局限,囊括城市副中心、新城地區、生態涵養區,覆蓋居住、辦公、文化教育、工業等多種類型。厚重的名單,提亮著北京全國文化中心的成色,也讓更多市民關注起“老房子”背后的故事。
建筑是活著的歷史,是可以觸摸的時代記憶。北京擁有3000多年建城史、800多年建都史,散布在城市各處的歷史建筑,歷經歲月淘洗,凝結著這座文明古都的發展歷程。紫禁宮苑講述朝代興衰,市井胡同充滿生活氣息,“老房子”的結構格局、牌匾畫幅、裝飾雕刻,都是我們回望過往的寶貴財富。然而,在大量歷史建筑中,能被列為文物的終究是少數。按照國際經驗,準文物建筑一般是文保建筑的20倍到30倍。如何將保護的視野擴大,最大限度保留各時期具有代表性的發展印記,顯然是一項殊為浩大的工程。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北京在2017年底被列為第一批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試點城市之后,持續盤點“家底”、公布名單,為后期保護利用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
歷史建筑植根于時光脈絡,又深嵌入當代生活,其保護利用牽涉方方面面,考驗著城市的治理能力。就現實來看,公布名單是必要的起點,而要實現更好更系統的保護,顯然還面臨諸多現實掣肘和利益協調。比如,產權問題,大量“老房子”產權結構復雜,權屬不清,保護責任人難以確認;比如,監督問題,我國對違反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單位,處罰上限為50萬元,懲戒力度有限;再如,利用問題,將歷史建筑像文物一樣“供”起來,未必是最優解,“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需要找到恰當方案……如何讓“活下來”的歷史建筑“活起來”“活得好”,讓北京的歷史文化氣息更加濃郁,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破題求解。
保護利用好歷史建筑,打造古今交融、東方風韻的城市風貌,是延續城市文脈、提升城市品質的必然之舉。經過多年探索,古都北京在歷史文化保護方面積極探索,形成了不少有益經驗。從楊梅竹斜街的軟性更新,到南鑼鼓巷四條胡同的綜合整治,再到文化新地標“北京坊”精彩亮相……將歷史文化保護與提升人居環境結合起來,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已經成為北京城市規劃建設中的一條重要原則。眼下,本市正在組織研究制定相關管理辦法,從具體案例中總結升華出系統方案,為歷史建筑保護利用貢獻更多北京智慧,這同樣是北京作為全國文化中心的使命和擔當。
“地球表面上人類最偉大的個體工程”“最特殊、最珍貴的藝術杰作”……在很多歷史和文化觀察者眼中,北京城是自帶光環的存在。守護好歷史建筑,打理好這座城市,后來者就能夠在這里追尋時光印記,感悟歷史變遷,油然而生出對這座城市、這個國度、這個民族的歸屬感、認同感和自豪感。(胡宇齊)
撫順市有百年煤炭開采史,采煤沉陷區達23.29平方公里,影響區達74.73平方公里。撫順市采煤沉陷搬遷辦公室脫險安置科科長曹偉介紹,房價中原來面積不納入計費,新增加的15平方米按每平方米1200元收費。
次聽說國棉三廠,是鄭州本地的同事說起“三廠燴羊肉”;而第一次到三廠吃到燴羊肉,卻是有消息說“三廠家屬院要改造了”。讓老人們聊以慰藉的是:國棉三廠家屬院并不是全面拆遷,而且保留原址進行綜合改造。
時下,直播網站、短視頻平臺上出現的一些涉貧主題視頻激發了網民的公益愛心,使之助力慈善扶貧。但也有些直播、視頻有意誘使網民將個別貧困現象等同于普遍現象,將視覺貧困等同于現實生活中的絕對貧困,利用“人們心靈深處的柔軟”吸粉賺錢。
胡同是北京最鮮明的特色之一,蘊藏著百姓生活的煙火氣息,承載著千年古都的鄉愁與記憶。北京市東城區前門街道草廠社區居民 朱茂錦:以前確實是非常破舊,胡同里的各個院落那墻啊,都是很殘破的,地面坑洼不平。
在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嶺區金剛堰路22號院,居民正在乘坐新安裝的電梯回家。太原市旱西關西社區居委會主任郭玲萍說:“經過改造,樓道里的燈亮了,居民樓外立面美化了,而群眾不用花一分錢。(受訪者供圖) 此外,新材料、新技術也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大顯身手,讓居民的居住體驗感大大提高。
原標題:云南怒江州金滿村部分群眾搬遷至集中安置點,部分群眾在山上改種經濟林果搬出去有盼頭 留下來有干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行走“三區三州”探脫貧) 瀘水市巴尼小鎮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全景。靠山吃山,金滿村過去是在四五十度的山坡地上開荒種包谷,如今要進行山體生態修復,除了改種經濟林果,別無他法。
旁邊的海原縣住建局劉鳳武局長介紹說,海城鎮武塬村張興禮家原來住的老房子,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自建的土坯房,墻體多處裂縫,漏雨漏風,屬于嚴重的危窯危房。危房數量之多,建設面積之大,改造任務之繁重,海原可謂寧夏之最。
佛手瓜又叫“幸福瓜”、“千金瓜”,當地人卻愛叫“洋瓜”,因其清脆多汁味美可口,營養價值較高,成為市民餐桌上最常見也是最喜歡的一道菜 ,可素煮也可清炒、煲湯燉菜,吃法多樣。當下,正是佛手瓜大量上市的季節,但若問“佛手瓜種植哪家強”,眾人則齊指“馬關縣古林箐鄉老房子村” 。
5 月 11 日上午,記者從死者家屬處獲悉,他們和嫌疑人是老鄉,事發前雙方相處融洽,未發生過矛盾沖突。直到此時,張阿留仍未對母親的離世有過懷疑,他隨即打電話向其他兄弟姐妹報喪,叫他們趕過來處理后事。
我叫康非,是一家體育用品專賣店的店長。樓道消殺,一般上樓的時候用消毒水噴灑樓梯表面,下樓的時候噴灑扶手 由于長時間背著噴灑器,康非的衣服上留下了被消毒液腐蝕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