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7月02日09:48 來源:經濟日報
↑12萬危房戶都喜遷這樣的新房
“看,這都是政府幫著弄的。俺這么大歲數了還能住上這樣好的房子,心里高興著呢!”80歲張興禮的老伴動情地說。
旁邊的海原縣住建局劉鳳武局長介紹說,海城鎮武塬村張興禮家原來住的老房子,都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自建的土坯房,墻體多處裂縫,漏雨漏風,屬于嚴重的危窯危房。這樣的農戶有多少?全縣三分之一農村人口住著這種危房。
危房數量之多,建設面積之大,改造任務之繁重,海原可謂寧夏之最。“反復排查,反復摸底;逐一鑒定,逐一上報”,海原縣住建局副長馮興偉表情凝重:“其實最難做的是思想工作和特困戶的確定。許多老年住戶,思想意識陳舊,不愿離開土坯房”。
↑張興禮過去所住的危房
兒子離婚,女兒離婚,兩位失勞動能力的老人還要撫養孫子外孫。像張興禮這樣的特困戶究竟有多少?海城鎮鎮長楊衛國告訴記者:全鎮8個行政村,7380戶,2247戶住著危房。像張興禮這樣的特困戶有116戶。
磚瓦結構,上下椽梁。施工按自治區住建廳統一標準、統一驗收。關鍵是海原如此大的危房改造任務,錢從哪來?馮副局長伸出四指:“我們仰仗四種力量,即部門助建、企業幫建、政府統建、農戶自建。”
農戶更關心的是他們究竟能得到多少補助?楊鎮長告訴記者,總體按三種標準給予危房戶補助。第一類是一般戶,國家給予1.5萬補助,縣里配套5000元;第二類是建檔立卡戶、低保戶、農村分散特困供養人員、殘疾貧困家庭,國家補3萬,縣里補0.96萬;極度貧困戶國家和地方總共補助4.96萬。
↑按標準統一建房
張興禮老伴大聲說:“俺家回遷時沒有裝修的錢,政府幫著買的新家具、新床,連門窗都幫著裝好了。”澗堡村80多歲薛鳳英和60多歲的殘疾女兒共同生活,她做夢也沒想到政府沒讓她花1分錢,就讓她們娘倆住進了39平米的新房。
“沒落1戶,不丟1人,截止去年年底,全縣12萬危窯危房戶全部喜遷新居”,海原縣委書記徐海寧表情舒展:“住新房不是目的,今年我們又整合多項扶貧資金近900萬元,全面啟動美麗鄉村建設,這預示著昔日海原永遠告別危窯危房時代”。
↑記者采訪張興禮老伴(右一)攝影: 吳舒睿
河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實施民心工程,補齊民生短板,解決百姓所急所盼,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十四五”期間,河北將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體系,研究構建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
(記者史自強)記者從河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河北省把建檔立卡貧困戶、低保戶、農村分散供養特困人員和貧困殘疾人家庭等4類重點對象農村危房改造擺在優先位置,省級以上補助資金累計支持46.3億元,共計幫助29.5萬戶困難群眾解決了基本住房安全問題。
【“十三五”我們這樣走過】農村危房改造 改出穩穩的幸福
滿山蒼翠,一泓碧水,白墻黛瓦,綠樹紅花。金秋時節,經過危房改造,借力龍潭溝域經濟發展,面貌煥然一新、群眾安居樂業的嵩縣飯坡鎮沙坡村,讓前來觀摩調研的全省農村危房改造動態管理工作座談會的人員稱贊不已。
記者從河南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南已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7.8萬戶,目前已實現存量危房全部清零。在危房改造中,河南把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改造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對貧困縣和深度貧困縣政策傾斜力度。
9月23日,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倪虹介紹,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各地合力攻堅,按時完成了脫貧攻堅農村危房改造掃尾工程任務,脫貧攻堅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取得決定性進展。
繼年初出臺《安徽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關于防止返貧致貧加強監測預警和動態幫扶的意見》后,汛情剛一穩定,安徽省又及時制定了《關于著力解決因災致貧返貧問題切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的若干意見》。為防范化解因災返貧致貧,安徽省近日出臺多項措施千方百計穩崗拓崗,保證受災地區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
通過易地搬遷安置、危房改造及后續扶持,一批批貧困群眾正逐漸擺脫貧困、安居樂業。搬遷只是方式,脫貧才是目的。搬得出的問題基本解決后,后續扶持最關鍵的是就業。解決好就業問題,才能確保搬遷群眾穩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貧。
日前,總臺央視記者從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楚雄州專場獲悉,楚雄彝族自治州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從2014年底的88733戶333825人減少到2019年底的2903戶8331人,貧困行政村從644個減少到1個,25個貧困鄉鎮全部退出,7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2.25%下降到0.46%。
7月31日,記者從云南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新聞發布會德宏專場發布會上獲悉,德宏州4個貧困縣已脫貧摘帽,18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14.91萬人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6.05%下降至0.31%,4個“直過民族”和“人口較少民族”實現整族脫貧,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勝利。